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人工智慧的進化的問題

關於人工智慧的進化的問題

AlphaGo

前兩天在睡前看了宋鴻兵老師的鴻觀,那一期正好講的是人工智慧,內容有點複雜,但是其實宋鴻兵老師的觀點很清晰。那麼在這周的最後一天,我在家裡就給大家來簡單說一說宋鴻兵老師對於人工智慧的看法。其實我對於宋鴻兵老師的觀點還是很贊同的,哈哈。

首先,目前對於人工智慧的爭論,存在於兩個派系。一個是人工智慧會人類帶來所需的便利,另一個是人工智慧可能最終會傷害到人類。那麼這兩派的出發點有什麼不同呢?宋鴻兵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區別。

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和睦相處

首先來說一個觀點。人工智慧,說道底,是一個人類製造出來的高級「計算器」。為什麼說他是計算器呢?以前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開始設計了計算器,你輸入1+1,它給你得出來2。那麼對於現在來說,人工智慧其實就是一個高級的計算器。人類給他什麼程序,它就會去分層起計算。好比你讓機器人去分析X光片,它內部的程序會把這張X光片分層若干個層面,逐一去分期對比和運算,最後整合在一起,得出這個病人的病情是什麼。之前的阿爾法狗,對於圍棋的計算也是如此,它把對方每一步出招後的可能,都逐一進行分析,最後在龐大的分析數據之下,它計算出下一步應該怎麼去回應。很多精密的人工智慧,也是這樣使用分層法逐一去分析,在一步步的精密層面之下,最終去進行工作。這樣我們看到了一個特點:現在的人工智慧,都是人類給與它的輸入,它自己去進行計算和輸出,它並沒有自己真正的進行「思考」,也就是沒有自己的意識。它的每一步都是按照人類的程序去走。所以,樂觀派的觀點就是,人工智慧永遠不可能會有叛逆的一天,因為,所有的人工智慧都是人類的計算器,永遠不會想到那些天馬星空得想法。

人工智慧反叛

那麼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反對派的出發點在哪裡了。那就是,現在人類無法使人工智慧擁有自我意識,但是隨著以後人類科技的發展,人類總有一天可以使機器有自我意識的覺醒。讓他們可以自己輸入,自己輸出。

機器的擁有自我意識

那人類需要多久,可以使機器有自己的意識呢?我們先來看看意識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吧。人類的意識,目前分為核心意識,和延伸意識。核心意識是什麼呢?就是疼痛,冷暖等最基本的意識。在有了核心意識的基礎之上,人類才會有延伸意識,就是例如:對金錢的貪婪,對權力的慾望等等。你不可能越過核心意識,去直接擁有延伸意識。人類目前對於自己意識的研究領域,還停留在表層的範圍,人類的意識目前被認為是很多個(成千上萬個)磁力場在互相進行波動,裡面又有一系列的複雜的成份在裡面,目前人類想直觀和研究意識這個東西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類無法直接觀察到這些磁力波。如果人想打開大腦,去觀察磁場波動的原理,除非大腦還可以正常思考,人不會死亡,而這些對於現在的技術來說,都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人類對於意識的研究,還仍然停留在一個不可涉及的範圍。無數領域的專家給予意識這樣那樣的解釋,目前來看都不是正式的研究成果。所以,人類想要研究透自身的意識領域,從而去操控和創造意識,應該是不太可能的。況且,人類本身就是在意識的操控之下,又如何能反過來操控意識本身呢?我認為可能除非人類進化到下一個物種,才有這種機會吧。所以反對派的人類可以賦予機器自我意識的理論,有點像永動機的理論,可能是無法實現的。即使機器有了意識,它的自身無法感知冷暖,無法感知疼痛這種核心意識。那麼它如何可以直接跳過核心意識而去產生統治人類的延伸意識呢。

生命最初的進化

退一步來說,假如機器有了自我的意識覺醒,想要取代人類,下一個環節,就應該是人類和機器生命比拼進化速度的問題了。那麼人的大腦有240億個神經細胞,人類需要多少的能量可以驅動這麼龐大的系統呢?大概只需要25克米飯的能量。之前有科學家給計算機做實驗。讓計算機模擬人的大腦進行計算,最終消耗了多少能量呢?差不多半座城市的電力能量。所以人和計算機的進化可想而知,機器需要用大量的能源來運行自我的意識,而人類不需要,人類是自然選擇的物種,這個在40億年前就有了定論。當物種開始進化的時候,以現有物種的碳物質的生命,戰勝了以目前機器為主的硅物質的生命,受到了自然的青睞,從而進行了進化,一步步展到人類這種高級物種。碳和硅的較量,已經在40億年前畫上了句號。你也許會說,等到機器有自我意識的時候,科技已經足夠發達了,完全有可能出現新的能源維持機器的自我運作。那麼,我則相信整個地球與自然界的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沒有道理說,人類製造出來的被上天淘汰過的機器生命,會成為下一個地球物種的原理。一切都是自然安排,不可逆轉。

說了這麼多,我已經簡單的把那期的宋鴻兵老師的觀點,和自己的想法說給了大家。今天和自己的老師交流了很多,我也明白了,現在的大家,很少可以去認真的閱讀篇幅很長的文章,一些簡單直白的東西,反而可以讓大家接受。我以後也會多寫一些圖片,視頻多的文章,而不是給大家說一大堆知識道理,這篇文章是我轉型之前的最後一篇長篇大論,以後還會寫這種嗎?會寫,但是會少了很多,我會給大家一些輕鬆快樂的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