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蛙還是養紙片人?業內人士說很可能都火不過1個月
最近很多人都是一邊養男人一邊養蛙,說起來一隻蛙能在吃雞和農藥這樣的遊戲中成為黑馬,殺入蘋果榜榜首也是讓人驚訝的,畢竟霸佔榜首的不是騰訊就是網易,也有段時間是B站,一款日本的休閒遊戲能夠在中國區拿到第一的排名也是讓人驚訝,而日本區的第一名竟然是《荒野行動》,這算是勢不兩立的中日遊戲市場相互滲透的結果么?
記得上上周,熱點還集中在區塊鏈養貓養狗,資本風口不斷抬高,眼看著創業熱潮又要來了,熱度超過了養男人的《戀與製作人》。而在上周養蛙就已經爆發,朋友圈裡一片曬蛙之聲,很多女性玩家認為憑藉一己之力撐起一個家,畢竟又要養男人又要養蛙,不但體會了戀愛的虐心之情,還深深的體會到了做父母的複雜糾結的牽掛之心。
有玩家總結了自己的遊戲人生,看起來很換了,但是從中不難看出,一款日本本土休閑類養蛙遊戲能從眾多國內大廠和中重度產品中脫引而出,是很少見的情況。為何一款放置類休閒遊戲會打開中國市場呢?我們採訪了很多人,希望可以從中獲得答案。
並不是每個養蛙的人都愛玩這款遊戲!
雖然這款產品很火,很多人都在玩,當然很多人都喜歡這個遊戲,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卻還是不斷的曬著自己的蛙。究其原因有以下幾種:
遊戲行業小夥伴。這個群體自然不用說,大家都在不斷研究遊戲市場,但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在採訪過程中,我就發現有很多人下載了這款遊戲,並且玩了很久,也曬了自己的蛙,但是從內心裡喜歡不喜歡,單純的為了研究日本休閒遊戲產品而已,甚至很好奇為何這款產品可以贏得中國玩家的心。這些人認為,在玩不一定愛玩。
折在不懂日語上。目前這款產品在蘋果商店裡還只有日語版,聽聞安卓渠道已經有了中文版。在採訪過程中,有很多蘋果手機用戶,下載了這款遊戲後,基本屬於盲玩的狀態,找不到其中的樂趣,於是放棄了。最近,很多遊戲網站推出了相關的攻略,幫助那些不懂日語的玩家。而這款產品的很多文章中都明確認定,養蛙之所以可以火起來,主要原因在於入門門檻低,但是對於不懂日文的小夥伴來說,門檻可不低了。
另外,很多業內人士並不看好這款產品的未來,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這款遊戲很可能火不過一個月。因為這是一款放置類休閒遊戲,玩家的溝通和交流都是通過社交媒體曬蛙形成的,遊戲類型本身不符合氪金的條件。而現今的玩家群體,雖然比較成熟,具有自己的選擇標準,可依然逃脫不了跟風之勢,但是隨著玩家的好奇心過去,這款遊戲的熱度也會消散。其實,縱觀很多獨立遊戲或者小眾遊戲,都很難逃脫這種結果。
吃雞王者太累?但最終可能玩家還是會回歸
最近,有心理學家分析養蛙的人的心理狀態,這個遊戲成功的關鍵在於,精準地運用了行為強化的概念——你永遠不知道蛙兒子什麼時候回來,是在野外跟小夥伴浪,還是跑到了陌生的城市冒險。
心理學家對小動物進行過的行為強化的實驗,可以借用實驗的邏輯預想一下此遊戲的不同設計可能出現的效果——固定間隔程序:每隔固定時間予以強化,如蛙兒子每天準時早出晚歸,玩遊戲的老父親老母親們白天收照片,晚上喂兒子。(實驗動物對行為的維持效果差)變化間隔程序:每隔不定時間予以強化,如大家都不知道蛙兒子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回。(實驗動物對行為的維持效果好)
固定比常式序:每出現一定的正確反應就給予強化,如給蛙兒子帶了某三明治,蛙兒子就主動去了某個地方。(實驗動物對行為的維持效果差)
變化比常式序:每隔不定的反應次數予以強化,如精心照料蛙兒子卻不買賬,沒怎麼管它卻去了漂亮的地方,交了意想不到的朋友。(實驗動物對行為的維持效果好)
從舉例不難看出,遊戲設計的不確定性與個人在行為強化時的特點緊密結合,牢牢地吸引用戶。與此同時,又不止是被食物牽動的實驗動物,一隻蛙的旅行和冒險,成長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增加了玩家的代入感,所以「養蛙方知父母恩」這種調侃不是沒有道理的,即便看著遊戲攻略操作,尚且會收到出人意料的明信片,更何況是充滿驚喜和意外的養娃之路呢。
以上實驗看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在採訪中,我還遇到了真正的佛系玩家,這種玩家多以家庭主婦為主,看起來很像日本的主婦經濟,我本以為她們會很習慣的為這款遊戲付費,但是很奇特,我採訪的大多數相夫教子的中國主婦並不為這款遊戲付費,她們玩這款產品的理由也很簡單,入門簡單,不會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如果消耗太多精力和時間,她們會選擇放棄這款產品,最重要的是她們並不為這款產品付費。
而年輕用戶中,很多女性用戶認為這隻蛙可以洗滌心靈,旅行、寫遊記、交朋友很有趣,而且並不佔用玩其他遊戲的時間,在每天依然會挪出固定時間吃雞或者玩農藥。
所以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這款產品並不能改變目前中國遊戲市場的格局,熱度能維持一到兩個月,他們甚至認為《戀與製作人》也只是一時的熱度,很快會被其他類型的遊戲代替。本來以為吃雞的熱度已經被壓下,但是很多人認為他們終究會回歸主流的市場產品,其他的遊戲類型只是嘗鮮或者跟風而已。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