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普通的東西才最養生,我們竟然丟了!名中醫的這幾句大白話,豁然醒悟!
微信號:tianxiayangsheng
怡情健體膳食導引糾偏
很多人在講究養生,各種方法都用上,追求越稀奇、越名貴的東西,認為養生越好!這真的是養生嗎?大錯特錯!
樊正倫,著名中醫,原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古籍研究室主任,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節目「中醫養生」系列講座主講
五穀才養命 多喝小米粥
五穀就是具有生命力的種子。
《黃帝內經》講得很清楚,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
人要健康一定要吃五穀,五穀是養命的;
五果是我們吃的水果、蔬菜,是幫助你消化的;
五畜為益,肉類是起到補益作用的。
無論以肉食為主的民族,還是以纖維性食物為主的民族都得吃穀物。為什麼呢?維持人的生命不僅僅靠脂肪、蛋白質,還需要無數具有生命力的種子。
你看中藥里的五子衍宗丸、補腎的葯,大部分都是種子,枸杞子、五味子等等,所有的種子都具有延續生命的能力。
農村孩子吃的都是當年的新糧,即第二年的種子,儘管這些孩子很少吃雞鴨魚肉,但身體長得很健壯。現在城裡孩子什麼好吃的都有,卻老是吃陳糧爛穀子,養出的孩子不是小胖墩就是豆芽菜。
我們老祖宗給我們消化纖維性食物的肚子不是一代人能改變的,但今天,我們的孩子們天天用這樣肚子去對付牛排、雞腿,能不長胖嗎?
在穀物中,我特別要強調一下吃小米的好處,大家知道社稷的「稷」字就是小米的代稱。在所有的穀物里,我們的祖先是把最好的糧食供奉給上天。為什麼拿小米供奉上天?根據現代科學的研究,小麥、稻米就其營養成分,都比小米強,小米是粗糧。但您看看小米,一粒小米就是一粒生命,一碗穀子種到地里是一大片。小米在任何貧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長,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我國過去女人生完孩子為什麼喝小米粥?
因為小米粥的補養效果特別好。維持生命要靠無數具有生命力的種子。
所以大家一定要以五穀為養,五穀中的首選是小米粥,而且不要撇掉米油。
空調要少開 流汗才健康
老百姓常說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遲早要作病——這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很多上百歲的老人都住平房,因為平房冬暖夏涼,這些老人得地氣,能長壽。現在大家都住樓房,不得不用空調,空調出來的是透骨頭的風,年輕人陽氣旺盛可能不覺得,男同志過了32歲,女同志過了28歲,再老呆在空調房裡,就覺得透骨的涼氣。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冬天的熱風,夏天的寒風都是和時令季節不同的風,就是賊風,對身體健康特別不利。
冬天由於氣血閉藏,儲藏營養,為明年的生髮做好準備。冬天不很好地儲藏陰精,春天的時候容易得熱性疾病。冬天冷的時候毛孔處於閉塞狀態,有助於氣血內收,夏天熱的時候毛孔開放,有助於氣血往外走,這時候如果經常開空調,代謝不暢,能不得病嗎?
我們每個人,如同落葉樹,春天的時候開始發芽,氣血開始向外走;到夏季,所有的氣血到了外面,所以枝繁葉茂,而根里沒有什麼營養了;只要秋風一起,樹葉一落,氣血從外向里走;到冬天,外面的樹葉沒有了,所有的營養都到根部去了。人也是一樣的。
養生不是惡補,別濫用補品!
大家開始越來越重視健康了,客觀地說,這是一件好事。可是,另一方面,越來越多人開始過分講究補品、保健品,對葯補「痴心不改」。
有的患者到我這裡來,說他每天都特別不想吃飯。我於是問,「那你一天都吃了些什麼呀?」我聽到的答覆無非就是他早上吃了什麼葯,中午吃了什麼葯,晚上吃了什麼葯,藥名講了一大堆……我頓時無語……胃裡面都裝了那麼多葯,人還能吃飯嗎?
人靠的是吃五穀雜糧的長大的,可不是靠吃藥長大的!
