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有意思的細節?
小編在上網時候,好幾次看到有人問:59式坦克後面為什麼要綁根木頭啊?T72坦克後面也有綁了根木頭,但西方的坦克像艾布拉姆斯、豹2後面就不綁木頭。
這叫「自救原木」。
如果坦克陷入爛泥里,光靠履帶是上不來的。因為太滑了,摩擦力不夠。此時就把木頭綁在車頭位置的履帶上,讓坦克有個著力點。等履帶轉了半圈,木頭到了車尾,再把木頭解下來,再綁到車頭的履帶上。如此重複直到解困。
引用一篇很專業的文章說明:
坦克和履帶式裝甲車以越野性能好著稱,但這並不是說坦克可以通過各種路面,各種地形。在我國南方,遍布水網和稻田,坦克在這裡行駛時就要特別注意,以防淤陷。儘管我們的坦克兵小心謹慎,但有時也難免會遭遇淤陷,一旦坦克這種幾十噸重的大傢伙陷入淤泥中,必須採用正確的方法才能使它"恢復活力"。所以,我們的坦克兵必須練就一手絕活---自救和搶救,尤其是圓木自救。坦克在行駛過程中發生輕陷,如果本車的發動機牽引力可以利用,而且大於淤陷阻力時,利用自救的方法一般就可以脫險。坦克自救還有一個大用處,如果在行軍或作戰時坦克的行動部分發生局部損壞時,也可以採用自救的方法將坦克駛往修理地點或隱蔽地點。
救前精心準備
坦克在稻田等鬆軟地域淤陷後,首先要根據坦克的淤陷情況和周圍的條件確定自救的方法;選擇好自救的駛出道路,清除駛出道路上的障礙,並在駛出道路上墊圓木或束柴、草捆、草袋等就便工具,以提高地面對坦克的附著牽引力;如果駛出道路坡度較大,應先用工具將坡度減緩。檢查車輛的技術狀況是否完好,必要時,先修理坦克的行動部分,排除履帶卡住等故障。檢查自救器材是否完好,坦克上一般帶有圓木,在需要時可以直接使用,如果車上沒有攜帶圓木,必須在自救前用鋦子等工具伐樹取木。還要規定與其它同伴的協同動作和指揮信號,明確安全注意事項等。
採用圓木自救時,對圓木和鋼絲繩的規格也有具體的要求。圓木應直、粗細均勻、木質堅硬,不應有裂紋,對於不同車輛的自救所需的圓木在長度和粗細的要求上也有所不同。其規格大致如表1所示。
救時注意方法
在自救前的準備工作做好後,就可以實施自救作業了。坦克自救必須方法正確,動作合理,否則,在操作時可能會使坦克越陷越深,"難以自拔"。首先要將圓木連接到坦克上,要求將圓木兩端分別連接在坦克駛出方向前下方的兩條履帶上,並使圓木兩端伸出履帶兩側的長度相等。圓木的連接也是很有講究的。將圓木連接在履帶上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用帶鐵楔的自救鋼絲繩圈連接如圖1所示……
用帶自動脫落器的自救鋼絲繩圈連接如圖2所示……
用鋼絲繩圈和履帶銷或連接環連接如圖3所示……
用牽引鋼絲繩和隨車連接環連接如圖4所示,用隨車攜帶的牽引鋼絲繩將圓木纏繞,再將鋼絲繩的兩端通過連接環連接到履帶上。
在沼澤地和深雪地自救時,若圓木與履帶一起打滑,可再用幾根圓木(或束柴、草捆等)連接成木排,並與第一根圓木連接起來。為減小運動阻力和避免圓木損傷,設置圓木的地面應剷平,當泥濘地下面堅硬時,應按圓木的大小挖溝,使圓木與履帶著地面齊平。
將圓木連接好之後,就可小心駕駛,慢慢駛出淤陷區,具體操作是,起動發動機,將兩根操縱桿拉到最後位置,根據自救的駛出方向掛上1檔或倒檔。將一邊的操縱桿平穩地向前推至使履帶轉動,使圓木的一端緊靠履帶後,迅速將操縱桿拉回到最後位置。用同樣的方法使圓木的另一端緊靠履帶。將兩邊操縱桿同時平穩地推至最前位置,平穩地加油。當圓木接近主動輪(或誘導輪)時,立即停車,摘檔熄火,卸下圓木連接。然後重新起動發動機,駛離淤陷區。
……
圖文節選自《坦克裝甲車輛》2001年第1期,作者:王明成
別以為只有老坦克才帶木頭,99式偶爾也會帶的。
據說某次對抗,藍軍坦克沒有背木頭,結果影響了戰術機動,最後輸了。
咱坦克塊頭小墊根木頭自個就能拱出來, 60噸的M1和貓2隻能坐等拖車了……
美軍M88A裝甲救援車,可以看到救援車上也要背木頭。
北約為坦克重裝武器預設的戰場是西歐平原,不需要像大毛那樣考慮在凍土層翻泥漿,也不需要像兔子一樣從江南的稻田裡趟過,加上後勤保障救援給力,就不用自己背自救木了。
還有,如果像M1那樣在沙漠得瑟,就算背2根木頭也不管用,沙坑只會越刨越陷,只能等救援。
所以我們幾乎看不到西方坦克背木頭。
這個東西不光坦克可以用,咱們的小車陷住了也可以用這個思路自救。
在車的驅動輪上綁上一條結實的50cm左右長木板,然後低檔、慢慢踩油門,一步一步地慢慢駛出泥濘地區。
注意捆綁牢固,而且木板伸入車內時與輪胎內側對齊就好,千萬不要掛到剎車管和懸掛了。
這種方法簡單實用,不論是在泥濘的路面上還是鬆軟的雪地上都可以使用。
TAG:鐵血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