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華高姓總譜》一至六卷重要新觀點題跋 代「續第七、八、九卷」序

《中華高姓總譜》一至六卷重要新觀點題跋 代「續第七、八、九卷」序

作者:高若敏

《中華高姓總譜》今已出版共九卷。高姓產生的淵源屬多元,其高姓在我國歷史文化中產生的時間順序是:1、首先,是東夷中的高夷系高姓的產生。在炎黃前至商周時期,山東省及周邊有幾十個夷人部族? 其中山東莒地的高夷氏族? 發展到了黃帝時期及之後就產生了高姓? 如:高元、高克、高渠彌、高奔戎等等都是高夷氏族後裔。黃帝時期的高陽氏、高辛氏也是高夷氏族的後裔? 在西周和東周(春秋戰國)時期也多改單字高為姓。商甲骨文及之前史前文字現象的高字就源出於高夷氏族。2、在春秋戰國之交時期,產生了齊國姜系之高姓。先是齊文公赤之子名公子高的孫子高傒;後是齊桓公小白5 世孫(公子祁? 字子高的孫子)高強。3、所謂黃帝系高姓,有三種情況。黃帝姬姓之伯高系高姓,在周戰國時期改單字高為姓,據記載伯高之高最終還是高夷後裔。高陽氏、高辛氏也是在這個時期改單字高為姓,高陽氏、高辛氏與黃帝的關係屬歷史文化傳承, 而非直系血緣傳承。伯高子(非伯高)之高姓,即堯帝時期, 有虞氏之媯姓後裔伯高子系之高姓,也是在周戰國時期改單字高為姓。總之,黃帝時期之高和複姓高均出自高夷。4、再後來,出現了少數民族高姓,有兩種情況。歷史中的少數民族高姓。如:歷史中漢時匈奴族、宋時金完顏氏、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等後裔各有高姓產生,後歸漢族。當今少數民族高姓。有近20 多個現代少數民族中有高姓。少數民族高姓的產生各有各的原因。5、漢族其他姓氏的支系改高姓,其高姓的產生也有各自的原因。以上多淵源之高姓至今遍及全國各地,認同高傒、渤(勃)海高後裔的居多。

這裡姜系高姓有一種情況,如高傒封地在盧地長清,到高傒第四世,根據周宗法宗禮制度,其大宗繼承上卿者可繼續姓高,而小宗的眾堂弟弟們都只能改姓盧,但是,第五世及之後已進入了「禮崩樂壞」 時期,第五世及之後眾弟弟、眾堂弟們卻仍然繼承高姓,這也是傒公後裔眾多之原因。這樣,高傒第二世、第三世除繼承上卿者外, 還有第二世、第三世眾多同輩高姓的人和第五世及之後旁系應改姓而繼續姓高的(如高柴族系)高傒後裔,人口已不可計數。然而,歷史記載並沒有留下這一大批(代代小宗的)高姓人的名字。在帝王社會時期, 一個小家庭若離開了大宗族就很難生活、生存下去,為此,脫離開大宗族的高姓,為了生活、生存下去,特別是逃難時期,極易加入另一高姓大宗族。到宋時修譜高潮時期,「認同先祖後裔」的現象多有發生, 元明清民國乃至今日如此現象依然存在。因此,客觀上就存在著直系血緣傳承和歷史文化傳承的區分問題。遷徙走向和過去舊的(不是現在訂的)輩份字是血緣傳承尋宗的主要證據之一。

2013 年出版的《中華高姓總譜》共六卷,其中有許多新發現。單說總譜的內容,根據考古資料和科學推理分析以及大量史料的比較, 有很多新的和與以往不同之觀點,使之更接近史實。對此有必要將重點部分題跋出來,供宗親們閱讀。總觀《中華高姓總譜》新發現有兩個方面:一是產生了新觀點; 二是糾正過去錯誤的認識。

新觀點,糾正過去的錯誤認識,一定要有證據,符合科學的研究, 正確的推理,不能隨意的空想。

一、關於「高」字產生。從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對「高」字解釋是:「高,崇也。像台觀高之形,從冂口,與倉舍同意, 梵谷之屬皆從高。」張舜微在《說文解字約注》中解釋:「高像樓台層疊形。人像上屋,冂像下屋,口象上下層之戶牑也。俗偽從冂,非。」 以上二人理解還是有點分歧之處,不管還有什麼不同理解,但都是從其當時東漢人住房環境及之後文字學家的解說,常與亭台樓閣聯繫解「高」字,這不能說不對,但同屬用後來的亭台樓閣解「高」字,沒有也不可能從考古角度研究「高」字的原始產生。因為,漢朝時期還沒有發現甲骨文。因此,通過對甲骨文中的梯子型「髙」字分析,以及近年來夏朝時東方民居考古新發現( 現已考古發現東方夷族民居木架結構房屋並恢復了原狀),這就可以考慮到甲骨文中「髙」字以及「髙」 字史前文字現象的情況,必然會產生一種新的不同的理解。

