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濂:《平復帖》的收藏流轉
[ 本文共計1624字 · 建議閱讀時間 3分鐘 ]
文 | 陳振濂
前日為拍賣的精品宋克《急就章》撰一研究文章。本來諸事繁忙,未必有時間寫稿,但一想章草史是我數十年學術生涯的研究盲點,有機會循此作一番思考,亦是美事。遂費三日功,草成《宋克[急就章]與章草史》,列舉從秦漢竹木簡牘章草如居延漢簡與東漢永元五年簡、三國吳皇象文武帖、西晉索靖《月儀帖》尤其是《出師頌》以下,歷唐宋尤其是元鄧文原《急就章》、康里巙巙《李白古風卷》、楊維楨《張氏通波阡表》到明宋克再到清代沈曾植,理出了一個章草史脈絡,又提出清末民國在平津地區有一個章草學派,如陳寶琛、鄭孝胥、余紹宋、姚茫父、梁啟超、羅振玉、周肇祥、林志鈞、卓君庸等,即是其中的中堅人物。如果再加上于右任、王世鏜、劉延濤、胡公石這活躍在上海南京的「標準草書」群體,民國時期的章草學術圈,南北呼應,其實本來是相當有聲有色的。
但這樣一個縱橫無不如意又不太受關注的章草世界,其源頭卻必須首推到西晉陸機的《平復帖》。迄今為止被推為「流傳最早的存世墨跡」,決定了《平復帖》在中國書法史中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地位。
陸機像
《平復帖》的作者陸機,是西晉著名的文學家,與弟陸雲齊名稱「二陸」。為吳郡吳縣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其祖陸遜、陸抗皆為三國名將。陸機文名之盛,遠勝於書名。尤其是《文賦》傳頌一時。唐有《陸柬之書陸機文賦》墨跡傳世,那是他的「文名」所致;而《平復帖》則標示著他的「書名」。
《平復帖》 的收藏流轉次第如下:唐代收藏有殷浩印,這是第一個記載。有宋 「宣和」、「政和」、雙龍璽印,知入宋內府。米芾《畫史》雲《平復帖》為晉賢十四帖之一,曾與謝安《慰問帖》同軸,殷浩印即鈐於其上。米芾所知,此帖先入王溥家,又入駙馬都尉李瑋家。至宋徽宗得此帖大喜,泥金在前隔水黃絹上題籤「晉陸機平復帖」瘦金書籤。
隋展子虔《游春圖》
元代流傳未詳,但據說有四段元代張斯立以下諸跋,後被清朝藏家割下另賣。明代萬曆間為韓世能得之,又入張丑秘篋,名家之跋甚多。清代自吳其貞以下遞藏,再被征入內宮,經成親王之手,王爺據此帖乃以「詒晉齋」銘其居。同治間歸恭親王,最後民國初為「舊皇孫」溥心畬藏品。溥心畬曾因賣唐代韓干《照夜白圖》於國外,藝林眾說紛紜,輿情大嘩,轟動一時。
為怕《平復帖》再流失國外,張伯駒下決心急求購賣此帖。傅心畬開價二十萬元;張伯駒先托好友張大千致意,想以六萬大洋買下。溥婉拒。不久溥心畬因母病故急需用錢,遂經著名藏書家、曾任民國教育總長的傅增湘撮合,張伯駒終以四萬大洋購得《平復帖》。1956年,張伯駒將晉陸機《平復帖》、隋展子虔《游春圖》等八件極品書畫無償捐獻故宮,成就了中國近代文物收藏史上最偉大也最悲壯的一幕。
陸機《平復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1995年春節前,北京琉璃廠舊貨市場,偶爾出現了一個紫檀木盒。盒上刻「西晉陸機平復帖」、「詒晉齋」字樣。文物大家王世襄聞訊趕去,認定此為成親王遺物,遂出價攜回。但置入《平復帖》,略嫌偏大,查諸文獻如《墨緣匯觀》,方知原卷有一宋代緙絲包首襯墊。故盒偏大。卷、盒一體,珠聯璧合,在中國古代近代收藏史上也堪稱是機緣巧合,是一段繞不開的佳話。
《平復帖》的來歷和流傳有緒在今天收藏界而言,是常識。《平復帖》與溥心畬、張大千、傅增湘尤其是為之痴迷甘願典當家產乃至妻兒首飾珠寶的張伯駒的愛國故事,更是膾炙人口的藝林掌故。
張伯駒在《平復帖》上的題跋
《平復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除了「傳世墨跡第一」值得驕傲之外;比起對它文辭的細密考證而言,對它在書法上的解讀,似乎遠遠沒有到位。這頗有點像作者西晉陸機一樣,是文名重於書名——文物考證重於藝術解讀,比如關於章草,在漢代武威漢簡中已有如此挑剔跌宕提按頓挫的筆畫,怎麼到西晉《平復帖》反而收縮內斂不尚外露?
又比如在漢簡到皇象索靖等,結構字形已是鬆緊得法張弛有度,舒展與緊密交替,十分清新而富於表現力,到了西晉《平復帖》怎麼又回到篤實平拙不見絲毫悲喜而形於色?再比如漢簡的解散篆法有隸草撇捺之勢,怎麼到西晉《平復帖》又開始首尾平推少見回逆縱之跡?這其中與當時的制筆形制有什麼關係?又從竹木簡的潤滑到早期製紙的糙礪質實,工具、材料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
——這一連串的書法追問,或許能為我們打開一個關於藝術美的世界。
出品人 · 施晗 | 主編 · 柴天鱗
責編 · 李沅圃 聶海燕|美編 · 苗雨
TAG:走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