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連以身作則都做不到,憑什麼要求孩子一定優秀?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那麼優秀?而我家孩子卻不行?
課外班不知道給孩子報了多少,怎麼一點進步都沒有?
哎,我家孩子這智商,不知道遺傳了誰?我和孩子他爸都不笨啊?
真實感言
你們說說,孩子不優秀到底是誰的原因?孩子有錯嗎?
如果我們換位思考一下,當孩子們在辛苦學習,上父母強制性給報的課外班時,父母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當孩子面對一門又一門不感興趣的課外班時,孩子的心情又是怎樣的,父母知道嗎?
作為父母這一方,我們真正做到了好父母的標準嗎?孩子在學習,需要安靜的學習環境,可父母卻約了三五好友在家裡開Party、打麻將。試想,孩子從小面對這樣的父母,孩子的心裡又會怎樣想呢?很多父母時常幻想,要自己家的孩子有多麼優秀,可父母卻真正做到榜樣了嗎?
我閨蜜的教育方式,堪稱中國十大清閑辣媽之一。
昨天,和閨蜜吃飯聊天。聊到孩子的事情時,閨蜜一臉輕鬆自在的樣子。
她說:我家孩子每天放學回到家我就讓他回屋學習,每周日課外班從早上到晚。
我說:那你家孩子一定學習很好吧?
朋友說:好什麼呀?每天給他花了那麼多錢,卻不見進步。
我問:課外班孩子都喜歡嗎?
朋友答:課外班就是要從小讓他比別的孩子先進步,不想學也得學。
我問:那你們平時會帶孩子出去玩耍嗎?
朋友卻答:我一天天忙得要死,每天去美容院弄臉,和朋友談事,哪有時間管他呀?花那麼多錢,有老師教就行了,哪輪得到父母啊?作為父母,我們在金錢上供就可以了,其餘都交給老師。
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擺在我們眼前。父母首先沒有做到良好榜樣,卻要求孩子樣樣做得好。要知道,對於孩子不感興趣的課外班對孩子來說是有多麼痛苦。
現實問題
說到這兒,相必應該說出了很多孩子的心聲吧!
前段時間做了一個調查,給孩子報課外班的話題。絕大多數父母認為,課外班就是要培養孩子的業餘興趣,首先看孩子真正想學什麼,而不是給孩子增加業餘的額外負擔。
還有一種家長,去年熱播的《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與凌玲兩位母親的教育觀念,我們更贊同哪一方呢?
在劇中,陳俊生拿著幾個紅蘋果幫孩子練習數學題,孩子犯了難,搬出了救兵羅子君,羅子君過來後根本不屑於他這種教育,說「一年級的孩子學那麼複雜做什麼,會數123就行了」,並且隨手拿走了一個做題用的蘋果,在她看來蘋果作為水果的作用遠大於作為教具。
畫面一轉,凌玲指導孩子做作業,指出重點,難點,需要練習的什麼,並且給孩子增加很多的學習任務,她的人生價值觀就是我們一定要通過各種各樣的努力辛苦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去競爭,由於婚姻失敗,她的人生也只能如此獨立。這種觀點在佳清的作業里表現的淋漓盡致。
兩種教育方式,哪種更被贊同?
如此看來,我們首先說說羅子君的教育,是典型的放養式教育,孩子的衣食住行全託付給保姆,自己每天輕輕鬆鬆。再說說凌玲的嚴格式教育,她給孩子灌輸的教育卻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觀念。
劇中,兩位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平兒的放養式教育讓孩子的童年充滿了歡樂;佳清的嚴格式教育讓孩子從小過度成熟,可在劇中佳清幾乎沒露出過笑臉。
怎麼辦
或許,這樣的孩子就是按很多家長的評價標準來培養,他的未來也可能會很優秀,很成功。但從小就被拉進了這個殘酷的社會,被迫接受了這個社會冷血的洗禮。怕只怕這個腦中時時刻刻印著好日子的孩子,長大後是否會成為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呢?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任由我們在上面塗抹勾畫。最終畫成什麼樣,就取決於孩子今後是什麼樣。簡言之,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看到自己也就看到了孩子的未來。想要自己的孩子更加優秀,首先就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中的一點一滴做起。一個好榜樣,才能成就孩子更美好的未來,才會讓孩子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更加優秀。
TAG:兒童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