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的秘密
《戀與製作人》熱度猶在,跳一跳餘威尚存,最近,一款名為《旅かえる》(旅行青蛙)的小遊戲,又不知不覺刷屏了朋友圈,昨天登頂App Store榜首,把微信、抖音、王者榮耀紛紛擠下去。
一、登頂第一
在遊戲中,你將擁有一隻寵物青蛙。
有庭院和房子兩個場景,
玩家除了收割三葉草、為青蛙準備便當收拾行囊外
幾乎不用作任何的事情
然後就是等它回家
它可能會帶回一些土特產
也會在旅行途中給你郵寄一些明信片。
作為玩家,你能做的,
大部分時候,只是「等待」。
然而,
就是這樣一款佛系遊戲,
卻在1月21日登上了APP Store免費遊戲榜第一名
超越了《荒野行動》與《王者榮耀》
它到底有多火?朋友圈微信群微博到處都在分享養兒心得:
APP應用商店裡,類似下面這樣的評價數不勝數,甚至讓我一度懷疑這是官方請來的水軍:
二、一隻熱愛旅行的青蛙
《旅行青蛙》遊戲節奏緩慢,界面整潔,只有兩個主要場景,一個是蛙的起居室,另外一個是室外種三葉草的地方。
遊戲主角是一隻青蛙,一隻熱愛旅行的青蛙,給青蛙準備好口糧,他就外出旅行了,而你除了等待還是等待,等待你的蛙帶回它周遊日本的旅行採風照片和土特產或者是它的朋友們。
遊戲的通行貨幣就是院子里生長的三葉草(你也可以消費購買),收集院子里的三葉草可以拿來購買青蛙的食物與外出用品,偶爾也會有四葉草混在其中,四葉草可以拿來當旅蛙的護身符。
食物便當是小青蛙旅行最主要的道具,你只需要把購買食物並放進背包(かばん)里,按下「かんりょう」再重開遊戲,小青蛙便會自己帶著便當出門旅行了。當然,你也可以為他添購護身符,或者放入四葉草。
商店內的東西極具巧思,玩家每次準備的便當與道具不同,似乎會影響青蛙旅行歸來的成果:
在社交網路上,#旅かえる的話題中,玩家們紛紛分享了彼此的蛙旅行照片。毫無疑問,旅行的照片看起來都非常地治癒,也極具傳播效應。
蛙兒子的旅行照片
青蛙出門旅行後一段時間便會回家,玩家可以在屋內梯子後的門帘掀起來查看這次的青蛙帶回什麼樣的土特產及照片。
有趣的是,由於青蛙的旅行歸來時間不確定,登入遊戲後很有可能青蛙又跑出門,玩家們迫切地想見到蛙兒子的心不免又失落一番。但蛙兒子帶了禮物回來啊,帶了超治癒的旅行照片回來啊,也就稍微得到些寬慰。
另外,青蛙回家時,也有可能會帶著朋友一起回家,有的時候是鍋牛,有的時候則是蜜蜂。這些朋友們還會送給玩家轉蛋券,每 5 張便可轉一次景品當作獎勵。
開發者也在官網表示,青蛙用「機智」來決定旅行的目的地和路線,旅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會長達四天。玩家需要耐心等待,無論如何青蛙都會回來。如果屏幕的左下角顯示「!」標誌,如果在這種狀態下讓青蛙出去,青蛙可能就不會回來了。
沒有表情包怎麼能算火?網上關於這隻青蛙的表情包早就快速刷屏:
三、背後是誰?
