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觀劇隨感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觀劇隨感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作為一部人物與情節獨立性很強的續篇,從其核心人物的特徵和故事的主要矛盾上看,長林王府的命途既是琅琊榜1的後傳,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被視為琅琊榜1中赤焰軍的前傳鏡像與縮影。而作為觀看過榜1的忠實觀眾以及梅長蘇(演員胡歌)的粉絲,我覺得,從目前已播放的劇集進度來看,風起長林不僅沒有落入許多人憂慮的狗尾續貂的續集陷阱,反而帶給我許多驚喜,真心希望這樣的好劇不僅有好的口碑,也可以有更多的人願意觀賞。在此僅簡單記錄一點我個人觀劇的感想,想到啥就寫啥,可能分開寫幾次。如果能引起他人觀劇的興趣,那是再好不過了。

驚喜1:正反派主角的成長脈絡與性格塑造更為完整

琅琊榜1中,儘管梅長蘇實際上是遭遇劫難後的林殊,他與林殊本是一體,但故事的絕大多數時候,觀眾所看到並關心的都是梅長蘇。觀眾們僅得從偶爾的畫面閃回,以及梅長蘇、靖王、蒙摯、郡主等人口中,零星地了解當年那個飛揚跳脫的林殊。涅槃重生後與舊時林殊幾乎截然相反的梅長蘇才是整部劇最為中心的人物。為了讓「靖王難以發現梅長蘇是林殊」這一關鍵情節設置更有說服力,榜1絕大多數時候竭力展現的是梅長蘇在靖王面前不同於林殊的諸多特質——病弱、隱忍、善於陰詭權謀,林殊原本的活潑靈動、忠義善良、家國情懷,則是在他卸下偽裝時才零星出現。胡歌出色地演繹了梅長蘇與林殊的一體兩面,尤其是梅長蘇為復仇而不得不背離林殊本性所產生的自我厭惡與掙扎,以及最後堅持初心的渴望。可以說,觀眾對未曾謀面的林殊的感情,其實從對梅長蘇的感情中衍生出來的。

榜1中的反派,僅譽王和謝玉兩人的行為動機稍微有些情節上的交代,前者知曉身世秘密後絕望叛變,後者則對長公主用情至深而不擇手段。儘管著墨不多,但譽王被俘後對皇帝那番的譏諷與自嘲,以及謝玉被捕前與長公主的剖白,也足以觸動觀眾。除此之外,不論是太子、般若、夏江還是皇帝,均是從一開始就作為梅長蘇復仇棋子和對手的身份出現(皇帝雖然最後在與梅長蘇對峙時,表達了其「高處不勝寒」的動機與些許悔意,但作為故事的主要反派,這種交代還是太過單薄)。因此,磅1中的反派自始至終都是作為主角對立面的「靶子」,反派之惡在觀眾看來也顯得簡單直白,反派人物本身並沒有獨立、真實、飽滿的存在感。

風起長林則為觀眾呈現了一個較為完整的蕭平旌成長脈絡。平旌的初期可以被看作是另一個少年林殊,被心思縝密如梅長蘇的兄長平章和父王所包容呵護。大同府查案、瘟疫危機以及被重華陷害入獄等事件使蕭平旌的心智得以成長;最敬愛最依賴的兄長為救自己與家國早逝,則是蕭平旌從跳脫少年到將門支柱的第一次大轉折;而平旌繼承父兄的長林衣缽立下不世之功後,父親卻因朝廷猜忌苦悶而因病離世,則成為平旌從長林軍統帥到卸下權位隱於江湖的第二次轉折。隨著後續劇情的發展,相信蕭平旌的性格與行為的演變也會一直連貫完整地呈現於觀眾面前。值得注意的是,平章離世後,王爺和蒙淺雪分別開導過平旌,讓其不要成為第二個蕭平章(平章與梅長蘇較為相似),而從平旌後來在朝堂對峙上的不畏直言、據理力爭,以及他與策兒、長嫂相處時的孩子氣,也可以看出編劇想塑造的蕭平旌,並不是「少年林殊+梅長蘇」的簡單組合和重複,而是一個基於自身性格不斷成長的新主角蕭平旌。劉昊然總體上將蕭平旌人物成長的演繹得自然流暢,且漸入佳境。大破大渝皇屬軍歸來後,蕭平旌與父王相見那一幕,情緒從壓抑到釋放的過程尤其令人動容(沒錯老阿姨我就是來賣昊然弟弟以及老王爺孫淳的安利的)。

(以上截圖轉自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的官博)

與蕭平旌類似,風起長林中的反派,不論是由弱勢好人不斷黑化的主要反派蕭元啟、還是因幼年境遇而性格扭曲的支線反派濮陽纓, 這兩個人物的形象無疑比榜1中的反派們來得更飽滿和複雜,不再是靶子式的反派,身上善惡的界限更為模糊,心理和行為的轉變也更為觀眾所理解甚至同情。而另一個主要反派首輔荀白水,相較於榜1中的夏江和皇帝,其基於權力制衡以及護佑本家少帝的動機所實施的打壓活動也更為合理。而且,編劇還在多處為反派荀白水加分,如他在處理京城瘟疫危機時,主動與長林王府的合作,展現出 首輔應由的擔當與智慧;又如荀白水分別在濮陽纓和皇后面前強調,他針對長林王府的打壓活動旨在制衡,而不在於拔除,也顯示出政治鬥爭中的應有的分寸感。

TB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徘徊的騎牆人 的精彩文章:

TAG:徘徊的騎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