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超級月亮遭遇月全食,會發生什麼呢?

當超級月亮遭遇月全食,會發生什麼呢?

重磅消息!!!

這個月底我們就會迎來

超級月亮+月全食+藍月亮的天象集合體,

超激動!

GIF

那麼超級月亮到底是什麼呢?

中科院天文科普專家戴明來告訴你吧!

戴明:

中科院天文科普專家、攝影總監,其作品橫跨風光、星野、深空、紀實、生態等多個領域。中國星空攝影聯盟成員,學校天文社團導師。早在1995年就開始科學性的觀測星空,曾經歷過20世紀末的大彗星、日全食和流星雨,擁有深厚的積澱。

曾多次帶領學生遠赴肯亞、馬達加斯加、額濟納旗、麗江天文台、克什克騰旗等地開展天文攝影活動。學生作品曾多次獲得北京市各類科技競賽獎項,並刊發在《天文愛好者》、《中國國家天文》等雜誌上。

這裡還有專家傳授的

觀察方式和拍攝技巧哦~

一起來看看吧!

超級月亮

上世紀70年代出現的概念,但最近才被媒體炒熱,因為創立概念的是一位占星師(類似我國八卦算命的),而不是天文學家。想來也很正常,嚴謹的天文學家是不會想到拿這種肉眼不可察覺的現象來大肆宣揚的。如果你覺得「超級月亮」確實比普通的滿月要大和亮,那一定是心理作用。

超級月亮:我有那麼邪乎嗎?

月全食

學習天文的都知道其中原因,這裡我要說的是:相比日全食,月全食的出現概率更低!但由於月全食的覆蓋面積實在太大,持續時間也足夠長,所以見過月全食的人要遠比見過日全食的多。

藍月亮

並不是說月亮變成了藍色,而是指一個公曆月內出現了兩次滿月,那麼第二次就被稱為「藍月亮」。像今年1月2日是滿月,31日第二次滿月,就被稱為Blue Moon。

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除了月全食,另外兩個幾乎是無稽之談,根本提不起興趣。這裡我們就說一下如何準備這次月全食的觀測和拍攝。

2018年1月31日月全食數據

食分:1.320;半影食分:2.318

月食持續時間:05:17:12

本影食持續時間:03:22:44

全食持續時間:01:16:04

本次月全食示意圖

可以看到,這次月全食的時間非常合適,基本不影響休息。如果你用望遠鏡觀測這次月全食,需要注意地球的影子。由於地球影子邊緣是模糊的,所以像初虧、復原等時間點的現象變化不會像日全食那麼突然。

2011年月全食初虧(戴老師拍)

你可以從上面的照片中看到,地球的影子跟我們平時見到的影子一樣,分為本影和半影,呈漸變式,邊緣模糊。所以跟日食不同,月食的初虧、復原等時間並沒有精確到秒級(也完全沒必要)。如果你掐點去看月食初虧的話,會發現月面的一角早就暗了下來,如上圖所示。

快食既的時候,也是很難判斷精準的時間(2011年)

在全食階段,亮度很低,沒有跟蹤幾乎很難拍好

本次月全食,全食階段將持續一個小時多一點,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欣賞「紅月高懸」的奇景。

手機如何拍攝月全食

看到美景,人人都想拍下來發個朋友圈、留個紀念啥的。但一般人大多用手機拍照,這裡先說一說手機如何拍攝月食。

手機攝像頭都是廣角級別,拍攝視直徑只有30角分的月球肯定是不合適的。所以我推薦目鏡後攝影法(放大攝影)。

用手機在目鏡後進行放大攝影

或者手機(卡片機)直接對準目鏡拍攝

只要你有一台雙筒望遠鏡或者簡單的天文望遠鏡,就能夠拍的月球。前提條件是,望遠鏡必須固定在一個穩定的架子上,而且你要能夠找到月球並調好焦點。這種方法十分親民,相信很多家庭都有雙筒望遠鏡,問題是如何把它固定到三腳架上。

雙筒望遠鏡的L支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你有雙筒望遠鏡但還沒支架,立刻去買一個吧!天文望遠鏡本身就帶支架,所以不用擔心。

手機通過目鏡拍攝的月球效果

嚴格來說,這種方法拍出的照片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易抖動、圖像模糊、色差嚴重、邊緣變形等。不過聊勝於無,不是很專業的普通群眾,拍出還算清楚的月面已經很不錯了。

拍攝要點

1、拍攝時用手點擊月面作為測光和對焦點,否則很容易虛焦或過曝。

2、拍攝時要求手機鏡頭和望遠鏡目鏡盡量同軸,否則是看不到月亮的。

3、為了保證同軸度,可以選購市場上的手機轉接望遠鏡支架。

單反拍攝月全食

如果你已經有了單反,那問題就簡單多了。想拍月食串像——用廣角;想拍月食特寫——換長焦。就是說,無論你的鏡頭是什麼類型,都有用武之地。

月食特寫

那麼用多長的焦距拍攝特寫呢?

