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時「靠右走」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誰發明了這個規則?
走路在我們看來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只要學會就好了。不過古人的走路那可是有禮儀規定的。他們要學兩次走路,首先就是向我們這樣很普通的走路,其次是在一定的年紀以後要去學慣用相關的禮儀去走路。
他們走路也是有要求的,後來甚至形成了多個不一樣的規定。比較早的一種走路方法是男生走左邊,而女生則被要求走右邊。因為在那個時候,男女生是不被允許兩個人同行的,所以便產生了這樣的規定。
這樣一來路中間就是空的了,那麼也就可以車輛通行。這種規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有影響的。在女孩子出嫁的時候,她們往往要往左邊走出家門,並且是站在母親的左邊,這種習慣延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這種習慣在某些時期還一度被強制性的去適應,統治者們甚至將它記錄到自己領導下的禮法之中。在唐代的時候,馬周又提出了不一樣的方法,他認為人都應該向右走,這也就跟我們如今的情況差不多是一樣的了。
根據史書中的記載,據說他是個沒有官職的人,而他就以自己普通的身份給皇帝寫了一封信。提出來很多關於建立穩定國家的方法。在這些方法之中也有關於「走路」這件事情的。他建議統治者用擊鼓的方法來提醒人們出入城門的方式。
人們出入城門應該往兩邊走,進城的從左邊有,出城的從右邊走。其實這也就是說出入都靠「右邊走」的意思,因為人們走時都是從自己的右邊走的。這種方式時間很長了以後就會給人們造成很多影響。
比如說中國人在迎接賓客時的禮法,迎接客人時在左邊,而將客人送走時則是在右邊。不過古人一直以來比較熟悉的辦法還是靠左走,唐時這種規則更多的被運用在出入城門上。在宋時有了不一樣的變化。
在宋時這種靠左走的方法更加的適用,比如說在有本典籍中記載如果和比自己年長的人一起走路的話應該讓年齡比較大的那個人走右邊,年紀比較小的走左邊。這樣一來可以保護那個年長之人,讓他更安全。並且也符合左邊尊貴,右邊低微這樣的原則。
TAG:歷史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