( 一) 甲骨文中梯子型「髙,如:『 』」字與高字的史前文字現象。當前文字學家一致認為:「史前文字現象」還不能說是文字,只是單一的符號,甲骨文的產生才算是有了成句的文字。甲骨文時期的文字數量,比當代文字的數量少的不是個小數目。慶幸的是甲骨文中有大量高字出現,甲骨文時期的文字更多更象形,而梯子型「髙」字也屬象形字,而且存在於史前文字現象之中。史前文字現象的「髙」,只是當時高夷族氏族代表的符號;而在甲骨文中的「髙」則已屬文字。黃帝時期高元等人物名稱的產生,應是在殷商甲骨文時期就已存在, 或屬史前文字現象與文字產生之交時期。那時,或有史前文字現象的符號記載,或有對符號的讀音口傳,有了文字, 根據讀音口傳將「髙」 字元號記載了下來。這就說明了史前文字現象或與文字產生之交時期, 就有了梯子型「髙」的符號,而高元又是從事建築房屋( 同時為黃帝建宮室,此時高元設計的房屋,已不同於甲骨文中的梯子型「髙」), 可以說高元之梯子型「髙」與房屋、宮室有關,他也不單是為黃帝一人建宮室,一生從事此業,高元之前或許還有從事此業之人,但前後設計均有變化。甲骨文之「髙」的寫法是從梯子型「髙」,因此,「高元」應是梯子型「髙元」,從甲骨文中的「髙」字。因為甲骨文,後來的石文、金文、竹簡都是從梯子型「髙」,梯子型「髙」字上口從梯子型。進入到有了毛筆在帛、紙上直寫文字時期,梯子型「髙」字上梯子型才出現了「口」的「高」字的書寫法。甲骨文梯子型「髙」 與史前文字現象時期的房型更為接近。這也說明了文字的產生首先是從名詞開始的,如文字產生之初的人名和氏族名等。而且是先有了語言,後才產生文字。

( 二)「髙」的史前文字現象與當時高夷族的關係。商周之前(約公元前6000--- 前2100 年),據記載我國東方( 山東、江蘇北部、安徽東北部、河南東部地區) 有幾十餘個夷人氏族,如:東夷、西夷、南夷、北夷、徐夷、黃夷、髙夷、淮夷、風夷、鄭夷、萊夷、根牟夷、鮮夷、杞夷、越夷、良夷、翟夷、宣夷、蘭夷、昆夷、白夷、元夷、諸夷、畎夷、莒夷、郯夷、鄫夷、偪陽夷、邾夷、風夷、顓臾夷、任夷、宿夷、須句夷、赤夷、陽夷、無黃夷、方夷、於夷、富夷、擅夷、越夷、隸夷、苫夷、吳夷、鬷夷等等( 據《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汲冢周書》、《竹書紀年》載)。其中( 東夷氏族尚未統一東方各夷氏族之前) 的高夷氏族就已經存在著了,開始居住在今山東莒縣一帶。這個「髙夷」氏族之「高」的符號,應與甲骨文中的「髙」 字較為接近,也應是此梯子型「髙」的象型字,當時還處在史前文字現象時期。這個氏族為什麼叫「髙夷」族?因為,高夷族圖騰崇拜天鵝( 每個夷氏族均選擇一種鳥為本族崇拜的圖騰,圖騰崇拜也不影響他們以鳥為食),高夷人經常觀察到鳥在蘆葦叢中築窩、產蛋、抱窩。下雨天,鳥張開翅膀保護幼鳥,悟出並仿建了當時的房屋,考古此時期民居木架結構房屋,復原後形似梯子型「髙」的像型,不過更為寬大。房屋上梯子型部分是人居住生活區,下冂部分是雨期供流雨水或洪水, 或無水養牲畜,或此房下部分就經常在水中( 考古甲骨文,當時房屋下部也是梯子型,供上下之用,或還有像是房屋水中倒影,如:「 」)。五十年代至今的民間老房屋( 如山東、河北、北京、天津、江蘇、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帶,至廣東、雲南、貴州等地) 仍然存在有此型房屋,房屋脊前後坡似鳥的兩個翅膀,房屋脊兩端是鳥頭,或鳥尾。因此,這個氏族因發明了兩層方型房屋而被稱為「髙」族,中原人稱「髙夷」。高夷族的房型與同時代中原房型有明顯的不同,如中原陝西半坡村古遺址房型為中間立柱傘狀圓型半地下房屋。高夷族的房型首先在東方各夷人中傳播,「髙夷」族是唯一最早產生甲骨文「髙」字的史前文字現象時期的氏族。