超長焦鏡頭

嚇人不?不過放心,我還不至於因為一個月全食而給大家推薦昂貴的超長焦鏡頭的(能換一輛車了)。事實上,用鏡頭進行天文攝影有著諸多的不便——它過於笨重和昂貴,轉接CCD不方便,且很多自動功能用不到,白白浪費了銀子。

所以,你不妨轉接天文望遠鏡,用直接焦點法試試看。

2008年月偏食,使用熊貓60折射鏡,直接焦點法

購買一個單反轉望遠鏡的T接環,你就可以享受初級月球攝影的樂趣了(注意卡口的不同)。戴老師十年前使用的業餘級「熊貓牌」60mm折射鏡(焦距700mm),接上單反的效果也比手機拍的好很多。這種接環在某寶上一搜一大把,但你要事先跟賣家確認卡口和尺寸,最直接的辦法是拍個望遠鏡終端的照片發過去。

這種小口徑普及型望遠鏡僅僅是塑料材質的1.25英寸介面(目鏡端),卻也能夠通過T接環轉接任何品牌的單反相機

各種焦距下月球在照片上的大小

從上圖可以看到,即使是500mm的長焦鏡頭,拍出來的月球也不大。更長的焦距的鏡頭很少有人擁有,所以後期裁切是必要的。

一般愛好者的長焦鏡頭大多在300mm左右,所以可以嘗試創意攝影,在畫面里加入一些前景,比如屋頂、樹等等。

創意月全食攝影

地球的影子

地球的影子

另一個驚喜是,食甚的月球剛好位於巨蟹座旁邊,懂天文的學生都知道那裡有什麼吧?

月全食和蜂巢星團M44(模擬圖)

怎麼樣?如果是85-135mm中焦鏡頭,足夠將兩者全部納入,構成「深空+月全食」作品。當然這種作品無論在硬體、拍攝計劃和後期方面都要有所規劃,可以做個不錯的課題。

如大家選擇以特寫記錄整個月食過程,拍攝後可以用PS將每一個記錄過程排列,做出整個月全食的珍貴記錄。

香港天文愛好者拍攝的月全食拼圖

拍攝要點

1、曝光時間要控制好,不能用自動測光。滿月時一般用ISO200,光圈F8和1/500s曝光。如果不合適,可以繼續調整。

2、精確對焦很重要。如果鏡頭焦距在200mm以上,自動對焦是管用的,但建議只用中心對焦點。

3、食甚階段,月球較暗,可適當降低快門速度,提高感光度。

4、由於月球是運動的,快門速度不能太慢,如果你有赤道儀(即使是星野赤道儀),可以在保證信噪比(低感)的情況下適當延長曝光。

月全食串像

無論是日食還是月食,這種「糖葫蘆串」的表現形式都廣受歡迎。

以隔時拍攝方式,將相機固定腳架上,每隔幾分鐘拍一張,用廣角鏡頭記錄月全食過程。這個方法需要事先搞清楚月球運動方向,以便構圖。如果想加入地景,還要確保你的鏡頭足夠廣(因月球高度較大)。

如果你想輕鬆一些,可以購買定時快門線來幫助拍攝。專業的單反是有間隔拍攝功能的,更加便捷。後期使用Startrails或者PS的堆棧功能實現合成。

月全食全過程

配合地景的月全食軌跡

拍攝要點

1、用手動對焦,事先把焦點調整至無限遠,且要通過試拍來確認焦點。

2、電池電量要充足,冬季寒冷,電量消耗會很快。

3、可提前一天踩點構圖,確認月球的運動軌跡。

感謝中科院天文學家戴明

給我們帶來這個好消息

為我們普及知識!

月全食一定很美!

大家一起期待吧~

天賜奇景,難以言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啟路未來 的精彩文章:

孩子最需要的10件「東西」,你給他了嗎?

TAG:啟路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