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中他火燒連營、石亭御魏替東吳立下累累戰功,為何最後卻因孫權含恨而終?

三國中他火燒連營、石亭御魏替東吳立下累累戰功,為何最後卻因孫權含恨而終?

三國時代,戰火紛爭,英雄輩出,他身為後起之秀卻只用一計讓劉備大傷元氣。說到陸遜呢,他為東吳立下汗馬功勞,出謀劃策,最終卻憂傷過度,含恨而終。

陸遜,本名陸議,字伯言,漢族,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孫吳四英傑」之一,世代都是江東有名的大族。

為什麼說陸遜是因為孫權才憂傷過度,含恨而終呢?請繼續往下看:

21歲的時候,陸遜進入孫權幕府,成為孫權統治集團的幕僚。陸遜能夠進入孫權統治中心,成為帶兵的將領,還要得益於呂蒙的推薦。如果沒有呂蒙的推薦,陸遜可能還無法納入孫權的視線。「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很多人都應該聽過。孫權也確實是一個牛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了陸遜之後,便放開手腳,讓陸遜大幹。陸遜主要打了兩場打仗,一場是火燒連營。關羽死後,劉備決議攻打孫權,陸遜奉命迎擊,運用火攻,將劉備打個打敗。第二場是,陸遜在石亭據曹,大挫曹兵,鞏固了吳國的地位。

公元244年正月,孫權在前任丞相顧雍死後,任命陸遜為丞相,從此出將入相。雖然陸遜很英明,但是他不該捲入孫權兩子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的鬥爭中,陸遜站在太子一邊。孫權聽信讒言,遂有廢黜太子之意。陸遜屢次上疏陳述嫡庶之分,他說:「太子為皇位正統繼承人,地位應穩如磐石,魯王為藩臣,應當在榮寵賜賞和地位上與太子有所差別,這樣他們各得其所,上下才能得到安寧。為臣謹向陛下叩首流血,陳述己見。」他還要求到建業當面申述自己的意見,因而得罪了孫權。太子太傅吾粲、太常顧譚也多次上疏辨嫡庶之義,反對廢嫡立庶。但是,孫權既不許陸遜還都,又以親附太子的罪名處陸遜外甥顧譚、顧承、姚信等流徙。太傅吾粲因幾次與陸遜通信,竟被下獄處死。而且孫權還多次派使者去責罵陸遜,陸遜憂傷過度,於赤烏八年二月含恨而亡,終年六十三歲。

陸遜可謂是東吳繼周瑜、魯肅、呂蒙之後的又一個聲望頗高、功績卓著的將領。他智勇兼備,武能安邦,文能治國。孫權把他比做成湯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但是身為重臣卻卷進了立嗣之爭,身處高位卻想左右君主立嗣之意,實乃犯了君臣大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拉古通 的精彩文章:

郭嘉的十勝十敗論!奈何最後天妒英才

TAG:博拉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