「髙」字,此時『 』上下「口」不同形,下「口」更象喂家畜的槽, 所以,張舜微在《說文解字約注》中解釋:「高像樓台層疊形。人像上屋, 冂像下屋,口象上下層之戶牑也。俗偽從冂,非。」與許慎觀點不同。張舜微不同意許慎的下層也是一間房屋,下層實屬過洪水,流雨水之用,或養牲畜之用,甲骨文高字冂中口也確實象個盆型。

商周時期,民間對「髙夷」族居住過的地方稱「髙」地,這才有了以後直接或間接的各淵源高姓產生的源頭。直接產生的高姓當屬東方夷人髙夷族之高姓;間接產生高姓應是傳統漢人等之高姓,如高傒之祖父「公子高」封地在阿祝( 唐朝時期將阿祝改稱禹城,在今山東省西北),阿祝曾是高夷人居住過的地方,因此,俗稱「髙」地,高傒之祖父封地於此,才稱「公子高」。黃帝時期絕大部分(甚至全部) 高姓應是高夷人後裔。高字產生以後,又不斷賦於了高字更豐富的字解內容。《中華高姓總譜》有關編中對此有論述,並持以上觀點。

二、黃帝姬系之高是否存在,此時高夷系之高姓的存在。黃帝的接班人顓頊帝( 高陽氏)、嚳帝( 高辛氏),還有黃帝大臣高元,黃帝或之後時期的高克、高渠彌、高奔戎等,是否是黃帝姬系之高?或應是夷系(高夷)之高?按炎帝族系論,蚩尤氏族曾屬炎帝族系,蚩尤也自稱屬炎帝系,史書也有記載。依此而論,黃帝的接班人顓頊( 高陽氏)、帝嚳( 高辛氏),還有黃帝大臣高元等,屬黃帝系高姓也說的過去,屬歷史文化傳承。郭沫若先生曾有論述,顓頊帝( 高陽氏)、帝嚳( 高辛氏) 屬東方夷人後裔(天津《厚余堂五祖高氏大成譜》中記載柴公六世孫固,「楚子滅越,以才能歸楚,為威王相,楚習於蠻夷」。楚王族為高陽氏後裔,習性於夷人,佐證了郭沫若的觀點),由於黃帝施仁政,打敗蚩尤九黎之後, 殺蚩尤,安置蚩尤部族,有才能之人還可再重用,髙元應屬於這種被重用的情況。黃帝時期,其他髙姓人物是否也是髙夷人之高?屈原在《天問》中呼: 「我祖本高陽」, 屈原本楚貴族。說明當時楚國君王世家均為夷人之後裔。因為在炎黃時期,炎帝統治時,所屬氏族屬姜系;黃帝統治時期,所屬氏族屬姬系,黃帝時期高姓與黃帝的關係,這也可以說成是一種歷史文化傳承。據此,以歷史文化傳承論, 《中華高姓總譜》認可了黃帝統治時期,所屬氏族高姓屬黃帝系。但是, 我國西南貴州、四川和西北陝西、甘肅等省,有許多地方的高氏族譜載: 認為其本族高氏屬高陽氏之高,或屬高辛氏之高,或屬夷人之高,在山東、遼寧、吉林、湖北、浙江、廣東等省,也多有高陽氏高姓後裔(根據族譜記載)。在東北三省還有明確其本族屬歷史中的夷系之扶余族、高句麗之高姓。同樣都各自獨立載於總譜中。因此,說高陽氏、高辛氏等複姓之高後裔今已不存在的說法有誤,實為這些高姓氏族有族譜記載,只是歷史中族譜不示外人,且對外也不發聲而已。

在編《中華高姓總譜》續第七、八、九卷時,又發現有出自姬姓、媯姓等之高氏,即出自姬姓伯高和媯姓伯高子系之高姓,說明黃帝姬姓血緣之高氏似乎是存在的。姬姓之高氏出自遠古黃帝之臣伯高,但同媯姓伯高子氏一樣到戰國時期才開始變單字高氏。因此更能說明黃帝時期,顓頊帝( 高陽氏)、嚳帝( 高辛氏) 和高元、高克、高渠彌、高奔戎等高氏應該是東夷之高夷族系後裔無疑,其與黃帝姬姓沒有直系血緣傳承關係。當時伯高和高元均為黃帝之臣,後人統稱屬黃帝系, 可稱為是歷史文化傳承。(據史書記載,東方夷人中就有「顓臾夷」 存在,臾、頊同音,這應與顓頊帝姓有關聯。至於伯高之高也有認為是出自高夷人之後裔,而非出自黃帝姬姓。顓頊與顓臾同,應是氏族的名稱,而不是一個人。)高陽、高辛應是高夷後裔,且伯高、伯高子也應是高夷人後裔。與黃帝族的關係屬歷史文化傳承。

