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多讀幾本考古報告,它們你讀了嗎?
最近跟導師討論讀書,對讀什麼書、怎麼讀又有了更深的認識。
研究生應該多讀書,然而讀書的選擇也十分關鍵。首先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也不是讀書就是奉行簡單的「拿來主義」,我用故我讀,不用我不讀。小編認為研究生階段真正意義上的讀書,是要在大量閱讀基礎讀書目的基礎上找到為你所用的「點」。最近小編身邊的很多同學都陷入了讀書的迷茫,覺得在閱讀考古著作的時候,各家之言一痛讀,然而卻越讀越迷惑。其實給大家推送的前兩期書單就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時刻提醒大家讀書不要好高騖遠。總之小編還是一個觀點,作為一個準考古、文博研究生,考古學最最經典的書一定抓緊時間多讀,不懂還要反覆讀。
說到考古學,考古報告是一定要讀的。考古報告一般是田野考古資料的匯總,也有一些初步的歸納和研究。閱讀考古報告是一項進行考古學學習或者研究最基礎的內容。通過閱讀,可以建立對考古類型學、地層學研究理論的基本認識。小編並不認為研究生階段要讀很多的考古報告,因為報告本身特別長,內容也十分晦澀難懂,並且在材料上還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這還顯然不足以撼動考古報告的地位。對剛剛入門的研究生來說,考古報告不得不說一個比教材更細緻更生動的切入點。同時,一些材料的積累可以幫助你在某些時候發現問題,進而指導你的研究和學習。
那麼今天這期薦書
就來給大家安利幾本著名的考古報告
舊石器——《丁村舊石器時代遺址群》
作者: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編著 王益人主編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丁村舊石器時代遺址群——丁村遺址群1976—1980年發掘報告》基於丁村遺址1976~1980年的發掘資料,全面系統的介紹了所發掘石製品的觀察測量資料;同時對丁村文化的性質、特徵、石製品技術、埋藏環境分析等方面進行了總結。
新石器——《城子崖》
《城子崖》全名為《城子崖—山東歷城縣龍山鎮之黑陶文化遺址》。《城子崖》為發掘成果之報告。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總編輯李濟,執筆者付斯年、李濟、董作賓、梁思永等7人。成書於1934年。
城子崖遺址現屬章丘縣。1928年發現。當時考古界流行觀點為「仰韶文化西來說」,為尋找所謂彩陶文化區以外的中國固有史前文化和探討殷墟文化之源,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於1930、1931年兩次發掘該遺址。
《城子崖》一書正文七章,全書圖版52版,插圖10幅,表20,全文英譯附其後。《城子崖》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部分:發掘城子崖遺址的原因和目的、發掘過程、遺址的地理環境及風土、遺址文化堆積情況。
城子崖遺址的發掘和《城子崖》報告的出版使學術界第一次比較全面地了解到除仰韶文化之外,還存在過一個以黑陶為特徵的文化,這個文化不久被正式命名為「龍山文化」,其年代晚於仰韶文化,是中國上古文化史的一個重要階段,從而不僅開拓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研究的地域和時間範圍,也使學術界首次獲得有關中國史前文化的構成、與殷墟文化的關係等方面的全新認識,在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限於當時的水平,報告對遺址的文化分期較粗並有若干不準確之處,黑陶期的城垣也有些疑問,但總體並無太大失誤,仍是今天研究龍山文化的經典著作。
新石器——《反山》
主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者:文物出版社
《反山》是良渚遺址群系列考古報告之一部。書中以墓葬為單位,詳細介紹了11座墓葬的形制及出土遺物,為反山墓地及良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資料。反山的發掘是良渚文化發現50餘年來的一次重大突破,是浙江境內良渚文化考古第一次發掘這類人工營建的高土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結構和宗教觀念。11座墓中出土的遺物由玉器、石器、嵌玉漆器、陶器和象牙器等,其中玉器為大宗,以單件計超過 3500件,占隨葬品總數的90%以上。反山墓地及良渚文化的研究,對於中華文明形成進程的研究具有重大作用。
