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繁榮底下

香港——繁榮底下

「到了香港,在飛機上和青蛙又看了一遍《重慶森林》。」(2017.10.5)

「在香港的這兩天,成功地把近半個香港的地鐵坐熟悉了。一點一點摸清楚路線的感覺還是挺新鮮的。」(2017.10.7)

以上是我在香港的所有日記。

回重慶之後看見上面寫的這兩段日記,哭笑不得強忍著把那頁紙撕掉的衝動繼續寫。

大概那兩天在香港的時候挺神智不清的。

Epitome

在去香港之前,我對其遐想一度來自於王家衛電影里霓虹閃耀色調飽滿的鏡頭,還有城市攝影師快門下燈紅酒綠,「森林」茂密的繁華。

所以我到了尖沙咀,就毫不猶豫帶了一堆照片回來。

(尖沙咀取景)

這些花花綠綠的記錄,很大程度滿足我對其遐想。

香港的街是雜的,七橫八豎的廣告牌呲出來吸引顧客的注意,實則是在分散人的思路;

香港的人是雜的,香港人,遊客,東南亞的婦女與男人各是各的,湊在一起,就是一個又一個的人頭,人只得避著身子走,低著頭才能不去讓自己眩暈。

走在路上,人會心煩意亂十分暴躁,或許有一部分是因為天氣炎熱,但少不了是因為其魚龍混雜的模樣。

(銅鑼灣)

Epitome

這似乎是一座根本靜不下來的城市。

它導致人無法思考,就如我前兩天的日記一樣凌亂無意義。

所以這個時候更覺得王家衛延時處理的鏡頭很形象,它確實只給人眼花繚亂色彩斑斕的眩暈感,與一種廉價感。

Epitome

那種廉價的蒼白感來自於燈紅酒綠的街,飽滿過度的色調,還有睜眼就看到的東南亞人。

菲佣。

路過某個天橋,很大很寬,底下傳來撕膠布的聲音。幾塊人行空地邊鋪了一地七七八八拼湊在毯子,上面坐滿了菲律賓婦女。問過才知道她們是傭人,每周星期日是唯一一的天休息,這些集市上就多出了很多「野餐」的婦女。另一邊空地攤了很多紙箱,進貨的人一箱一箱地拆,膠布一根一根地響。

在銅鑼灣窄小的街道上走 ,行人的速度會減緩很多,他們總是時刻擔心自己是否會踩到團簇地上的菲佣。

(在荃灣區坐在地上「野餐」休息的菲佣)

後來遇見菲佣登記中介,幾米寬的店門上很大的屏幕,幾秒一張地切換菲佣身份信息。

這個「保姆市場」對於沒怎麼了解過香港的我們來說,還是太過陌生與稀奇。

(菲佣市場)

Epitome

香港的街道出乎意料的臟。

之前一直存留在我印象中的繁華城市,被這些街道打破。

(隨處可見的垃圾)

Epitome

公共圖書館。

一樓是兒童圖書,一進門就遇見排了很長的隊伍,全是家長帶著四五歲大的孩子一起。穿過人群,拐進小樓梯間,二樓是成人閱讀區。

圖書館裡零零星星分布著中學生,中年人和老年人。

我們一本一本的標題開始瀏覽,大致掃了掃書目,停留了一番,就離開了。

(荃灣公共圖書館樓梯間的畫)

Epitome

街上的書攤。

END

香港的影是我幾天時間遊玩所不能微縮完全的,這些便是我僅僅幾天之中憑湊一起的略影。

這座城市到底是那麼複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縮影E 的精彩文章:

TAG:縮影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