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古人用藥有多靈活?看看這些就知道了

古人用藥有多靈活?看看這些就知道了

自古以來,中藥與中醫的關係就密不可分,了解中藥的治病功效,研製出更好療效的中藥方是中醫的責任與樂趣,一個優秀的中醫,不是局限與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能夠做到靈活用藥,所以下面我們來看看古代的名醫與中藥的哪些有趣的故事吧。



李時珍用藥趣談




有一天,明朝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先後為兩個病情相同的病人開方,待病人走後,他的學生不解地問老師:「剛才兩個人都是發燒怕冷,為什麼你對那個老人用藥輕,而對那個小孩用藥量反而重呢?」




 李時珍笑了笑說:「那個老人已是風燭殘年,他反覆說自己病重難好,回去後必定會多喝葯汁,藥量輕些反倒合適,而那小孩年幼無知,剛才看他煩躁啼哭,等到大人喂葯時想必哭哭鬧鬧、撒撒潑潑,能喂進多少呢?所以藥量自然要大些。俗話說:「十個病人十個樣』,可不能一樣對待啊!」




成人藥量大、小兒藥量小,這是常理,反其道而行之,是一件趣事,但經過李時珍解釋卻趣得合理,這對那些紙上談兵,不懂權變的醫生倒有些啟迪作用。





唐伯虎開藥方




有一日,明代大才子唐伯虎應邀到祝家飲酒,聞後院小兒哭聲不絕,唐伯虎驚問主人祝允明:「賢侄為何如此啼哭!」




祝允明不由一聲長嘆:「唉!實不相瞞,三天前,小兒腹脹如鼓,小便不利,連請幾位郎中治療均未見好轉。」唐伯虎略一沉吟,說:「不妨,待我試試」。說罷,取過筆墨紙硯,立刻開了一張藥方。他叮囑:「速將此物選三個大的,用同一個臼共同搗碎,然後敷於患者臍部,不幾天就會好的」。祝允明接過藥方,只見上面題著一首詩謎:「尖頂寶塔五六層,和尚出門慢步行。一把圓扇半遮面,聽見人來就關門。」




祝允明看了微微一笑,提筆在詩的下角註上兩個字:田螺,叫家人按方抓藥,遵照唐伯虎的囑咐醫治,果然,不到二天,小兒便飲食如常,康復如初了。原來唐伯虎開的藥方是田螺。




田螺亦稱黃螺。它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經歷代醫藥學家證明,可以治療小兒鼓脹病、痔瘡、小便不暢等多種疾病。





扁鵲與牛黃




牛黃,是一味名貴的中藥。相傳,牛黃是我國古代醫學家扁鵲在無意中發現的。



一天,扁鵲正在桌上整理煅制好的金礞石。此時,鄰居陽寶殺了一頭病牛,發現牛膽囊中有些像石頭洋的東西,不知是阿物,於是提著膽囊來向扁鵲請教。扁鵲剖開膽囊取出兩枚「石頭」放在桌上、仔細地琢磨。回家不久的陽寶又驚叫著跑來說其父親一口氣上不來,在炕上抽搐不停。




扁鵲急忙去陽寶家,只見陽寶的老父親雙眼上翻,喉中嚕嚕有聲。扁鵲看罷,立即吩咐陽寶快到桌上把金礞石拿來研成末,給陽寶父親灌下。須臾,陽寶的父親就止住抽搐,氣息也平靜了。




扁鵲回家時卻發現桌上的兩枚牛「「石頭」不見了。細尋之下,原來陽寶在慌亂中錯把牛黃當金礞石拿去了。扁鵲思忖:「難道這種石頭真的有豁痰定驚的功效?」遂於次日,有意用其配藥,給陽寶的父親送去服之。不日,病奇蹟般的好了。




扁鵲就將這種黃牛膽內的深黃色之物命名為「牛黃」。 從此,名貴而奇效的中藥「牛黃」便誕生了。







<END>



轉載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由中國中藥雜誌微信(CJCMMYC)平台編校發布,請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公眾號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及微信號。


繼續給大家推薦《

2018年本草綱目養生枱曆

》,點擊

閱讀原文

可直接購買




本枱曆收錄了《本草綱目》金陵版中的常用中草藥365種,詳細介紹了每種葯的釋名、氣味、主治、食療葯膳等內容,每種中草藥都配有逼真細緻的彩色照片以及主要識別特徵的局部放大圖,充分展現中草藥的風貌。枱曆是一本集識葯、採藥、用藥為一體的實用《本草綱目》學習手冊,內容通俗,圖文並茂,實用性和普及性極強,讓廣大讀者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非常適合廣大家庭、中醫藥院校師生、臨床醫師、科研人員在學習、識別、採收、應用名貴中草藥時閱讀和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中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