事實上,這些患者虛弱的體質並沒有因為如此「進補」而轉好。對於無病也不虛的人,根本不需使用藥物,他們的養生以非藥物為主。而對於體質虛弱的人,才有可能需要服用保健品乃至藥物,調理體內陰陽氣血,這才叫葯補。中藥養生,重在補虛。
飲食不是為了獵奇,而是為了養命
現在北方什麼蔬菜我們都能買到,像茄子、西紅柿、黃瓜等,夏天沒到也能提前很早買到不少夏季的瓜果。但我建議大家,最好不要吃反季節的食品。
我們吃的每一種蔬菜、每一種穀類,它只有到那個時令,到那種最飽滿狀態的時候,才是最佳的。
我們現在大棚里養出來的東西,只有其形沒有其神。過去,你要拿一根新摘下來的黃瓜,放子屋裡,切完黃瓜絲滿屋子都有黃瓜的清香,而現在呢,你十根放那兒,什麼味都沒有,只有其形沒有其神。
我們再看那茄子,八九月份自然土地里長出來的,下鍋就爛,而冬天或春節的時候,買的茄子看著挺好,怎麼在油鍋里弄它都不爛,那是大棚里長出來的。老話有「冰凌響,白菜長」的說法,就是在秋末開始下霜的時候,白菜是最好的,如果反季節買的那大白菜,咱們看著還是那白菜形,但是已經沒有白菜裡面的營養了。
所以我希望各位,咱們不是說守舊,還得按照這個規律去飲食吃飯。我們不要光看反季蔬菜外表新鮮,我們的飲食,不是為了獵奇,而是為了養命。
別讓你的血液流成黃河
男同志和女同志過了頂峰年齡以後,脾胃的運化能力弱了。運化能力強的時候,清者化升成氣血,濁者就排出體外了。運化能力弱,代謝的東西排不出去,就開始發胖。
用個比喻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年輕的時候,血管里的血就像清水,你一百米跑完了,回來睡一覺第二天又輕鬆了,因為你晚上睡覺的時候,血液把你的所有的毛細血管都走到了。
隨著年齡的增大,飲食結構如果不注意,血管逐漸從清水向淮河的水向黃河的水發展,血脂高的人,血管內壁上有一層油,這種狀況到了四五十歲就有感覺了,睡覺沒睡覺沒什麼區別,睡完了甚至比不睡還累,就是因為血液黏稠度大了,很多毛細血管得不到足夠的濡養,這種情況與不良的飲食習慣直接相關。
那麼怎麼辦?
從這以後就一定要注意:
早上、中午吃得好一點,晚上盡量吃清淡些。
因為人和自然界是個統一的整體。早上和中午的時候,儘管你自身的消化能力弱了,但是可以藉助自然界的陽氣,它就運化。晚上,你吃得好了,吃得多了,自然界的陽氣藉助不了,自身的運化能力又弱,代謝的多餘的東西就容易在體內囤積。所以咱們不要早上和中午對付對付,晚上大吃一頓,這種生活習慣應該改變。如果這方面你不注意,等你一旦血脂高了,血壓高了,就不好調治了。
吃好早午飯 睡好子午覺
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一年四季如此,一天也是如此。
半夜相當於冬至,陰氣最盛;正午12點相當於夏至,陽氣最盛。
脾胃偏弱的人,早上、中午的飯一定要吃好,因為可以藉助自然界的陽氣幫助你促進消化吸收。晚飯切記少吃點,別早上、中午都湊合,晚上吃得豐盛。
一些老年人,平常孩子們不在家,就對付著吃,早上、中午都吃剩的,晚上孩子回來了,就做頓好的,孩子吃得挺香,他看著也想吃,孩子也說您累了半天多吃兩口吧,老人於是多吃了兩口,結果,半夜就叫120了。這是因為什麼?
早上、中午吃得多了,心氣可以借自然界的陽氣,晚上借不了。脾胃屬土、心屬火,土和火是兒子和媽媽的關係,火生土。心是媽媽,脾胃是兒子,本來媽媽這兒一高興,心氣就散,力量就弱,您這邊又多吃東西,吃完東西要消化,脾胃要加大工作,但脾胃功能弱,自己沒勁了就要跟媽媽借勁,中醫講這叫子盜母氣。本來媽媽就已經很弱了,你這邊再增加它的負擔,半夜可不就犯病么?
中國人特彆強調老年人要睡子午覺,就是子時和午時,這是兩個很重要的時辰。
半夜12點至1點是子時,這時陰氣最盛,陽氣初生的時間;
中午11點至1點是午時,是陽氣最勝,陰氣初生的時候。
陰陽兩氣只有生才有升,有了升才化、收、藏,如果在生的時候你就轉化了它,那就找不到感了。所以子、午兩時對老年人尤其重要。中國古代很多人吃兩頓飯,不是因為沒糧食,早上9點至10點是脾胃最好的時候,下午2點至3點是小腸功能最好的時候。所以建議老年人最好睡子午覺,吃兩頓飯,對老年人的養生極其有益。
來源:
這麼好的知識,也發給朋友看看吧~放到朋友圈,大家都會感謝你的無私分享哦!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 健康時報,由天下養生網編校推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健康、是在播撒幸福的種子!
TAG:天下養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