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韻文心】曹丕其人
GIF
賞析了曹丕的《燕歌行》以後,忍不住再說點什麼。人人都道他殘酷、野心博大,但我想,事情往往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
GIF
GIF
曹丕並不是曹操的長子,而是曹操的次子。但大哥曹昂英年早逝,深受父親喜愛的弟弟曹沖也早早夭折,有能力繼承王位的人就只有曹丕和弟弟曹植兩人了。
如果沒有這樣的擔子,如果哥哥和弟弟沒有早逝,或許曹丕和曹植就永遠是兩個快樂的貴族公子。在《與吳質書》中,曹丕回憶起自己的少年生活「既妙思六經,逍遙百氏,彈棋間設,終以博奕,高談娛心,哀箏順耳。弛騖北場,旅食南館,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白日既匿,繼以朗月,同乘並載,以游後園。」曹植也在《白馬篇》中借少年遊俠的形象表現了自己浪漫的理想。他們本可這樣快活逍遙下去,並且成為哥哥得力的左右手。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曹植《白馬篇》(節選)
可是真實世界中往往是沒有「如果」的。事情還是這樣發生了。曹丕和曹植兄弟兩人必須要爭奪那唯一的王位。若贏了,自己便可以實現一統天下,治理國家的夢想,家人也都可以安枕無憂,若輸了,不要說理想了,將來都不知會有怎樣的苦日子等待著自己和家人。他們兩人又是這樣的心高氣傲,都認為對方不如自己。二虎相遇,必有一戰,即便是兄弟也無例外。
後來發生了什麼大家大抵都清楚,我就不詳細說了。總之,本來深受曹操寵愛的曹植是有希望登上王位的,但由於他「任性而行,不自彫勵」,最終敗給了哥哥曹丕。
可如果你要是因此而認為草皮只是曹操不得已的選擇,那你就錯了。曹丕自小便受到父親嚴格的教導,而且也有比較強的能力,「年八歲,能屬文。有逸才,遂博貫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善騎射,好擊劍」(《三國志》)。
但在我看來,雖然,被嚴格培養,但曹丕並沒有得到父親曹操的寵愛。曾經,父親最看好的孩子是哥哥曹昂,曹昂去世後,父親又對曹沖極為寵愛。兄弟去世後,曹操還是沒有十分關心曹丕,而是把焦點放在了曹植的身上,「始者謂子建,兒中最可定大事」(《曹操集》),由此可見曹操對曹植的寵愛與期許。然而曹操卻從未給曹丕留下過什麼讚揚、表揚的話(至少我查了好幾天了也沒查到),不過他對曹植的勉勵、激勵之語倒是不少。
曹操有一篇《諸兒令》,裡面寫道:「兒雖小時見愛,而長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兒子亦不欲有所私。」意思是兒子們在小的時候自己都會寵愛他們,但長大後,就不會個個寵愛了,而只有能幹的孩子才能得到寵愛。但是我想,孩子不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嗎?每個孩子「能善」的地方都不一樣,又怎麼能因為自己的主觀判斷而決定寵愛哪個,「放棄」哪個呢?孩子怎麼能和官吏相比,說什麼「偏私」呢?不是很懂曹操是怎麼想的。在這種教育方式下成長的孩子,肯定有人缺乏父愛,肯定也有人受父親百般疼愛。被冷落的孩子羨慕、嫉妒受盡疼愛的那個孩子,從而引發兄弟之間的爭執,造成兄弟不和,這種事情倒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 不過即便如此,曹丕還是深愛著一直冷落自己的父親。父親去世後,他為紀念父親而寫下《短歌行》。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神靈倐忽,棄我遐遷。靡瞻靡恃,泣涕連連。呦呦游鹿,銜草鳴麑。翩翩飛鳥,挾子巢棲。我獨孤煢,懷此百離。憂心孔疚,莫我能知。人亦有言,憂令人老。嗟我白髮,生一何早。長吟永嘆,懷我聖考。曰仁者壽,胡不是保。
