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中,黃維兵團為何會被圍殲?原因是他做了這三件事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國共雙方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略決戰。從淮海戰役的過程來看,總共有三次圍殲戰,一是圍殲黃百韜第7兵團,二是圍殲黃維第12兵團,三是圍殲杜聿明集團。這其中,第12兵團原本隸屬於國民黨武漢華中剿總,是奉蔣介石的命令馳援徐州戰場的,第12兵團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號稱「國軍精銳」, 轄4個軍和1個快速縱隊共12萬人,其中就有號稱「五大主力」之一的全美械裝備的第18軍。那麼實力強大的第12兵團馳援徐州戰場,為何會被解放軍團團包圍,而最終全軍覆沒了呢?這與第12兵團的司令官黃維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正是他的三次失誤,才導致了全軍覆沒,他本人也被解放軍俘虜的結局。
一、泥潭行軍,動作遲緩。黃維第12兵團奉命,於1948年11月8日離開駐地河南駐馬店、確山,晝夜兼程向徐州方向開進。但是,我們展開地圖仔細琢磨一番,就會發現按照第12兵團的行進路線,自西向東依次有:穎河、西淝河、渦河、北淝河、澮河等大小河流,南面是淮河。整個地區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黃泛區,地理條件對於第12兵團的重車重炮非常不利。從11月8日出發,到11月25日攻佔雙堆集,整整17天,第12兵團總共前進了不到200公里。這裡我們不禁要問,是誰制定了這麼一條行軍路線。
二、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當解放軍搶佔宿縣,切斷了徐州到蚌埠之間的聯繫之後,趕到蒙城的黃維第12兵團面臨兩種選擇,一是強攻宿縣,打通徐蚌線,然後北進與杜聿明集團會師;二是立即向東南轉進,與蚌埠的李延年、劉汝明兵團會合,然後再做下一步打算。不管哪個方案,都兵貴神速。可是,黃維第12兵團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呆在蒙城兩天沒有動。如果說黃百韜等44軍是有命令在前,貪圖編製在後的話,黃維這完全是過高相信自己的實力,根本沒有意識到危險的存在。黃維的這一停留,貽誤了時機,給了解放軍布置包圍圈的時間。
三、貽誤時機,坐等被圍。黃維第12兵團佔領澮河南岸的南坪集一線,距離宿縣已經不足10公里。此時,大量情報表明解放軍已經在其正面構築了大量工事,左翼和後衛也遭到猛烈攻擊。可是,黃維又犯了個致命的錯誤。他先是命令經雙堆集向固鎮轉進,但又磨磨蹭蹭,等待蔣介石的命令,直到第二天下午才開始行動。可到了雙堆集發現部隊有些混亂,於是決定在雙堆集休整一天,次日再全線出擊像南轉進。在戰場情況瞬息萬變的情況下,卻如此朝令夕改,呆板機械,焉有不敗之理!1948年11月27日,黃維兵團被中原野戰軍於大規模的混戰中合圍於方圓不到10公里的雙堆集地區,19天後,第12兵團被全殲,黃維被解放軍生俘。
總之,黃維第12兵團的覆滅,一方面是由於蔣介石的胡亂指揮,戰場地形不利以及後來的85軍110師廖運周部的臨陣起義等因素所造成,但是另一方面作為戰地指揮官的黃維驕橫輕敵、當斷不斷,不根據實際情況一味機械執行命令,這才是第12兵團最後全軍覆沒的關鍵原因。
TAG:二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