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中國頭盔的歷史中,南北朝是以承上啟下者的身份出現的

在中國頭盔的歷史中,南北朝是以承上啟下者的身份出現的

在中國頭盔的歷史中,南北朝是以承上啟下者的身份出現的。這個時代在頭部防護方面建樹明顯,片狀札甲鐵胄繼續存在,但一體成型的鋼鐵頭盔也不再屬於新鮮事物。依據東漢「沖角付胄」發展而來的新式兜鍪大行其道,此盔一般頂帶胄脊,前後附帶沖角。在缽形盔體的左右後方,連接有皮革和札甲複合形制的頓項,下沿直垂護頸,對人體最脆弱的後腦與脖頸形成防護,是當時的標誌性頭部裝備,幾乎所有南北朝武士在考古形象中所戴的都是這種外觀獨特的頭盔。

▲南北朝武士頭盔,注意那獨特的沖角盔型

隋代頭盔蕭規曹隨,例如安徽合肥五里崗隋墓出土的鐵胄依然保持著南北朝沖角胄的樣式。但是,隋代頭盔也並不是全無發展。第一,在當時部分沖角盔頂部開始出現如同佛像菩薩髮髻造型的凸起,奠定了唐代部分兜鍪的形制,本文將之稱為「髮髻盔」。第二,在隋朝,由於和突厥接觸增多,開始出現獸首狀兜鍪,這是此前中國頭盔所沒有過的款式。

▲隋代出現的髮髻盔,沖角加髮髻形盔頂是隋盔最為明顯的識別特徵

煌煌大唐,光耀千古,在這一時期,頭盔也呈現爆髮式發展。各種獸首盔,鳳翅盔、髮髻盔美輪美奐。唐承隋制,初唐兜鍪隋代遺風明顯,唐盔第一種形制由隋代髮髻沖角盔演化而來,上半部分由數片弧形鐵組成的主盔體和代表佛像髮髻的小碗狀凸起組成,以絹布構成頓項,左右兩側加強有雙層護耳,但摒棄了額前沖角。1971年陝西禮泉鄭仁泰墓俑、1976年湖南長沙唐越州窯青瓷俑以及散落民間數量眾多的唐代武士俑中,這種盔大量出現。

▲鄭仁泰墓唐三彩武士俑,所佩戴的盔型是唐盔的代表樣式之一

▲盔體側面,可以清楚的看到絹皮複合頓項和絹制護耳

▲岳州青瓷唐武士俑頭部

第二種形制本文稱為「折返頓項盔」,這種盔由左右兩片圓護狀鐵片構成主體,由盔脊相連,頓項以皮或者數層厚絹布製作,共有折耳部分翻起、頓項全部翻起,頓項翻起下返三種小樣式。

▲奈良博物館收藏之唐代多聞天王像,所佩戴的就是折返頓項盔

▲折返項頓盔武士俑

第三種形製為「狻猊盔」,由一體成型的主盔體已經前額狻猊獸面組成,並且附帶希臘樣式的護頰,和商代饕餮紋胄非常相似。

▲洛陽獸首武士俑

第四種形制也是唐盔之中最誇張的一種,本文將其稱為「朱雀盔」,在這種盔式頂部都站立著神鳥朱雀,或展翅欲飛,或鳳尾高聳,美輪美奐。

▲朱雀盔天王像

▲另一種朱雀盔

五代盔基本沿襲唐盔形制,可能因為實戰需要,五代頭盔配飾開始簡化,折返頓項盔不再有三重摺疊,基本上全部改為折耳部分翻起,而後變成前端斜向後翻。日本大凱兜鍪上的「吹返」便是深受這種盔型影響。同時五代朱雀盔取消了完整朱雀形象,只在護頰兩邊保留鳳翅,兩種盔型經過融合,最終演變為宋明兩代所流行的鳳翅盔形象。

▲頭戴折返頓項盔的五代武士,注意折返形式對比唐代已經發生了變化

▲頭戴鳳翅盔的五代武士

中國佛教文化大興與南北朝,盛於隋、唐、五代,在這段時期里,中國兜鍪不可避免的帶有濃郁佛文化色彩,比周秦漢晉精美,比宋元明清文藝,時代特色鮮明。

常言道「讀史可以使人明智,鑒以往可以知未來」。但歷史的作用可能真的不是讓我們遇見未來這麼簡單,讀到深處的人一定明白,讀史只不過讓我們有更大的自由和能動性去創造未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在高曉松的歌詞里,我們除了體驗了一把文藝情結,更重要的是追求內心的自由與情懷。詩歌為我們締造了一個精神的烏托邦,而史哲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現實,我們不僅要活在現在,更要活在未來。跟著這些經典,遵循著歷史的足跡,一點點掀開面紗,還原真實的場景,感受時光的流逝,追逐著哲人的思想,一點點探究人類的精神世界,一天天遇到更智慧的自己。

喜歡小編的文章就關注我吧,歡迎評論或者吐槽!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