新石器——《襄汾陶寺》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臨汾市文物局編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在國家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院考古所的共同支持下,由高煒先生主編,高天麟先生副主編,張岱海、李建民、解希恭等先生參與編寫,二十位科技考古專家通過十五個專題對陶寺遺址考古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集結成《襄汾陶寺——1978~1985年發掘報告》,2015年12月出版,為2015年中國史前考古界的一件大事。
陶寺遺址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書為陶寺遺址1978~1985年發掘報告。這一階段的考古工作,確定了陶寺遺址的範圍,明確了陶寺文化的早、中、晚三期的分期及文化性質,判定了陶寺文化主體來源於廟底溝二期文化,提出了陶寺文化大致年代為公元前2450~前1900年。早期王級大墓隨葬數以百計的高等級奢侈隨葬品,與80%空無一物的平民墓葬,形成鮮明的對比,顯現出社會複雜的等級制度、極度的貧富分化甚至階級對立。最早的紅銅鑄造銅鈴與朱書文字,令世人震撼,使學界開始認識到陶寺遺址在中國文明起源考古研究、夏文化探索和陶唐氏等上古史考古探索方面的獨特重要學術價值。
報告共分四冊,總計212萬字,線圖501幅,表格139種,彩版55面,圖版362面(1800張照片)。報告全面系統、圖文並茂地展示了房址、墓葬、窯址和灰坑等遺迹單位,玉器、石器、陶器和銅器等大量遺物,收錄了陶寺古水文、古地貌、古地磁、碳十四年代學、體質人類學、動物學、植物學、陶器、玉石器、銅器、樂器研究等相關論文。首次全面系統地公布陶寺遺址第一階段發掘工作的材料,具有較為重要的研究價值。
三代——《輝縣發掘報告》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輝縣發掘報告》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1950-1952年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的河南輝縣考古發掘工作是新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也是考古所成立後的第一次發掘。《輝縣發掘報告》是輝縣發掘的再現。
《輝縣發掘報告》帶來了考古發掘報告寫作體例的變化。在《報告》之前,考古發掘報告並沒有特定的體例,對發掘過程和出土遺物的描述未能全面,如四期《安陽發掘報告》中參與的工作人員分別對不同的問題撰寫獨立的文章。《報告》採用了與郭寶鈞《浚縣古殘墓之清理》相似的體例,即關注發掘地概況、發掘過程、墓制、葬法、遺物、年代判定及結論。《報告》以多人合作的撰寫方式,對發掘過程進行系統的描寫和對遺物進行初步分析,這樣的寫作體例被後來的考古發掘報告所沿用。
兩周——《洛陽中州路》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撰。成書於1959年。
1954年秋,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配合洛陽市道路修築工程,在洛陽中州路(西工段)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材料主要是大量東周時期的墓葬和其他文化遺存、較多的漢代文化遺存、少量仰韶文化遺存和商代、西周文化遺存。發掘者在對以上材料進行系統整理、分析與研究的基礎上,編寫了這本報告。
報告分五章:第一章、序言,簡要介紹發掘和編寫報告的經過。第二章、地理沿革及遺址葬地的分布。第三章、遺址,介紹遺址地層情況、居住址遺迹和遺址出土的文化遺物,並對這些文化遺存作了大致的分期。第四章、墓葬,敘述各時期墓葬,對於西周、東周和漢代墓葬,先說明其形制,然後對隨葬品進行較詳細的形制分類。在「東周墓葬」一節中,根據隨葬陶器、銅器的形制組合,將東周墓分為七期,並推定了各期年代。第五章、結語,歸納各時期文化遺存的特徵和演變序列,並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報告正文之後有附表13份,圖版93幅,書中還有插圖105幅。
本書用較多的篇幅分析說明東周時期墓葬所出陶器、銅器、玉石器的器類、形制與組合,討論東周墓的分期、年代問題。對遺址的材料則選取地層關係比較清楚的遺存經仔細考察,作為依據,結合其他標本,簡略地討論了遺址的分期與年代。
