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州古城訪遺迹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圖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編者按
「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這是晚唐宰相李德裕被貶為崖州司戶參軍時,在海南留下的一首《登崖州城作》。唐代中晚期的行政建置,已無「郡」的說法,「郡」只是對府的代稱,李德裕詩句中的郡城,是否西漢時期的珠崖郡舊址?或是當時的崖州都督府所在地?
作為崖州故地的海口,歷經一千多年的滄海桑田,早就看不到李德裕詩中描繪的景象,時光殘酷,那些承載這一方水土歷史的物事,光彩褪去,只有歷史長河中的吉光片羽,殘留於鄉野之間,讓後人倍感珍惜。
今天海口市瓊山區的舊州鎮,會不會是珠崖郡治或崖州治所所在地?為此,1月20日至21日,海口市文物局組織召開了「海南舊州歷史文化研討會」。
雖是南國,時值冬日落葉依然鋪滿地面。穿行在茂林間,腳下偶爾會踩上幾塊殘磚斷瓦,當聽到瓦斷的「咯吱」聲,眾人不免糾心:是不是這一腳又踩壞了一塊明清甚至是唐宋的磚瓦?所幸踩到都是一些普通的黑色板瓦碎片。
1月20日下午,記者隨同海南考古發掘、歷史研究的一眾專家來到海口市瓊山區舊州鎮,走訪這裡的歷史遺迹,尋找南渡江畔的文化記憶。
「看,這就是舊州古城牆。」隨著領頭人的這一句話,大家都抬頭向前望去。只見林中赫然出現一道綿貫的紅色土坡,土坡高約兩米,坡上稀疏種植著椰樹苗和檳榔樹之類的植物。儘管已坍圮成一道土坡,但其筆直的走向和分明的轉角,還是能讓人認出這是一道城牆。
古城牆:夢回漢唐
走上古城牆,可見一個村莊被包圍其中,屋舍被綠樹環抱,雞犬之聲遙可聞。
「這個是好東西!」海南省博物館研究員郝思德興奮地向眾人展示他發現的「寶貝」,只見他手中拿著一塊瓷片和一塊陶片。瓷片上繪著青花圖案,用手擦拭掉附著在上面的泥土,可以看出是一個破損的青花碗碎片,成色光潔。
「這個瓷碗應該是明清時候的,屬於民窯,但做工已經很不錯。」郝思德介紹,另一個陶片應該是一個燒窯用的器具,叫做匣缽,在燒制陶瓷器過程中,匣缽可以防止氣體及有害物質對坯體、釉面的破壞及污損。郝思德認為過去這裡可能有窯址。
舊州古城牆南北長約400米,東西寬約300米,面積達到了12萬平方米,整個城址呈長方形,有東、南、北三個城門。城牆四周原有城壕拱衛,今天還剩西面的一段較為明顯,長約50米,寬約2米,深半米。
1957年,廣東省進行文物普查登記時,文物考古人員曾在這裡發現漢代青磚和布紋陶片遺物。而在2011年底和2012年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做的考古調查中也採集到了繩紋板瓦、筒瓦、瓦當、青磚、盤等生活用具和建築用品,年代從漢唐一直到明清時期都有,尤以明清時期為多。
「我們當時通過對舊州城牆的試掘,雖然出土遺物極少,但出土的繩紋板瓦的殘片已經和嶺南地區漢代同類器物相似。」海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壽佳琦介紹,考慮到海南與嶺南地區相比,在傳播時間上存在一定的滯後性,表明大致在漢代或稍晚時期,舊州就成為當時人們活動的一個重要區域了。
據考評,舊州城牆的修葺方法與珠崖嶺古城牆的修葺方法相同,皆為平地挖土築城法,即在原有平地地面基礎上起建。只是珠崖嶺古城面積不過2.5萬平方米,舊州城址的面積要大得多。
