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記者眼中的武威鳩摩羅什寺
香港記者眼中的武威鳩摩羅什寺
記者在甘肅武威採訪時,汽車多次從市區的鳩摩羅什寺旁經過,雖然能明顯感覺到建築群是新建的,建築上的裝飾、漆畫都是新的,但這座坐落在「一帶一路」重鎮甘肅武威(古絲綢之路著名的古涼州)城中心的嶄新寺院著實吸引我們的目光,那種氣勢、規模,特別是所在的位置讓人充滿了崇敬與憧憬,尤其是寺名「鳩摩羅什寺」,是以曾經居住在這裡的一名異域僧人「鳩摩羅什」而命名的。以一個僧人的名字命名的寺院在中國應該是不多的,也可能是僅有的,我們決定一探究竟。
國學大師饒宗頤為鳩摩羅什寺題寫的寺名牌匾(楊韶紅攝)
當我們按預約的時間到達時,寺院方丈理方法師已在東門口等待。
他介紹,鳩摩羅什寺是目前武威最大的漢傳佛教活動場所,也是武威著名的旅遊文化景區,近年來,隨著寺院部分建築的復建和活動的開展,影響越來越大,慕名而來的專家、學者和一些探究絲綢之路文化的遊客絡繹不絕,香港各方客人每年來的也不少。
他介紹,鳩摩羅什曾在這裡居住過十七年,學習漢語並翻譯經典,為紀念他,當時的僧眾在武威修建了這座寺院。現在看到的寺院是1998年經政府批准在原址按照明朝規模、布局修復的,目前已完成部分復建工程,這其中也得到香港佛教界和知名人士的諸多幫助。
羅什法師紀念堂(楊韶紅攝)
他指著大雄寶殿上方懸掛的一塊「鳩摩羅什寺」的牌匾說:「這是我到香港專門去請饒宗頤老先生為寺院題寫的牌匾,計劃將來寺院山門修好後掛在寺院的正門。」
鳩摩羅什是東晉年間的西域佛教高僧,他曾從古代龜茲(今新疆庫車)出發,順著絲綢之路來到涼州傳播佛教,而後將佛教在中國發揚光大,成為對中國佛教最具影響力的人物,鳩摩羅什寺就是現存的見證其活動的最核心的場所。
鳩摩羅什寺籌集資金出版的《鳩摩羅什傳》(楊韶紅攝)
鳩摩羅什寺現任方丈理方法師,早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後留學於斯里蘭卡克拉尼亞大學巴利語佛學研究院,畢業後曾在香港觀宗寺任職,與香港佛教界有較多的溝通往來。
寺內專設鳩摩羅什紀念堂
我們在寺院里見到由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的「羅什法師紀念堂」的牌匾高懸在舍利塔一側的位置,迎門是鳩摩羅什塑像,紀念堂內牆壁四周繪有鳩摩羅什大師生平事迹片段的挂圖。
理方法師說:「為紀念鳩摩羅什的貢獻,專門建造設立了這座紀念堂,堂內呈設他的譯作,講述他的故事。鳩摩羅什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物,他從遙遠的西域來到這裡,學習漢語並翻譯佛經。中國佛教史上曾經譯經的人有很多位,但現在流傳的版本證明,他翻譯的佛經更加準確,特別是非常適合誦讀,讀誦起來朗朗上口,這在於他對經文本身的理解和對漢語的把握,他在這兩個方面都有精深的造詣。」
已印製一批鳩摩羅什譯作
鳩摩羅什寺籌集資金,印製了一批鳩摩羅什翻譯的經典著作,還出資出版了《鳩摩羅什傳》。理方法師表示,寺院還計划進一步整理印製鳩摩羅什翻譯的其他經卷,並在寺內設置展覽場地,供來訪人員了解和收藏之用,也作為對鳩摩羅什偉大精神的弘揚。
據介紹,鳩摩羅什寺始建於東晉年間,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寺中的鳩摩羅什舍利塔安奉著鳩摩羅什的舌舍利,該塔最近一次維修在2012年,是按照「修舊如舊」原則進行的修繕。
據武威市博物館所藏鳩摩羅什碑文、聖諭記載,鳩摩羅什寺在明代時最為輝煌,有大雄寶殿及羅什法師紀念堂,故現在寺院的大雄寶殿與羅什法師紀念堂是遵照明式建築風格而建造的,在規模上可能有所擴大。
根據規劃,新復建的鳩摩羅什寺將佔地139.2畝,主體建築有羅什寺塔、大雄寶殿、觀音殿、大經堂、羅什法師紀念堂、鳩摩羅什圖書館、佛教文物展室、羅什書院、鳩摩羅什文化藝術中心、客堂、雲水堂等,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漢傳佛教活動中心。
TAG:武威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