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沈飛到底吃沒吃透蘇27?它和成飛研製殲10有何不同

沈飛到底吃沒吃透蘇27?它和成飛研製殲10有何不同

原標題:沈飛到底吃沒吃透蘇27?它和成飛研製殲10有何不同


近日,有網友提問稱,對於一個只有第二代戰鬥機研製經驗且長期與國外先進水平脫節的國家來說,要「吃透」一款幾乎凝結著一個航空大國經驗積澱的先進架構戰鬥機,這個「吃透」的標準是什麼?它和從頭開始研究一個新的架構並在先進國家的指導下進行知根知底的開發,存在很明顯的難度差異么?」


筆者相信,很多了解這個問題的朋友,都知道這位網友的實際意思,換句話說,就是說航空工業601所「吃透」蘇-27系列的標準是什麼,這個「吃透」的難度和航空工業611所在引進國外技術指導下開發殲-10,是不是在難度上有差異?


說實話這個問題是相當複雜,而且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尤其是針對「吃透」的標準,估計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這個「吃透」的標準顯然是不能跳過的,必須進行討論。


詞典上「吃透」的意思是理解透徹,那麼,針對戰鬥機,要做到理解透徹,包含的事項會很多。根據研究所常見的科室設置,包括總體、氣動、結構、機械系統(液壓、空調等)、航空電子、飛行控制等很多科室,那麼相應的戰鬥機要理解透徹,也包含這些科室對與其相關的方面理解透徹,否則何談理解透徹?


對於這些方面的理解透徹,對於國內來說,最為困難的是關於設計準則方面,也就是說按照什麼準則進行設計、按照什麼方式來對設計結果進行評價,因為這個實際上表明的是整個航空工業是如何理解航空技術發展和制訂相關標準和要求。關於設計準則方面,航空大國都是有一整套科研試驗體系,像美國有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羅斯(前蘇聯)有中央空氣流體力學研究院、航空系統研究院等機構,而國內並沒有相關機構。


國內在八十年代以前在航空基礎研究方面投入甚少,可以說,在九十年代初,我們的基礎研究和以往項目經驗,都不足以算的上航空大國,有很多短板,需要解決的問題相當多。


接著回頭看601所在吃透蘇-27上的事情。蘇-27是1992年引進的,但是並不是1992年開始進行研究蘇-27的國產化,那個時候只是買了這個產品。蘇-27引進授權生產是從1996年開始的,引進的只是生產資料,沒有設計資料。


1997年601所和空軍研究所提出國產化蘇-27立項(即殲-11A/B項目),直到2001年國產化殲-11A/B立項。當然在此之前,601所實際上根據形勢發展需要,已經開始了氣動摸底工作,李天等人組織吹風洞、李明組織國產化材料研究、聯合國內其它研究所研究蘇-27模擬飛控系統的破解和國產化等。1998年用俄羅斯材料組裝授權組裝的殲-11(不是殲-11A/B)做過靜力試驗,也做過試飛。


在2000年後,替換蘇-27機翼蒙皮、尾翼材料為複合材料時做過長時間的載入試驗等。期間利用和俄羅斯交流的機會,找過蘇-27相關研究人員探討過蘇-27顫震設計準則等問題。可以說,這個摸底過程,即有逆向推測的過程,也有正向探索的過程,也有請教別人的事情,顯然這個過程並不容易。

那麼我們看611所在研究殲-10的過程,目前都知道引進了國外的東西,尤其是飛行控制、發動機等方面的東西,實際上還有相當多材料方面的東西,估計也包括一些設計規範方面的東西。所以從吃透這個方面來講,比較容易做到知其然,在知其所以然方面,也存在別人不告知一些事項,需要自己去逆向了解的過程,譬如飛控代碼方面的逆向了解等。


那麼這兩者那個難度更大?筆者認為難度是相當的,601所的工作是面對一個成功的產品需要摸透產品為什麼設計,後期才能進行改進;611所的工作是已經知道一些準則,也拿到一些工程經驗和設計準則的東西,需要綜合這些東西形成一個實際的產品。換句話說,一個是從後往前,一個是從前往後,最終都要把東西搞明白,然後才能改進出符合發展要求的產品。殲-11和殲-10系列都有不少改型,很多東西實際上是殊途同歸的結果。只是一些軍迷看到正向研製似乎從無到有,而對逆向的從有到知的難度並不了解。


網路上長期以來充斥著針對某個研究所的所謂「黑」,很多人把研究所的工作和工廠的生產混合在一起,也有很多人對從二代機到三代機的跨度了解不多,而是聽各種網路段子,甚至是編造一些網路段子來滿足他們心目中針對某個研究所的想像。說實話,這些人針對研究所工作了解非常有限,更別提目前保密要求越來越高的軍工方面的研究所,在沒有相關專業知識,又是有各種保密要求下的工作,能說得靠譜,那才怪了。(作者:TSQ)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派 的精彩文章:

軍隊應該大規模採購多功能工兵鍬么?這一因素是關鍵

TAG:迷彩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