三、關於蚩尤的歷史地位(《中華高姓總譜》第75 頁)。東方夷人在歷史上是一個不亞於炎黃的龎大族群,商朝、戰國時期的燕國、楚國、秦國等諸侯國國君家族都是東方夷人後裔。黃帝時期的高姓, 包括黃帝接班人顓頊帝高陽氏、嚳帝高辛氏,後來變為單字高姓,都與東方夷人( 高夷族) 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今天多處高姓宗支族譜中都分別認可自己的先祖是夷之後裔,非空穴來風。因此,做為東方夷人( 包括高夷族) 首領的蚩尤,當與炎、黃並列。(包括《中華高姓總譜》後三卷談到的駱越族,共稱中華民族文化的四大文化淵源毫不過分,在歷史長河中,四大文化淵源互為影響並有螎合)。

四、關於高傒得姓。一種觀點認為高傒原稱姜傒,因齊囯囯君(或周天子)賜姓高而改姓;本人觀點認為:根據商周時期的宗法宗禮制度,傒公生下來就無權繼承父親繼續姓姜,必須重定姓氏(注意不是改姓,是重定)。《中華高姓總譜》認可後者。因為商周時期的宗法宗禮制度,天子王族、諸侯國國君家族都分大宗、小宗,都是三世可同性,四世小宗均得重定姓氏。如( 周) 齊國第一世國君姓姜,第二世、第三世繼續姓姜,而第二世的孫輩( 國君第四世) 除有繼承權位的大宗(或因小宗繼位入大宗)之外,其他均屬小宗,小宗均得另定姓氏。高傒爺爺的父親是齊國國君文公赤,文公赤之子( 國君第二世) 公子高( 公的兒子封於高地,姓姜名高),公子高的兒子們( 國君第三世) 可繼續姓姜,而公子高的孫子輩小宗(大宗除外),如齊國國君文公赤第四世的傒公生下來就得重新決定姓氏,因為他已屬公子高(姜姓) 後裔的小宗,所以,決定以其爺爺的名高為姓氏。此高傒之高姓既非周天子、齊囯君賜姓,也非傒公自己所為,而是高傒的爺爺、或父親為之所定的姓氏高,列入(姜姓)小宗(高姓)宗譜,不能入(姜姓) 大宗宗譜。所以,在春秋時期,眾多的姓氏開始產生,單是姜太公後裔就產生了一百多個姓氏,甚至達近兩百個姓氏。再如:高傒封地稱盧地( 今山東長清),高傒的第四世(高姓的小宗)也不能繼續姓高( 大宗除外),小宗則選擇了以高傒封地名「盧」為姓氏,這也是基於當時周朝的宗法宗禮制度。周宗法宗禮制度在春秋時期,從初封幾十個諸侯國,發展至600 多個諸侯國。進入戰國時期周宗法宗禮制度遭破壞,秦朝的建立周宗法宗禮制度徹底終止。

五、齊國國君文公赤是太公第六世,還是第八世。2009 年10 月, 參觀臨淄姜太公衣冠冢展覽室,見齊國國君世表:文公赤為太公第六世。當時我提出這與《史記》所載第八世不符,並提示於眾宗親。據說文公赤為太公第六世是出於《新唐書》,但是,《史記》早於《新唐書》,從司馬遷寫《史記》時,錄當朝漢武帝之事,不怕得罪武帝如實記載國史。特別是司馬遷為寫實一件歷史故事,親自多次到某地査看。又因司馬遷為史官世家,掌有大量史料,正因如此,漢武帝想殺也沒有殺他。從司馬遷的忠職人品,堅守史實,祖傳歷史資料之豐, 《史記》應當可信。因之,《中華高姓總譜》持文公赤為太公第八世的觀點。

