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可思議,以愚笨著稱的人,居然能功成名就

不可思議,以愚笨著稱的人,居然能功成名就

封建社會的晚清,國運飄搖,風雨如晦,內憂外患,制度不立,綱紀廢弛,一副衰敗景象。然而,在一片黑暗之中,卻出現了幾個了不起的人物,雖沒能改變社會發展的進程,卻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清朝的滅亡。其中,有一個人物世人雖對他一生業績褒貶不一,但無一不佩服其人其品。近現代史上最著名的人毛澤東,說他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蔣介石更是推崇備至,明確表示要師承於他,處處模仿照搬,視若偶像。這個人就是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的曾文正公——曾國藩。

曾國藩,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國藩出生於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坪村的一個普通耕讀家庭。他一生勤奮好學,建樹頗多。「不當聖賢,便為禽獸;心至苦,事至盛也;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便做之」;你所聽過的那些受到啟發的經典語錄都出自其口,特別是在做人處事治軍理家方面,曾國藩更是獨有心得。

01 愛民為治兵第一要義

曾國藩在籌辦湘軍時,由於看到官兵奸淫擄掠,廣大民眾深惡痛絕,因此提出"不擾民是治軍之根本",並親自編了一首《愛民歌》。毛澤東從《愛民歌》中受到啟發,建立紅軍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蔣介石在黃埔建軍時,也將《愛民歌》印發學生演唱。

02 治家以孝悌為第一要義

曾國藩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家庭成員中人人孝悌的原則。孝容易理解,就是對父母、對長輩的感恩、尊敬與贍養。悌是指兄弟之間和睦友愛,也就是同輩之間的融洽與和諧。曾國藩有段著名的評論: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傳一代就蕭條了,因為大多是紈絝子弟;商賈之家,一般可傳三代;耕讀之家,一般可興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往往可以綿延十代八代。

03 居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

曾國藩認為,做大事,最重要的是耐煩。「能耐」不如能「耐」,耐煩的人,能夠包容人事物境的紛擾,不怕煩難,不懼干擾,鍥而不捨,堅忍不拔。「耐得千事煩,收得一心清」,耐煩的人,能夠掌控自己的雜念妄想,消融煩惱,保持溫和平靜。遇到大事,危急時刻,怨天尤人不是辦法,只有靜下心來冷靜思考、慎重處理才是根本之道。不然的話,心急如焚,莽撞行事,只會使事態的發展更混亂,更控制不住局面。

04 修身以慎獨為第一要義

許多人都認為人格修鍊是空虛的東西,認為修身是虛無縹緲的東西,甚至還是迂腐的,但曾國藩一生的事業,修身才是他事業成功最重要的原因。首先是誠,為人表裡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於世。第二個是敬,敬畏,內心不存邪念,持身端莊嚴肅有威儀。第三個就是靜,心、氣、神、體都要處於安寧放鬆的狀態。第四個字是謹,不說大話、假話、空話,實實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個字是恆,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獨」,舉頭三尺有神明。

其實,曾國藩身上那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東西,遠遠不止這四個「第一要義」。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說曾國藩小時候在家裡背書,小偷在樑上聽。小偷都會背了,曾國藩還沒背下來。一直被包裝成成功學鼻祖,曾國藩真實的人生經歷卻是十分坎坷,大器晚成。他經常打敗仗,自殺未遂好幾次,到 40 歲才獲得事業轉機。一個資質平平的人,還渴求成功。曾國藩告訴我們,這不是痴心妄想。曾國藩明白,苦熬是人生不可迴避的真相。而且他選擇:我還要繼續熬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光粉碎機 的精彩文章:

三國絞肉機,這件神器,歐洲仿了近千年都不成

TAG:時光粉碎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