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式子女的悲哀,一半來自於「為你好」

中國式子女的悲哀,一半來自於「為你好」

「通過自我犧牲來給對方製造愧疚感,然後以此逼迫對方服從,是中國家庭非常常見的一種策略。」

————武志紅

我詢問了身邊的朋友,幾乎沒有人敢說自己沒有經歷過這種親情式的情感的壓迫,只不過輕重不同而已。

爸媽常說的話大概是:「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都多。」

「你知道我們把你養大有多不容易嗎?」

「我們都是為了你好,難不成我們還能害了你嗎?」

所以我們應該去考公務員,到了年齡應該結婚應該生孩子,如果意見相悖就應該聽父母的他們都是為了你好。父母只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否則只能傷害自己或是和你斷絕關係來強制執行。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一檔叫《四大名助》的節目,是孟非主持的。有一期來調節的嘉賓是一對母女:

起因是女兒和交往了兩年的男友結婚領證了,但是沒有告訴媽媽。媽媽在女兒婚後很久常常以淚洗面,對女兒也是橫眉冷對。女兒之所以偷偷領證是因為媽媽一直對男方不滿意,在他們一開始交往的時候,女方媽媽就認定是男方耽誤了她為女兒鋪設好的康庄大道。

之後每次和媽媽討論起男朋友的事,對方總是崩潰大哭,每次事情就不了了之。甚至在婚前雙方父母見面的時候媽媽也是當著眾人的面大哭,表示不能接受女兒和對方在一起。

讓人欣慰的是,在幾位主持人的剖析下,這對母女的心結稍微打開了一些。

在過程中,孟非的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大多數時候,父母認為子女的結婚對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總希望兒子可以娶到世上最好的女人,女兒能夠嫁給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所以提出這樣那樣的條件,去阻礙限制子女在婚姻道路上的選擇。

可是,所有的父母從來沒有考慮過,對方有多愛自己的子女,子女在這段感情中,獲得了多少的快樂和幸福。

對於父母而言,就只能夠看到學歷,收入,家世。可是對於子女而言,他們更注重的是主觀感受。

在這裡沒有任何人無視父母對兒女的付出,絕大多數的父母是真的愛孩子的,只是他們也沒意識到把孩子親手推入兩難境地的也是他們。

《無聲告白》說的是兩位愛女兒的母親,最後卻都造成了悲劇。

祖母是個烹飪的高手,這輩子最滿意的就是她擁有的美滿家庭,對自己女兒瑪麗琳的設想是個幸福的全職家庭主婦,當然最後也確實是如此。在這過程中不幸的是瑪麗琳一心想要成為一名醫生,最後選擇離家出走,可是因為懷孕又被接回家中之後鬱鬱寡歡。

瑪麗琳對幸福的理解是她讓人驕傲的物理成績和成為一名女醫生的夢想。於是對女兒莉迪亞的祝願是能夠擺脫家庭成為一名醫生。可不巧的是,莉迪亞偏偏喜歡祖母的烹飪書多過晦澀難懂的物理書,最後自殺身亡。

一個愛烹飪的母親要求自己愛物理的孩子學烹飪,一個愛物理的母親強迫自己愛烹飪的女兒學物理,誰都以為自己沒有做錯,都是愛孩子的,卻重複了同樣的悲劇。

而在這過程中竟然沒有人想要問一問,自己理解的幸福和正確對於孩子來說是不是也是如此?

其實父母只是想「為了孩子好」,可是他們對於好的判斷來自於他們這一生跋涉的經驗。父母基於人生經驗所做的判斷,自信到干涉甚至是包辦了孩子的人生,最後還把自己感動的一塌糊塗。

每一把鑰匙都只能開特定的鎖,你的人生經驗對你來說是蜜糖,對別人來說可能是砒霜。

年關將至有個朋友想把男朋友帶回家裡可是不敢,她的爸爸希望她找一個當地的對象,甚至不惜以斷絕關係相逼。

上次見面她說,我活了二十幾年第一次和我的爸爸說:「一想到你們這樣逼我我就想要了結自己。」

可結果是她爸媽大病一場之後再也不跟她說話,她的掙扎在他們看來只不過是不聽話不理解爸媽的苦心。我沒有給任何意見,因為對她來說,我給的任何意見安慰都沒有用,癥結在於那個說愛她的母親。

「本不求回報卻用回報來威脅,換取你希望的孩子的人生,最後把孩子的依賴變成了逃離你們;

本不計代價卻用犧牲來逼迫,強求孩子做出你想要的抉擇,最後把溫情變成了苦情;

最後依然保證不了這顆被扭曲的種子,能枝繁葉茂。」

能被父母無私的愛著當然是每個子女終身最大的幸福,但是,正如龍應台說的那樣:

我慢慢的慢慢的了解到,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段,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希望所有父母把那個會跟你分享心事、在家活潑愛鬧、親熱快樂的孩子找回來,那才是一個家該有的旋律。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經歷,在跌跌撞撞中成長,那才是他們真正應該經歷的人生,他們總有一天也要飛向屬於他們的天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邀言獲眾訂閱號 的精彩文章:

TAG:邀言獲眾訂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