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作太努力,矽谷投資人被震驚
在過去,中國因為勞動力成本低而吸引了全世界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紛紛來中國投資建廠,讓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中國工人可以長時間工作,接受低工資,而且不抱怨,而發達國家的工人卻要求各種福利,於是那些發達國家的本國製造業逐漸萎縮,他們抱怨說中國人搶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但發達國家的大部分人還不會有危機感,因為中國主要從事的是一些低端的鞋帽生產,甚至冰箱電視也算不上什麼高科技產業,他們本國人可以從事一些相對高端的設計工作,或是高科技產業,或是服務業。但現在一部分美國人有了新的擔憂,不只是低端製造業的工作機會流失到中國,因為中國人在高科技領域工作也很努力,高科技領域的工作也可能逐漸被中國人替代。
一個來自美國的頂級投資者莫里茲,他曾經是谷歌,LinkedIn,和PayPal的早期投資者,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在中國],高層管理人員經常早上8點來上班,等到晚上10點才離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一周六天都會這樣做,而且有很多人一周七天都是這樣… 」這比我們 IT公司常流傳的996更辛苦,這是8-10-6。他稱讚中國的「工作激情」,認為加州員工的期望值太高了,比如要求周末休假,還要修陪產假。他還寫道:「如果一家中國公司為周末安排了任務,沒有人會抱怨錯過一場體育聯賽或放棄了和朋友的一場籃球賽。」
莫里茲並不是第一次看好中國的未來。在2015年接受Business Insider採訪時,他就表示歐洲可能「低估」了中國,並以騰訊、阿里巴巴、華為作為例子。因為他主要投資的是IT產業,就以IT為例來看一下他的觀點,雖然他說得基本是事實,中國的IT從業人員普遍比美國的IT人工作時間更長,工作也更辛苦,但我認為他還是犯了三個錯誤:
1. 並非所有的美國IT工程師都悠閑地工作。他們中的許多人工作也很努力,以前在美國公司工作的時候,經常看到一些人在凌晨1點2點還發電子郵件討論工作,一部分美國IT工程師的工作時間也很長,一點都不比中國的工程師少。
2. 工作時間長不等於生產效率高。長時間工作的弊病之一是人們會疲勞,注意力不能集中而犯錯誤。如果一個人碰巧寫程序的時候因為疲勞而寫了一個Bug,修復這個問題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另外,更少的工作時間往往意味著更多的思考時間,也就可能形成更好的創造力,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谷歌,幾年前,他們甚至允許員工每周花20%的時間做自己項目。谷歌很多的創新產品都來自那20%時間的項目,像谷歌新聞和谷歌博物館等。而中國公司雖然也有一些創新,但其中大多是把矽谷的想法做了一些修改。
3. 不是所有中國的IT公司都有很長的工作時間。有些公司並沒有那麼長的工作時間,一個例子就是騰訊,沒有像莫里茲描述的那樣辛苦,但騰訊仍然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所以,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都有很多例子表明,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並不一定依賴於長時間的工作。
由於中國經濟在過去的30年的崛起,許多人開始尋找這背後的原因,用不同的理論來解釋為什麼中國的經濟可以有30多年的高速增長,努力工作是人們喜歡引用的原因之一,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也許是這樣,但在高科技產業,一個需要創造力的產業中,很難說這是一個主要原因。況且,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馬雲曾經說過,人工智慧的時代就要來臨了,我們未來每周只需工作三天,每天工作四個小時。也許在未來,人類更不需要那麼辛苦的工作,讓我們期待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
TAG:天外飛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