製作它的公司是 Hit-Point ,這家公司最早是做傳統的日式 RPG 遊戲的,但後來因為《貓咪後院》的成功火了起來。這家公司其實挺會做那種「閑得蛋疼就玩兩下」的小遊戲,並一發不可收拾,在此後接二連三地推出優質作品,每一款的創意都讓人為之一笑。
這個不大點的公司,卻頻頻做出流行度極高的遊戲,可以說是非常有才了
比如之前出過一款叫《なるものか》(就不給你吃!)的遊戲,你在遊戲里扮演的是一位家庭主婦,而把玩的點就聚焦在她每天做飯「磕雞蛋」這一個動作上。點下屏幕就算磕一下,磕的時候還能看蛋在裡面掙扎的狀態。而當你死活磕不碎的時候,家庭主婦就會進入憤怒狀態,周圍散發出一種類似超級賽亞人的光芒,最後磕碎後變成了一道用蛋做成的食物,不斷收集蛋食品圖鑑就是這款遊戲的主要目的。
GIF
再比如這個公司還出過一款叫「Overlaid」(覆蓋)的遊戲,從玩法和畫面上看更加簡單。就如名字一樣,遊戲中會有三個圓形,而你要做的就是在三者相交的時候點一下,如果點的時機是完全重合就會得到完美的評價,一但在未相交的狀態點了,就算遊戲結束看你一共點了多少下。乍一看是簡單至極,但就像前一陣子微信中流行的《跳一跳》一樣魔性,畢竟一有排行榜,這類小遊戲就有了社交的屬性。
最後才是大家都知道的《貓咪後院》這類放置養成遊戲。其實《貓咪後院》已經出了3年多了,在它之後還出過一款叫《スプーンペットあつめ》( Spoon Pets Collector )的養成遊戲。」スプーンペット」是在日本特別火的一種寵物玩具,顧名思義,最大的特點是用湯匙就能把這個可愛的小東西盛起來,放到杯子里(快到碗里來?),類別有倉鼠、貓咪、兔兔…...總之就是讓女生覺得萌萌噠的小可愛。
不僅如此,還能給它們買「美容院」「大別墅」等周邊設施,方便女孩子們用來「過家家」。忘了說了,這個玩具的公司是 SEGA TOYS ,而《スプーンペットあつめ》就是 Hit-point 公司為之製作的手游,大致玩法和玩具也差不多,只不過就是把「過家家」的場地從你家卧室變成了你的手機屏幕。
而《貓咪後院》(ねこあつめ)大家就比較熟悉了,真正意義上的放置養成類遊戲,玩法就是不斷地養貓。你需要在你家後院放一些貓糧、球球,來吸引各路的野貓來你這裡吃吃喝喝。而它們也知道禮尚往來,會留下金銀魚乾作為答謝。用這些魚乾換取更高級的貓糧、玩具…...如此循環,不斷地吸引貓貓,從而積攢圖鑑。總之遊戲的流程就是:沒事兒的時候打開遊戲,看看後院的狀態,盆里沒飯就填點兒,玩具玩膩了就添置點新的,看看貓咪們各自都幹嘛呢,以及來沒來新客人…...
這其實就有點「佛性遊戲」的意思了。但打開遊戲能幹的事兒還挺多的,再加上三年前可沒有「佛系青年」這個詞,所以當初也沒人這麼定義它。不過這款遊戲是真的火了,也成為了 Hit-Point 最成功的遊戲,去年七月份它的下載量已經突破了 1500 萬,還接二連三地推出漫畫、小說,甚至還上映了改編電影。
如此成功的遊戲,最初的開發團隊只有 2 個人,你說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也好,是放置類遊戲火爆的必然趨勢也罷,總之它的成功讓我看到了喵星人的魅力,以及這個世界上多少人想成為它們的鏟屎官。
看完上面這幾款遊戲,你會發現它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玩法非常簡單,只需要閑暇之餘打開點兩下就好。但經過我的介紹,你還會發現每一款都有特別好的創意。其實 Hit-point 這家公司本身也不大,現在一共也就 10 來個員工。受制於規模,這樣的公司也不太可能做出那種大型遊戲,萬一做失敗了整個公司都要搭進去。
所以劍走偏鋒、低成本、有新鮮感的作品才是適合他們的路子。這家公司似乎也懂得「不要把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里」,上線一款遊戲,讓玩家新鮮個把禮拜,在朋友圈裡擴散一下,熱度一過下一款遊戲就緊跟上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公司在創作之初並沒有想到《貓咪後院》會如此火爆。綜合來看,這家公司做出《旅行青蛙》也就不足為奇了。目前這款遊戲在國內直衝 App Store 榜首,足以看出它有多麼火爆。
一款放置類手游能火到推齣電影,實在是太牛了!
