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敷面膜化身「小仙女」前,這些你一定要了解清楚!

敷面膜化身「小仙女」前,這些你一定要了解清楚!

GIF

入冬了

這天氣一冷

皮膚也變得特乾燥有木有!

這時候,面膜就成了

各位小仙女們

居家過日子「必需品」

不過,挑選和使用面膜有學問

敷面膜前

你一定要了解清楚!

GIF

GIF

敷面膜有哪些誤區?

誤區一

面膜可以天天敷

不建議每天都做面膜,這屬於過度護理行為。過度面膜會使皮膚補水過度、角質層油分丟失,角質細胞間的連接鬆散,變為敏感受損肌膚。面膜補水的效果是不錯,但補水過度同樣有害。

一般面膜的正常使用頻率在一周2次左右。如果你是需要對某種效果的加強,例如美白,可以在第一周連敷7天面膜,然後從第二周起,再每周敷2~3次即可。

誤區二

敷的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超過了面膜應敷的時間,此時的面膜就會倒吸你面部的水分,不但之前的功夫白費,還會令膚質變得更糟。

大多數面膜敷15~20分鐘就可以了,但還是要以面膜本身的說明時間為準,使用前一定要仔細確定。

誤區三

盲目使用撕拉麵膜

為了更好的解決肌黑頭和油膩問題,很多人愛上了撕拉麵膜。儘管能快速的帶來效果,但如果使用次數過多或方法不當,會導致毛孔逐漸粗大、皮膚過敏,嚴重的甚至會令肌膚慢慢鬆弛、提前老化。所以一定要謹慎使用。

誤區四

敷面膜後從不洗臉

有些面膜屬於精華性質的,確實不用洗臉。但是有些面膜則必須清潔掉,比如水洗面膜,某些含有果酸的功效面膜,或者睡眠面膜。

水洗面膜可能會含有一些氧化鋅等白色顆粒劑,清潔不徹底會影響後續面霜的吸收,而不是堵塞毛孔。含有果酸成分的若是不洗掉,導致停留在皮膚時間過長,會造成皮膚剝脫的深度增加,刺激加重,增加敏感肌膚產生的幾率。睡眠面膜多在皮膚上形成一層透明軟膠樣膜,清潔不徹底也是影響後續面霜吸收和作用。

因此無紡布的精華面膜可以不洗臉, 其他的建議還是洗洗吧。

GIF

如何挑選面膜?

如何挑選靠譜面膜也是一門功課,照著「三看四不選」的原則來,為安全選購保駕護航。

「三看」原則

看品名

包裝的風格可以千變萬化,但能夠寫在化妝品包裝上的字卻是必須遵循規章制度的。如果你看到生產廠家是一個不知名的小廠,但品名上卻有一大堆「違禁詞語」,那麼這款產品肯定沒有通過國家備案,購買時請謹慎。

看產品介紹

產品介紹中表示絕對的功效性介紹都是不允許出現的,比如「使用後立即白亮、除皺效果最好、淡斑最快」等等,再好的護膚品也只能循序漸進的保養皮膚。所以大家看到這種介紹的時候一定不要衝動,因為一是備案時這種介紹一定不會通過,但廠家拿出來賣就說明一定沒通過備案;二是如果這個產品真有立即白,馬上嫩的效果那很有可能就是添加了激素類違禁成分。

看渠道

大家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化妝品,包括大型百貨的品牌專櫃及品牌官網網站,記得索取並保留相關單據。而海代、跨境電商等渠道則要慎之又慎。

看膚質

乾性肌膚:乾性肌膚的特點就是特別乾燥,所以應選滋潤度較高的膏霜狀面膜,可大量給肌膚補充水分,減少乾燥,泥漿類面膜應少用。

敏感肌膚:敏感肌膚比較脆弱,應選擇貼膜類面膜,敷的時間不宜過長,10分鐘即可。

油性肌膚:油性肌膚油脂分泌過多,可以選擇泥漿類、軟膜粉類面膜,可幫助去除油脂,並深層清潔肌膚,也可以選擇清爽型的睡眠面膜。

中性肌膚:中性肌膚因為底子好,對面膜也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挑選質量好的面膜即可。

「四不選」原則

1.不選有顏色的面膜

很多睡眠面膜都是帶有顏色的,有藍色、橙色、青綠色等。這些顏色雖然看著令人心情愉悅,但它們是用色素調出來的。只是為了著色和製造不同的宣傳賣點,沒有任何護理作用。

2.不選添加香精的面膜

如果您的皮膚屬於敏感皮膚,選購時更要注意查看產品包裝上的成分標示,含香精的產品在成分標示中可見。

3.不選質地格外粘稠的產品

這種產品可能添加了增稠劑。

4.不選殘留水分多的面貼膜

一款優質的面貼膜,不光對配方的安全性、有效性提出更高要求,還要求所用的面貼膜材質的吸水性、鎖水性、透氣性都要好,而且輕薄、柔軟、服貼,能夠完美地敷於臉部,質地輕盈,敷臉時面部不會有任何負擔、不適地感覺,敷著就像沒敷一樣。而且絕對不會出現精華液滿地灑的現象,其所含的精華液也不會像水一樣稀薄。

另外還要慎用含水楊酸、果酸成分的面膜

這類產品不建議每天使用,也不可以經常使用。特別是敏感肌膚,因其強酸性更易導致皮膚過敏,角質層變薄,甚至引發接觸性皮炎。

文/綜合整理新聞晨報、人民網健康、新華網、科普中國

圖/來源於網路

新媒體編輯:許芳琴

統籌策劃:劉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醫藥報 的精彩文章:

冬季高發!腦血栓發病前的6個信號,注意警惕!

TAG:中國醫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