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與周總理晚年互評互念,一半是敬佩,一半是嘆息
文史
01-24
張學良晚年說自己最大的弱點是一輩子未嘗有過「上司」,老帥張作霖是他的父親不算上司,而蔣介石不順他的意就被他抓起來了(指西安事變)。給張學良寫回憶錄的唐德剛先生深切感受到張學良十分「難纏」,說他既是「富二代」又是「官二代」,所以自以為是,個性很強。這樣一個人,自然是平生對什麼人都很不服氣、很瞧不上眼的,即便是張作霖與蔣介石也不例外——他說父親是「有雄才無大略」,說蔣介石是「有大略無雄才」。
但有一個人,卻讓張學良每每提起都要豎起大拇指,這個人就是我們熟悉的周總理。張學良晚年在接收採訪時親口說:「周恩來這個人我最佩服,這個人可是厲害。」他還說:「我想共產黨的成功和他關係很大。」
而周總理對張學良評價也很高,他臨終前還對張學良念念不忘,關心他在台灣過得怎麼樣。總理彌留之際對身邊的羅青長說:「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挽救了國家和民族,我們不要忘記對人民做過有益的事情的老朋友。」
1936年4月9日,西安事變前夕,周總理與張學良在東北軍控制下的延安進行了一次歷史性的會談。經過徹夜長談,周、張二人達成一致:不再反蔣,連蔣抗日,約定共同保衛中國。也就是這次談話,二人均給對方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說起周總理,張學良在嘆服之餘,還表達出了惋惜之情。他說:「我聽說他最後是屈折而死。」對面的採訪者說了一個「是」字。然後只見90高齡的張學良低頭嘆息,面有不忍之色。對於這一幕,筆者不甚理解,不知各位讀者又有怎樣的解讀呢?如有意會,不妨指教一二。
※日本與朝鮮的國名都是中國皇帝賜予批准的,其中的故事太解氣了!
TAG:小白兔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