六、炎帝神農氏之前還有地皇神農氏。我囯曾編輯一本中德文本《中國簡史》一書,該書中收編有唐朝時期畫的地皇神農氏像( 應該是有歷史記載為根據),為女性像( 見《中華高姓總譜》第一卷65 頁)。我國歷史書載還曾有別的女性首領,如還有女媧氏、婦好(已考古證實) 傳說等。這與歷史考證的「母系氏族社會」多麼的吻合。而地皇神農氏與炎帝神農氏洽是從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一個神農氏氏族時期。分兩個時期的地皇神農氏與炎帝神農氏氏族,有著共同的歷史中偉大的業績----「神農」,神農氏解決了當時人類缺食問題, 依此而挽救了中華大地上的人類。《中華高姓總譜》不僅採用了神農氏兩個時期的新觀點,而且編入了地皇神農氏畫像,並有文字論述。正是由於歷史中有兩個神農氏時期,一些歷史學家認為「三皇」已有神農氏,而未將「炎帝」神農氏列入「五帝」(既然是炎「帝」為什麼不能列入五「帝」中)。就是因為,「三皇」之中已有了地皇「神農氏」了。其實從母系社會的地皇「神農氏」向父系社會的炎帝「神農氏」的過渡和變化,是歷史中的一次偉大轉變過程。當然,史載或古代史學家也有認為:「三皇」之中有地「皇」神農氏,「五帝」之中也應有炎「帝」神農氏之觀點。前稱「地皇」,後稱「炎帝」,從歷史的記載看,「皇」和「帝」 有不同含義在其中。這就是:地皇之「皇」(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時期) 和炎帝之「帝」( 既知其母,也知其父時期) 有著本質的不同,「皇」其意是皇為社會的一種服務,不存在權力, 這冾符合神農氏之初的為社會服務傳播----「神農」的農耕技術;「帝」 則是一種權力,可以指使臣下。研究神農氏,不能不分清或化分開地皇神農氏和炎帝神農氏兩個時期的關聯性和重要的區別,不能不搞清楚這一問題。

七、炎帝並非一個人,而是若干世代炎帝的統稱。過去的人們多認為炎帝是一個人( 如高姓定世系屬炎帝第幾世,此高姓世系是從哪一代炎帝算起的?毫無歷史科學而言),然而根據大量史書記載,炎帝是世世通用的統一的氏族部落帝號名稱,有若干世無名的和有名的炎帝傳承的歷史過程(注意還有大量的無名炎帝,或地皇向炎帝過渡的若干代)。因此,有許多地方稱:本地與炎帝有關係,或與黃帝有關係,炎帝、黃帝都不止是一位,隨著遷徙、繼位會涉及許多個地方, 因有多少位炎帝、黃帝繼位,這些與炎黃有關係的地方都有可能,關健要有歷史的記載根據和考古根據。地皇神農氏與炎帝神農氏,從地皇神農氏首領沒有屬於「個人」 的姓氏( 這時期「神農氏」名稱屬全體氏族共同共享),也沒有包括首領在內的個人的姓氏和名稱。到炎帝神農氏後期,炎帝族首領不但可自稱姜姓,而且還有了自己的名稱( 姜姓仍是氏族共享,名稱是首領獨享的)。到炎帝神農氏首領有了個人的姓氏和名稱,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轉變過程,這曾引起一些史學家們重點研究的課題。《中華高姓總譜》中對這個重要問題進行了闡述。與多個問題一樣,將神話傳說記載中變為歷史科學加以研究,也說明並非神話傳說。

黃帝同炎帝一樣也非一個人,只不過黃帝系在炎帝系之後發展起來,因此,從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過渡,黃帝系就無此過渡記載, 這個過渡不如炎帝系史料所及。傳說炎帝、黃帝為哥倆,他們各自都不是一個人,這怎麼會是哥倆。如果說黃帝系是從地皇神農氏母系社會時期分化出來的,這到有可能是氏族哥倆。而地皇神農氏直接過渡到了炎帝神農氏,後來炎帝族系併入黃帝族系,從以上意義上經過通婚,炎帝系與黃帝系的關係是「表」系「哥倆」氏族( 婚姻) 關係, 這到是有可能的。

八、關於早期地皇神農氏和後來炎帝神農氏與氐羌氏族的關係( 見《中華高姓總譜》第一卷第97--99 頁)。論述了氐羌眾氏族的組成, 神農氏與氐羌的關係,分裂式遷徙,都遷到什麼地方,留住當地的還有哪些氏族等等進行了考研分析。

其實這部分還可以向縱深研究,但是,做為《中華高姓總譜》再深研究就有些不必要了。同如,在原始社會的原始小部落時期,在中國大地上有無法計算許許多多的原始小部落,由於近親婚姻甚至家庭內婚姻,長久下去,一個小部落便由百人、幾十個成員逐步變為幾個成員、一兩個成員,使這個小部落逐歩走向滅絕。天皇、人皇、地皇之人皇吾出了族外通婚優勢的道理,人口發展了,但滅絕的原始小部落不在少數,故而發展形成了聯姻的部落聯盟。部落聯盟有經過婚姻關係形成,有經過戰爭形成。應該說主要是經過婚姻關係形成。氐羌、神農氏幾十個、上百個原始小部落就是這樣組成了氐羌部落的聯盟。由部落進入部落聯盟,制止了許多部落之間的戰爭。

