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黃帝,人文初祖
歷史時代分為史前傳說時代,半信使時代和信使時代。中國的信史時代則是從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正式開始。
根據世界通用規則,文明的標誌是文字、城市和冶煉。在遠古時期,石器只是文化的標誌,而青銅才是文明的標誌。根據出土的殷商時期的甲骨文、殷都、青銅器,可以判定中國至少在商朝就已正式進入了半信史時代,開啟了人類文明。雖說五千年是中國文明史,可中國文明史一定不止五千年。
五帝時期正處於史前傳說時代,雖說考古界有了重大發現,有大量證據將中國文明史的開端推向了堯舜時期,但畢竟缺少最後的一錘定音。
司馬遷《史記》關於五帝記載的文字少之又少,而且多有傳說,甚至加入了神話。但這絲毫不影響《史記》的歷史價值,反而給了我們更多的想像空間,讓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去遙想祖先們的工作和生活。
關於黃帝,其一生的歷史功績,太史公進行了概括,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武功卓著。完成了統一大業,確立了華夏版圖。據《史記》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意思就是,在那個時候,神農氏的後代開始沒落,諸侯之間你爭我斗,甚至貴族們都過不安好,更不說一般民眾。這裡的「百姓」,不是現在的意思,而是指貴族,因為那時候只有貴族才有姓。神農氏沒法擺平諸侯間的紛爭,於是黃帝挺身而出,出面擺平。接著黃帝「與炎帝戰於阪(bǎn)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又聯合炎帝「與蚩尤戰於涿(zhuō)鹿之野,遂禽殺蚩尤。」於是乎,「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我們可以感受到黃帝殫精竭慮、夙興夜寐的生活狀態,因為他深深明白「槍杆子里出政權」,但當老大決不能只靠槍杆子。除了武功,還得有文治。
二是文德兼修。樹立了初祖形象,奠定了文明根基。黃帝時期,史料記載的大仗主要有兩次,就是上文說到的炎黃之間的阪泉之戰和蚩尤之間的涿鹿之戰(看清楚不是逐鹿之戰哈)。在開戰前黃帝做了幾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一:「修德振兵」。德在兵前,德行天下。為什麼炎帝無法最終得天下?因為「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可見我們的祖先早在那個時候就懂得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說到這裡,我想到了論語里的「子貢問政」。「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可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是治理國家的根本大計。
第二:「治五氣,藝五種。」古代把五行和四時相對應。春為木,夏為火,季夏(陰曆六月)為土,秋為金,冬為水。「治五氣」,說白了就是搞氣象研究,這對於農業社會意非尋常,只有根據氣象變化才能「藝五種」。「藝」是種植的意思。「五種」,指的是黍(小米)、稷(jì)(黃米)、稻(水稻)、麥(麥子)、菽(shū)(豆類)等穀物。「民以食為先」,孔子在「子貢問政」中也將老百姓的吃飯問題擺在了重要位置。黃帝還「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讓老百姓不僅吃得飽,還過的好,還生的有素質,活的有尊嚴。
第三件:「撫萬民,度四方。」就是安撫四方百姓,丈量四方土地。人民群眾是國家最強大的守護者,也是疆土最堅決的捍衛者。黃帝「東至於海」,「西至於空桐(甘肅平涼)」,「南至於江」,「北逐葷(讀勛)粥(讀玉)(匈奴)」,「邑於涿鹿之阿」,「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每一寸華夏土地都留下了他老人家辛勤的足跡,每一個百姓都沐浴了他仁德的甘霖。
第四件:「教熊羆貔貅豸區(讀初)虎。」可能有人會說,黃帝還是個馴獸師,喜歡寵物,而且都是猛獸。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理解,那就是用動物來給軍隊命名。咱們現在不也還是有什麼「猛虎團」、「野狼團」之稱嗎?可以用來嚇唬敵人。其實黃帝實在進行軍事訓練,只有「養兵千日」、「訓練有素」,方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做好了這幾件事,黃帝就著手統一華夏的千秋大事了,同時也奠定了他「人文初祖」的地位!
大哉!黃帝!
向您致敬!!!
為民,自號東籬,嗜史哲,衷演講,好書畫,喜琴簫。
歡迎掃描加入為民讀史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