在洛陽中州路遺址和墓葬發掘以前,中原地區的東周墓葬尚缺乏系統的類型研究。本報告的問世,標誌著對東周墓進行分類研究的開始。報告的作者以縝密的工作,為東周墓的分期提供了可靠的、較為精確的標尺。結語部分的編寫者蘇秉琦,在對墓葬進行分類分期的研究中,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考古類型學,不僅把大量東周墓劃分為不同的型,而且指出了不同時期各型墓葬的不同特點和某些現象的變化。本書的敘述部分條理清晰,論證部分邏輯嚴密,科學性強,所得結論經長期考古實踐證明是可靠的,其中東周墓的分期成果不僅適用於中原地區,也基本適用於與中原相鄰的地區。書中所使用的類型學方法,隨著本書的問世而得到了推廣。本書對中國考古學界影響深遠,是一部學術價值很高的考古學著作。
兩周——《天馬—曲村》
作者:鄒衡
出版:科學出版社
《天馬——曲村1980-1989》(全4冊),內容包括山西南部天馬——曲村遺址所在地區的區域概況及自然環境演變、考古調查、發掘整理、研究以及報告的編寫、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西周、春秋時代——晉文化居住址等。
兩漢——《洛陽燒溝漢墓》
1952~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河南省文化局等單位發掘清理了200餘座墓。 1959年出版了《洛陽燒溝漢墓》。這批墓葬的發掘和研究,給建立洛陽以及中原地區漢墓年代的序列,提供了可靠的資料並對研究漢代的社會生活和物質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隋唐——《唐懿德太子墓發掘報告》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乾陵博物館 編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懿德太子墓發掘於1971年,因各種歷史原因,發掘資料一直未能系統的整理並發表。2006年,國家文物局將唐懿德太子墓等幾個早年發掘的重大考古項目列入亟待進行資料整理的名單中,督促此項工作的開展。陝西省文物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報告的整理都給予了經費支持。2009年《唐懿德太子墓發掘報告》項目獲批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的資助。
報告主要運用類型學方法對懿德太子墓出土遺物進行分類、分型和統計,將傳統古陶瓷研究的方法與科學測試相結合,注重微觀痕迹的觀察,復原工藝技術,探討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唐三彩、彩繪陶俑的的工藝特徵和產地等。將考古資料與文獻記載相結合,對懿德太子墓陵園、地宮、壁畫和隨葬品體現出的特殊性進行解讀,研究所謂「號墓為陵」的真實內涵。
報告共分六章,對懿德太子陵園布局及其特點、地宮形制及葬具、壁畫題材和格局進行了詳細介紹,報告將懿德太子墓遺物分釉陶、彩繪陶、灰陶、瓷器、玉石器和琉璃器等進行了描述。結語部分對懿德太子的身世和經歷進行了梳理,同時對懿德太子墓的研究進行回顧,確認了「號墓為陵」的懿德太子墓陵園、地宮形制、隨葬品等的特點以及在墓葬制度方面所體現的意義。附錄部分包括對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唐三彩胎釉成分、彩繪陶器顏料成分的分析以及通過顯微方法對彩繪陶俑的工藝進行了研究。
宋元——《白沙宋墓》
《白沙宋墓》扉頁1957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作者於1951~1952年主持河南禹縣白沙水庫墓葬群的發掘,取得了重要收穫,將其中三座北宋雕磚壁畫墓的發掘成果和研究結論編撰成《白沙宋墓》書稿。
白沙宋墓的發掘前後歷時近一年,由宿白先生親自主持考古工作、著手整理髮掘記錄。直至1954年2月,3座宋墓的發掘報告大致完成,隨後又完成了緒言和正文後所附的「與三墓有關的幾個問題」等內容的撰寫。《白沙宋墓》一書是我國田野考古紀實的奠基之作。這部具有重要歷史、科學、資料價值的著作在方法論和治學思想上影響和培養了幾代考古工作者。
這本書的特點是在客觀完整的科學記錄的正文之外,附有大量的注釋,包括出處注和解釋注,注釋的文字數量超過了正文很多,而這些注文內容極其豐富,相關的人物、史實、名物、典制、地理等各方面的信息都有涉及,體現了作者「將文獻考據與考古實物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此外還徵引和手繪了大量建築、繪畫、器物作為插圖,與文獻相互對比印證。內容翔實,體例得當,成為考古發掘報告的典範之作。
我們的文博考研交流(三)群:
(已經加過二群的就不要重複加群了哦)
歡迎小夥伴們進群交流~
筆芯
編輯:梖梖
圖片來源:社科院考古網,部分源自網路
TAG:文博考研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