《貓咪後院》推出後飽受世界各地玩家喜愛,製作團隊也從2人增加到了5人,之後也推出了英語版本。此外,在今年《貓咪後院》也將上線PS VR版本,3D立體吸貓,聽起來很強勢。
《旅行青蛙》和《貓咪後院》有許多共同之處,都是等待和收集,而且遊戲角色都很可愛。但在某種程度上,吸引力是不同的。在《貓咪後院》你買了食物和玩具,這樣貓就會出現在你的房子里享受一頓飯或者嬉戲一段時間。只要你保持食物器皿是滿的狀態,當你打開遊戲中,幾乎總會看到一些可愛的小貓出現。
但《旅行青蛙》略有不同,遊戲主角只有一隻青蛙,它往往會外出很長一段時間,外出時房子是空的,你除了去院子外收割三葉草和給青蛙準備下一段旅行的行囊,此外無事可做。
四、佛系養蛙
玩了這個遊戲,就好像養了一個孩子,大家一下子都變成了操心又慈祥的老母親,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蛙蛙在家賴著不走的時候,老母親會操心:東西都給你買好了,怎麼還不出門?
蛙蛙不在家的時候,又只剩老母親一個人獨守空房。
自從養了這隻蛙兒子,小夥伴們總忍不住打開APP看看娃兒子在做什麼,很多人都表示自己玩了後感覺就像瞬間當媽了,整天腦子裡想的都是這樣的~
自從去年「佛系」這個概念走紅社後,越來越多的人都把這個詞當做了自己的標籤。《旅行青蛙》可以算是佛系手遊了,安詳寧靜,毫不傷肝,更是無需氪金。蛙兒子每次旅行都是隨機的,它出不出門、何時出門、去往哪裡、何時歸來,全都是隨機的。
你點開它時,它也許也會不在,也許也在忙碌,也許也沒空陪著你。它一直在自己的路上,埋頭做著自己的事,不會因你而改變。
玩家無法主動去控制青蛙進行任何行為,更多的則是觀察和等待,最大樂趣也正來自這裡。玩家如同空巢老人一樣期盼著「蛙兒子」的歸來,不斷查看它寄回來的一張張旅行照片,以及當它回來時帶的各地特產。
五、為什麼被這隻蛙蠱惑?
吃瓜二丫在文章中分析到:
1、省心。正如上文所說,蛙寶寶不需要你操心餵養,也不需要你去安排它的日常,它會自己吃飯看書和出門旅行。
作為一個養兒子的老母親,你只需要偶爾拔一拔門前的三葉草,去商店買點吃食,給它準備外出的行李。
2、神秘。蛙寶寶的旅行從來不知道出發和歸來的時間,也不知道它回來會給你帶來怎樣的禮物,一切都充滿了未知的驚喜。
正如《夜雨寄北》中所描寫的那樣:「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蛙寶寶的行蹤未知,反而讓等它回來變成了一種令人期待的經歷。這在信息高速發達可以輕易和別人聯繫的社會,可是很難得的一件事。
3、治癒。雖然蛙寶寶不會和人對話,也不會按照任何人的安排做事,但是它的存在就是一種無言的治癒。
有人說,從擔憂蛙寶寶的經歷,體會到了家裡父母對自己的一片苦心;
有人說,生活枯燥乏味,看著蛙寶寶出去旅行的照片就像自己去旅行了一樣;
有人說,蛙寶寶一個人靜靜的看書、寫信,專註做自己的樣子真的太可愛了;
還有人說,現實生活一地雞毛,唯有蛙寶寶這裡才能體會到歲月靜好
……
六、為什麼會火?