天皇發現了火(鑽木取火),使人能夠常期吃上熟食而使人類得到發展;人皇吾出了異族通婚優勢發展了人類;地皇發明種養殖解決人類缺食問題和償百草解決人類疾病問題,而保障了人類的延續傳承。天皇、人皇、地皇三次挽救了中華大地上的人類,稱「三皇」傳承了來了。

神農氏時期的大分遷則是人類尋找新的生存條件、新的生存地域的大分遷,分遷說明了原地人多食物不足,分些氏族另僻新地。

九、公子高封地是今河南禹縣,還是今山東禹城?許多史書、族譜談到這個問題。人們常說公子高封地在「河南禹縣」,至今仍然還這樣認為。然而,「河南禹縣」當時並非在齊國領地內,而是魏國之地,齊國國君不可能將公子高封地於齊國領地之外的魏國。應該是: 公子高封地在今山東省西北方向的禹城。禹城在春秋時期稱「阿祝」, 也曾經是一個小諸侯國,進入戰國初期為齊國所滅。在商周之前,「阿祝」曾經是高夷族人居住過的地方,所以,當地後人俗稱「阿祝」為「高地」,公子高封地就在高地「阿祝」,固而才引出「公子高」之說。「阿祝」改名「禹城」是唐朝時期的事,因此,說公子高封地在「禹城」, 不嚴謹;或說公子高封地在「禹縣」,更不對。正確的說法應是:「公子高封地在『阿祝",俗稱高地,即今天的山東禹城」。

十、齊國國都曾經設在什麼地方,都叫什麼名稱。都說姜太公助周滅商居首功,然而,僅管是首封齊地,而是遠離周天子的荒野地方, 需要太公自己去開僻佔領。首封齊國國都名稱「營丘」,在今山東東部昌樂縣域內,在昌樂縣東南五十里的營丘鎮營丘村一帶。太公剛到( 昌樂的) 營丘時,各地不服(主要是東方夷人部落),夷人中蒲姑不服為最強烈,還是周朝軍隊與齊姜太公軍隊聯合征服了蒲姑。後齊胡公也曾建齊都於「蒲姑」二十年。但時間不長便又遷都今臨淄,當時也不稱臨淄,而還稱齊都「營丘」,此已經不是原來昌樂的營丘了。這是因為周天子當初封姜太公齊地,國都營丘,為了名正言順,雖然變更國都,但仍將新都稱營丘。齊都曾有四說,即:壽光、博興( 也稱蒲姑)、昌樂( 營丘地)、臨淄( 也稱營丘),但齊都建在臨淄稱營丘的時間最長。因此,在以上四地都曾有齊國建都的歷史。

十一、渤海高姓發祥地是今什麼地方,漢朝稱「高姓五望」如何理解。現在有的地方族譜中將渤(應是「勃」)海高氏族( 朝鮮族高氏除外) 發祥地認定在遼寧的渤海國。渤海國,西漢時期從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非漢景縣之勃海郡),治所在浮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灣一帶,渤海郡為大遼國契丹族耶律? 德光所滅,以後不復存在。唐朝時期的東北靺鞨( 古女真族),以粟末部為主體亦建立過渤海郡,後先稱振國( 震國),又稱渤海國,其時轄地在今東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沿岸地區,為唐朝所滅。

漢代高洪( 漢族) 高氏族群發祥地是蓚( 條) 縣的勃海郡,今河北省景州( 當時為蓚地,後稱蓚縣),《北齊書》稱:蓚。漢代有高姓五望之說,即:勃海、漁陽、廣陵、遼陽、河南,當時高姓五望是指漢族高姓五望,只有河南高姓除了有漢族高姓外,還有其他少數民族高姓( 即夷系之高姓),因此,漢稱高姓五望是指漢族高姓。( 後有人稱「天下高姓出勃海」,此說是否正確後人可再考研,如果說大部分漢族高姓出勃海,還較為貼切)。其遼陽高姓是指從勃海高姓分出去的一支漢族高姓,指的是遼陽( 今遼寧省西部)。不是指遼寧東部高姓(當時漢代遼寧東部還沒有高姓存在),勃海高姓產生後的遼寧省東部高姓是古東扶餘國,王族姓高,是東夷(高夷)氏族從山東輾轉遷入東北的夷族後裔,在遼東,今遼寧省東部。歷史中有渤海國, 在今東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域,王族也是高姓,也是從山東輾轉遷入東北的夷族後裔(與當地古民族融合),後唐同光四年( 丙戌, 公元926 年),渤海郡為大遼國契丹族耶律? 德光所滅。因此,漢朝時期所稱的「高姓五望」是指漢族高姓五望,即:勃海、漁陽、廣陵、遼陽、河南。「高姓五望」是一個(漢朝)特定時期的歷史概念,只能按漢朝當時「高姓五望」的內函和外延去理解,不能有變更。傳說渤海高姓發祥地在渤海郡(一說勃海郡),是指漢時高洪任郡守的蓚( 條) 縣的「勃」海郡,今河北省景州一帶,不是此地後來的渤海郡,更不是渤海國的渤海郡。

