追求骨感美 別以健康為代價
2018年1月臨床營養科來了一位年輕的患者小林(化名),瞬間讓病區醫務人員既感到佩服又感到後怕,為什麼呢?小林是一名18歲高中生,身高165cm,減肥之前體重只有50kg,計算BMI18.3,按照營養評價標準已經就屬於消瘦了,可是小林仍舊嫌棄自己很胖,為了「好女不過百」,她就開始有意識節食,期間間斷性地出現食慾下降厭食,並且體毛增多,三月前開始出現月經不調,經量下降,入院時體重僅有35.3kg,雖然我們佩服她在美食誘惑前的堅定意志力,但最重要的還是為她的身心健康感到了深深的擔憂與心痛。
專家帶領整個多學科治療團隊包括臨床、護理、營養針對小林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細緻的檢查並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考慮到小林目前的身體狀況,首先給她布置了學習作業:一、詳細記錄全天經口進食的營養製劑、食物、飲水量。二、記錄全天二便排出量。三、逐漸增加體力活動。其次給小林開具了「人體代謝動態測定分析」檢查,用來測定小林的身體成份,進行綜合的營養評價與指導,同時邀請精神與衛生科會診。
通過近一周的臨床藥物治療、護理密切監測、營養的支持治療,當然也少不了主角的積極配合,小林同學的精神狀態一天比一天強,臉上的笑容也愈發的陽光燦爛,小林父母緊張的心也適當地得到了緩解。
然而短時間的病情好轉不能掉以輕心,後續的功能恢復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又給她布置了新的作業:1.繼續記錄全天飲食攝入情況。2.定期監測體重。3.加強體力活動,適當增加阻抗運動。4.定期複查並監測身體成份。5.保持心情愉悅。
在現實生活中,像小林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她們非常在乎外在形象的光鮮亮麗,而且現在又十分盛行「瘦為美」,這樣容易使她們為了追求所謂的苗條身材走極端,而盲目不科學的減肥方法會出現營養不良、身體功能紊亂、新陳代謝異常、內分泌障礙、生長發育異常等癥狀,而且通常會出現水腫、易感染、嚴重貧血、心率降低以及電解質異常等現象,嚴重者會危及生命。有文獻報道當患者體重較標準體重低超過65%時,其死亡率為10%~15%。
厭食症的綜合防治是多方面的,藥物、心理、營養不密不可分的治療手段。最重要的還是要及時發現孩子厭食的傾向,儘早儘快干預。同時,在日常教育中要灌輸健康的審美觀、經常與孩子溝通疏解心理負擔,但要注意溝通方式方法,避免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TAG:生活技巧知識點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