這個問題還要從遊戲本身來分析。
首先, Hit-Point 選對了題材,並且給它賦予了可愛的外表。你可別小看它,外在的吸引力是能讓玩家選擇和下載的第一步。換句話說就是,這款遊戲和玩家有沒有眼緣——我在應用商店裡看截圖就沒有下載的衝動,遊戲裡面做得再好誰又能知道呢?這事兒還真挺「外貌協會」的,特別是這种放置類的遊戲,要麼可愛、要麼奇怪。
顯然可愛的路線更為保險,更符合大眾的審美,小貓小狗做的人太多了,這次就換成了小青蛙。全世界喜歡蛙的人可一點都不比貓少,尤其是日本人,他們對蛙更是情有獨鍾。所以,讓玩家能在商店裡一見鍾情,這就是好的開始,也就成功了一半。不信打開商店搜一下「放置類」遊戲,你看看有多少名字類似「天天掛機」的遊戲直接輸在了起跑線上。
這些跟我都沒眼緣
其次,是遊戲類型的選擇,放置類題材遊戲本身就有火的潛質。因為這類遊戲入門成本很低,操作極其簡單/就和上文中說的一樣,玩法基本上就是「沒事兒打開點兩下」。放置 Play,Play 的是放置——遊戲的主要內容是「擱著」,打開遊戲,交互的內容都是為了更好的「擱著」。這類遊戲也因此跨越了語言障礙,全世界的玩家都能無師自通。這就為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提供了最必要的條件。
關掉遊戲的時候才是真正地玩遊戲,而打開遊戲的操作是為了更好的「關掉遊戲」
但你會發現,滿足以上兩點的遊戲依然有很多,為什麼火的偏偏是《旅行青蛙》呢?因為這款遊戲能準確把握住玩家的「牽掛心理」。我們一提到放置類遊戲,能想到的玩法都是「角色升了多少級」「地下城打通多少層」「院子里收了多少菜」,這些玩法不是說不好,而是太多了。而且,這些放置類的遊戲只是讓玩家有了「成長」與「收穫」的心理,依靠獎勵不斷地刺激玩家持續玩下去,是挺有意思,但總有審美疲勞、滿足感溢出的時候。
說白了就是玩膩了,而且很快就會達到這個階段,慾望被填滿後,就覺得遊戲沒意思了。而《旅行青蛙》所抓住的「牽掛心理」,卻是一種長期的、折磨人的情感。就好像某首歌里唱的:「想念是會呼吸的痛。」前面所說的放置類遊戲讓我愉悅,而《旅行青蛙》卻讓我痛苦、思念,並為之欲罷不能。可與說,這款遊戲的核心,就是在遊戲中放大玩家的「牽掛心理」,讓玩家更有「為人父母」的代入感,無時無刻地都惦記著兒砸。
《旅行青蛙》所放置的,是對兒砸的牽掛
而在你牽掛過程中,還會產生「操心」以及「碎碎念」,這就成為了玩家之間傳播的內容。你就像一個操碎心的父母,和鄰里街坊抱怨著你家孩砸多不省心。只不過真正的父母可能是在小區門口乾這事兒,而你是在手機里的社交平台上。
朋友圈、微博,哪不在傳播著你的好友對兒砸的「牢騷」?然而除了抱怨,還有炫耀。小時候你的爸爸媽媽會因為你考了前十而驕傲,你在《旅行青蛙》里也會因為兒砸回家給你帶了好的紀念品而欣喜。難道你不想在朋友圈裡晒晒兒砸有多孝順嗎?你一定會的。
對兒砸的埋怨成為了傳播的載體
遊戲製作也很良心,明信片很多取自實景。
3、足夠的傳播密度:
這點被很多人忽視。總覺得一個東西能火,就是足夠好,用戶會自發傳播。Naive~要知道一部電影里,宣傳費用一般佔大頭。現在這時候,什麼東西能火,主要靠忽悠。
《小蘋果》當年據說準備了一年多,找了很多隊伍拍攝,然後以youku首頁為主陣地做了大量的傳播,才生生推火了。現在的宣發陣地,從中心化的網站入口,轉向了去中心化的朋友圈,某個綜藝節目上線,找幾百個公眾號寫軟文推是常事兒。
一兩個人說好沒用,朋友圈裡大家都反覆說好,才是真的好
一旦你的傳播密度到了某個臨界點,你就會發現,一大批戲精會自發入場。他們喜歡錶達自己,酷愛賦予內涵,朋友圈、微博基本每天一更(甚至幾更),養生火了追養生,佛系火了扮佛系。蛙對他們來說,也不過是談資和道具而已,象徵著豐富的生活情趣。
七、借勢廣告
遊戲這麼火,怎麼能少了杜蕾斯的身影呢?
杜蕾斯官方微博
#旅行青蛙# #旅かえる#一直在計劃,從未出過門。
網友更是給出了各種解讀:
你看懂了?
ofo小黃車官方微博
小黃車上看世界,聽取蛙聲一片~有#ofo小黃車#陪伴,旅途更精彩~
傑士邦官方微博
#旅かえる##青蛙旅行# 別等了,你的蛙長大了,他不會回來了。
戴爾中國
肛泰官方微博
不要給青蛙用肛泰,否則一整天都回不來。。。。
魅藍手機
崽啊,媽給你買了手機,你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看到喜歡的蛙記得要號碼,餓了就給家裡打個電話
華帝公司
#青蛙旅行#為什麼小V家的蛙總是不肯出門?難道是因為家裡有太多好吃的了?
易到
美的冰櫃
洽洽食品
美的空調
京東
TAG:新傳土撥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