今河北省景州地區勃海高氏墓群是北魏宰相高允、高清等家族和北齊皇族高歡、高洋、高長恭等的皇族墓群,最早墓有一百多座,今只剩不足六十座。而沒有漢朝勃海郡高洪家族的祖墓。在勃海墓群中有大高庄村、小高庄村,但如今村中已沒有高姓人家。

在歷史長河中因戰爭、災荒等多種原因,山東、山西、河北、遼寧等省地多次大遷民,高姓族群幾次遷徙的很徹底,在某一地的高姓族群已經遷換了若干次,關於某一支高姓屬哪一支系? ( 屬哪個(勃) 渤海郡遷出? ) 應該考慮在什麼時期,從最早最原始遷出地考査認定, 才能明析屬哪一支系。原老族譜記載的遷徙走向,遷出地、遷徙原因很值得重視,但今之考査、進一步認定的遷徙走向、遷出地、遷徙原因, 應更加註重歷史大背景,從遷徙時間、地點,尋找同一宗族支系。

明朝洪武二年第一次大遷民,將河北棗強縣一帶原住民基本遷光入山東北部,甚至遷到只有譜載的由何村遷來,而該村莊在棗強縣原籍已經不存在了,有的村莊即使現在有村民居住,也是後來由山西洪洞縣填充遷來的村民後裔。高姓也在其中。

十二、高歡之父叫高樹生,還是叫高樹。北齊神武皇帝高歡之父稱高樹生,還是稱高樹,曾有異議。一說稱高樹,「高樹生」中之「生」, 是歷史書文斷句之誤,將「生」字斷入名中。查《魏書》:「樹生, 性通達,重節義,交結英雄,不事生產,有識者並宗奇之」。《北齊書》稱名「樹」。在編《中華高姓總譜》中,發現的《勃海高王墓志銘》銘文中載:「王諱樹生勃海條.......」,似稱「樹生」。又査《勃海高王妻韓太妃銘》:「...... 祖義韻,樹舉領神.......」,稱「樹」。《勃海高王墓志銘》銘文中也載:「...... 則於足殿,樹列口望,出庶姬, 太師以......」,也稱「樹」。以上《勃海高王墓志銘》銘文中稱「樹生」,又稱「樹」;另一《勃海高王妻韓太妃銘》銘文中稱「樹」。可見《魏書》、《北齊書》兩種記載也可能均正確?但《勃海高王墓志銘》和《勃海高王妻韓太妃銘》也可能就是同一種觀點,即稱高樹。

前種說法是否正確,仍可存疑,按「斷句之誤」說,《魏書》載: 「樹生,性通達,重節義,......」也可斷句為「樹,生性通達,重節義,......」,《勃海高王墓志銘》銘文中載:「王諱樹生勃海條」, 既可斷句為:「王,諱樹生,勃海條」;也可斷句為:「王,諱樹, 生勃海條」,特別是《勃海高王墓志銘》和《勃海高王妻韓太妃銘》內容中,多處提到「樹」如何如何,應該稱「高樹」。從高樹前幾世、後幾世均是單名來看,應稱高樹更為準確。

本人頃向「高樹」之說,《勃海高王墓志銘》和《勃海高王妻韓太妃銘》是最有力的證據。

另外,兩墓志銘均稱「勃海」, 還說明了此「渤海高氏」應為「勃海高氏」,此之前「勃海」才是指蓚( 條) 地,「渤海」是後來大海定名所生(冀遼還有個「渤海郡」),後來「渤海高氏」、「勃海高氏」,「渤」、「勃」不分了,有時很少提「勃海高氏」。河北省景縣在漢時應是「勃海郡」,則就區別於後來的「渤海郡」和「渤海國」 的「渤海郡」了。(該《總譜》後三卷交稿付印期間,見國家出版《中國歷史地圖集》,其中漢朝地圖景縣地標識是「勃海郡」。)

