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醫療狂歡,醫生網上走穴年收入最高139萬

互聯網醫療狂歡,醫生網上走穴年收入最高139萬

坊間流傳的《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自去年5月流傳至今尚未公布,而在無法阻擋的「互聯網+」大潮中,善於游泳的人已開始獲取真金白銀。

「2017年,好大夫在線醫生有17萬人,已經有收入的有6萬名,共收入3.1億元。收入最高的是139萬元,第二名是100萬元,第三名96萬元。」20日,好大夫在線創始人、CEO王航在「領航者大會——2018品牌醫生年度盛典」上公布這麼一組數據。

139萬元,光是利用業餘時間的網上諮詢服務也能為一個醫生帶來這麼高的收入,這個誘惑成為了互聯網醫療背後最原始的動力所在。

隨著醫改深入,公立醫院「以葯養醫」模式已瓦解。根據國家衛計委的通報,截至2017年9月底,全國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實行藥品零差率。北京等城市通過設立醫事服務費、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等手段,建立「醫生依靠優質醫療服務保障、提高收入」的機制。

同時,為遏制「藥品回扣」,醫療反腐力度不斷加強,在2017年已進入高壓態勢。上海、安徽兩省市衛計委相繼發文對此作出嚴格規定。安徽省衛計委印發的《醫療衛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收受商業賄賂處理辦法(試行)》明確要求,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發生個人索取、收受商業賄賂價值累計5000元及以上的,視情節給予相應處分直至開除、解聘並吊銷執業證書。

這些政策相互作用,亦在倒逼醫生放棄對「賣葯分獎金」和靠回扣賺取灰色收入的依賴。

「我們應該看到,網上建立的醫生品牌,已開始深刻影響患者線下就診決策,進而影響醫生在醫院裡的臨床業務和收益。」王航表示。

在醫改政策的推動下,互聯網醫療服務平台無疑為公立醫院醫生利用業餘時間,靠專業服務創收開闢了一條可以曬在陽光下的道路。

在300萬執業醫師中,6萬醫療人員利用業餘時間所賺取的3.1億元,雖然與整個醫療衛生總費用相比佔比極小,但這塊蛋糕是已經可以品嘗的了。與之對應的是,國家在多年前就開始多點執業,為執業醫師開拓掙錢路徑,但效果卻並不佳。

「醫生多點執業是偽命題。許多公立醫院說你拿著我全職的錢,什麼待遇都享受了,你還在外面干私活,我不同意——這是很多公立醫院反對多點執業的原因。」「網紅醫生」、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原院長段濤表示。

然而,這種業態並不是所有的執業醫師都做好了準備的。據王航介紹,「事實上,這種業態在開始時,我們的醫務人員並沒有準備好。2017年第二季度開始,我們在好大夫在線上逐步實施了一項新規,即凡是指定目標醫生的諮詢提問的都需要付費。這是推動對醫生服務價值的認可。」

王航表示,然而,隨著這個規則逐步實施,他們收到的來自付費患者的投訴卻越來越多。在高峰期的七八月份,每天的投訴量高達1800條,主要投訴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醫生回復太慢,往往要等24小時以上;二是醫生回復太簡單,患者常常上傳了好幾張檢查報告,寫了上千字的病情描述,得到的回復就4個字:來門診吧。

「患者打來電話說,我付費買的是更好的服務品質,我需要一些是針對性的解釋,而不是簡單這4個字。」王航說。

隨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醫藥代表登記備案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規定,醫藥代表不得承擔藥品銷售任務,不得參與統計醫生個人開具的藥品處方數量。醫藥代表不能再到醫生那裡推銷藥品後,寄存在互聯網上的執業醫師或將成為葯企營銷的下一個目標。

而那份用來規範這個行業健康發展的文件《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也終將會出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虛擬貨幣高燒不止,交易平台花樣翻新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