沿著城牆信步而行,走了二十多分鐘在村子東北方向看見一條村道從城牆的缺口延伸出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介紹,這裡便是以前古城牆的東門所在。
芳草萋萋,喬木森森。今天古城牆猶在,而古城盛景無存,甚至連是何城池也無文獻明確記載。後人今日到此,只能望牆空嘆,或是對「舊州」究竟是何州府爭論不休,令人感慨不已。
古渡口:見證興衰
從舊州村中走出來,沿一條6米寬的鄉道向西北方向走去,走了約10分鐘,便來到了南渡江畔。
站在岸邊高台上向遠處望去,只見江面開闊,水勢浩大,江中的沙洲上長著幾株樹木和一片青草,彷彿遺世獨立的姿態。同行的海南文史界的專家告訴我們,這裡就是舊州古渡口了。
附近村民告訴我們,過去這裡水運繁忙,南來北往的人員貨物都在這裡中轉,附近的村子也因此得名埠頭村。如今站在古渡口邊,早已看不到往日舟楫往來的熱鬧情景,但水邊巨大的石塊和由高台往下的被人踩得光滑的石板台階,無不在訴說著這裡昔日的風光。
岸邊用火山岩石塊砌了一道石牆,上邊高台上還有間小廟,廟前面立有一石碑,碑上刻著「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村民介紹,因過去都是在此乘船遠去,所以設立廟宇石碑祈求遠行一路平安。
在岸邊台地上,還放著幾塊石碑,有《埠頭渡碑》《捐資渡碑》之類,記述著這個渡口的歷史和捐資建廟的人員名單。拂塵細看,其中一塊《奉官示諭》的石碑上還記錄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奉官示諭》石碑立於清末宣統元年(1909年)七月二十六日 ,所謂奉官示諭就是今天的公告,那麼官府為何會在渡口這裡出一個公告呢?原來當時這裡水運繁忙,許多村民都來此以挑貨謀生,所以就因相互爭搶生意產生了矛盾爭執,所以官府立石碑於此,禁止村民再因爭搶生意而鬥毆爭執。
埠頭村古渡口不光是渡口,它實際上是個碼頭,民國時,該碼頭還是船來船往,商賈雲集的景象。直到上世紀40年代海口南渡江鐵橋通車,文昌、嘉積一帶的貨物改走陸路,舊州古渡口才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喧囂與繁華。
古寺廟:文化記憶
「從古渡口往北一兩公里直線距離的地方,有一座古寺廟的遺址,那裡極可能是唐代鑒真和尚居住過的開元寺。」舊州當地的歷史文化研究者陳嘉祿告訴眾人。眾人聽說了有開元古寺的遺址,不禁神往大唐鑒真和尚的風采,於是上車前往古寺遺址。
雖說直線距離不到兩公里,但汽車在蜿蜒曲折的鄉間小道上還是行走了約二十分鐘。一下車,見到現場長滿了熱帶作物和荒草,一座數百年古寺的遺址,已然淹沒在荒草荊棘中。
海南省博物館研究員王育龍介紹,2017年5月份的考古調查發現,這個古寺過去是坐西朝東,東西長約60米,南北寬約80米,大殿面開三間,寬約10米。兩側建有迴廊,供僧侶往來前後寺院。
考古人員還在古寺遺址附近發現了青花瓷的碗碟之類的器物,從構件的尺寸、規格和瓷器的器形、紋飾等特徵可以初步判斷為明清時期遺物。
「結合史料中對開元寺的記載,特別是日本人真人元開所撰《唐大和上東征傳》中對鑒真在海南行蹤的記錄來看,舊州這個古寺極有可能就是唐朝時候的開元寺。」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關專家介紹。
不管這個古寺究竟是何名稱,但其在這裡已然存在數百年,昔日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眾多,直到清末才漸漸被廢棄。
一座古寺是一個地方的鄉愁記憶,也是當地的文化載體,期待著古寺能重煥生機,恢復舊州古鎮的文化記憶。
TAG:海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