一首小詩,把父親去世後自己對父親思念的痛苦和歲月流逝、生命短暫的無奈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餘味無窮。
從曹丕的作品裡可以看出來父愛的缺失對他的影響是很大的。他的作品風格與父親非常相似,還有追逐曹操的志向。但他終究不是曹操,他的作品和曹操相比,筆力嫌弱,厚重感也少了幾分。而且因為常年被忽視,與曹植爭太子之位時,自己又總是佔下風,所以他比曹操、比曹植更加敏感多情,心思也更為細膩,常常樂極哀憐,「樂極哀情來,寥亮催肝心」(《善哉行》)。這也是他擅長寫遊子思婦詩歌的一大原因了。在詩作中也可以明顯看出來曹丕更善於代他人立言而非表達自己情感,這或許也是自卑的表現。
相反,一直深得父親寵愛的曹植在詩文中總是表現得自信滿滿、洒脫放達,而不像曹丕那樣敏感多思。儘管他後期詩文中充滿了不得志的傷悲與對骨肉相殘的憤慨,但卻始終未見自卑自貶之語。所以他的詩歌總是因「骨氣奇高」、「情兼雅怨」,被後人稱頌。
這樣一來,曹丕上位後對曹植的迫害倒也不難理解了。曹植作為一個心高氣傲、深受父親寵愛的強大對手,對於曹丕的勝利肯定是有所不滿的。曹丕對於這個曾經一直在競爭中佔據上風的人也是有所忌憚的,更別提這個人還「奪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那份父愛。曹丕對於曹植是忌憚,是怨恨、是嫉妒。現在終於,他贏得了勝利,他會給這個總與自己爭搶,總比自己優秀的弟弟以懲罰。
作為一個不受父親待見,長期隱藏在弟弟光輝之下的人,他自然知道隱忍,但所有的隱忍都是有目的的。我想,或許這些隱忍是為了生存,是為了獲得父親的關注,是為了最終給弟弟施以懲罰,是為了自己的光輝最終能超過弟弟,能追上一直敬仰的父親,能讓大家關注到他,而不是總關注自己的弟弟。
當然,他成功了。可他也為了這次勝利付出了太多。他再也無法當一個逍遙快樂的貴族公子,而是要實現父親推翻皇帝,自立為帝的野心,也要實現自己和父親一統三國的願望,還要操勞天下大事。他再也不能和弟弟曹植作兩個手足相憐的好兄弟了,而是要處處提防曹植,處處給他設限。也因此,後世人在說起他時,往往會說「就是那個逼迫曹植寫《七步詩》的人啊!」後世百姓確實記住了他,不過是以他沒想到的方式。而他自己或許也是因過度勞累,神經長期緊繃,四十歲便去世了。這樣的勝利,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好在,他的文章還一直流傳至今,他的《典論》也一直為後人稱頌,每個學文學的學生都會學到他的《燕歌行》。他也憑藉在文學方面的成就而與父親曹操、弟弟曹植一同被稱為「三曹」。他的為人,他的故事,他的心情也在零散的史料和他的作品中等待後人的發掘。
這次寫這篇文章倒也不是為了給曹丕「洗白」,而是想儘可能讓大家消除對曹丕的誤解,透過結果看到原因,通過因果間的聯繫給我們以更深的啟發。
誠然,曹丕不是一個完全無辜的人,更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殺甄宓,迫害自己的手足兄弟曹植,殺害進諫忠言的大臣鮑勛,差點殺了手足兄弟曹洪,這些也確實都是曹丕乾的,我也不想為他辯解什麼,也不想多說什麼。只是,大家要知道,對於這些歷史事件不能只看表面,還要看到原因;對於一個人也不能僅僅依靠自己對他的印象,別人講的故事,或者他生命中的一個小片段就輕易下判斷。人是複雜的,又優點當然也有缺點。怎麼能因為某些缺點就不關注他的優點了呢?
這是上周寫的文章,但是最近一直在考試複習、趕論文,所以就沒有發出來。現在考試接近尾聲,終於可以發推文啦!開心!
至於嘉慧……她最近在瘋狂複習、背詩中,大家想看她的文章的話,怕是要再等等才行了。
文:楊珂
圖片來自網路
TAG:天毓琴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