關於這方面的問題還有多處,如高柴之父是高中,還是高良夫。有的族譜記載:高柴之父「高中,曰良夫也」,「良夫」屬尊稱呼、美稱呼,本人認可高柴之父為高中。但仍有爭議,可以存疑,留待宗親及後人研究。兩種觀點在《中華高姓總譜》前六卷和後三卷中均有記載。

十三、高偃與高酀是兩人,還是同一個人。《世本》第五,魯昭公十二年( 前五百三十年) 傳稱:「傾子之孫酀」,偃作酀。孔穎達謂世族譜以酀與偃為一人,世無偃。以此知高偃與高酀為一人。高酀, 敬仲玄孫。酀子高張是為高昭子。如若將酀與偃為祖孫兩代人(不知根據何在)排輩序,則一錯百錯,後世代代世系錯誤。如高柴公是傒公第八世,還是傒公第十世。第十世之說就將前幾世之「酀與偃」分為祖孫兩代人,這樣就攪亂了高柴公的世系。《中華高姓總譜》指出了這個問題,酀與偃為同一人。

十四、關於高柴祖世系之疑和「高氏之別族」之疑。一種觀點認為高柴公是高傒公第十世,各地諸譜有說是第八世、第九世、第十一世之說。先秦《世本》記載:「柴公出齊文公子高之後,高孫傒以王父名為氏,十代孫高柴為仲尼弟子,孫舉又以王父名為氏。」此說高柴為傒公第十代,以上柴公屬傒公第幾世,各譜眾說紛雲,如何確定? 如此均載於《中華高姓總譜》之中存疑。

主要原因是「代」和「世」混淆所至。以上先秦《世本》記載, 柴公是傒公的第十代,第十代就是第十一世。加之上述「酀」、「偃」 祖孫二人應是一人,那麼,柴公應是傒公的第十世或許是正確的。由於先秦《世本》記載最早,其他還有三種之說更值得商榷了。

甚至《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記載:「高柴,齊人, 高氏之別族,字子羔。」「高氏之別族」,「高氏」是指哪一個高氏? 「別族」又是指哪一個別族?又有史書載:「文字表達並不清楚,高柴籍屬於哪一支」?是高傒籍?還是高彊( 強) 籍?兩種說法均載於《中華高姓總譜》之中存疑,或供族人研討之課題,防不研而定。

但我有一種解釋,即:既然《孔子家語》載有「高柴,齊人,......。」 說明了高柴是齊國人。此時,在齊國只有高傒公、高彊( 強) 公兩系, 傒公高氏已進入第八世,同時彊公剛第三世,離孔子時期最近,但是「別族」不應是指傒公、彊公之別,應是指傒公後裔大宗、小宗之別。由於彊公高族產生較晚,至第四世時才可分大宗、小宗,已進入「禮崩樂壞」之時,只有傒公後裔趕上了分大宗、小宗之時末期,產生了盧、柴兩姓。所以,高柴公是傒公之後,「高氏之別族」,即指的是:高柴公不是高傒公世世長門後裔中有繼承卿大夫權力的大宗。特別是史載高柴公家境貧窮,依砍柴為生,更能說明此觀點的成立。正是因為高柴公跟隨孔子( 在魯國),魯國的《孔子家語》才記載了上述一段話: 「高柴,齊人,高氏之別族」,指高柴公是齊國高傒公後裔(盧氏出現之後)之高氏小宗所出。由於春秋末期乃至戰國時期「禮崩樂壞」(正是孔子時期),周宗法宗禮制度也同樣受到衝擊,高傒公後裔除早期產生了盧姓、柴姓以外,再也沒有產生他姓,反而小宗也繼續姓高了, 高柴公應屬這種應改姓而沒改的小宗高姓。是高柴的祖或父沒有給他重定姓氏。至於高柴後裔出了柴姓,是高柴尊崇孔子禮學而為,更說明了高柴依孔子反對「禮崩樂壞」,恢復禮制的觀點,高柴又是孔子的學生,依記載和當時的背景是講得通的。

十五、是高彊( 強),還是疆、彊( 強) 不分。古「強」字繁體大寫為「彊」,奪「疆」左弓下之土為強,「彊」符合奪土之意,為強。非過去疆、彊( 強) 不分,「彊」聲不讀「疆」,應讀「強」音並意。今還有人將「彊」( 強) 讀「疆」音。

十六、高傒之「傒」應是哪個字。有的地方族譜用「徯」、「奚」, 或還有用「溪」字的,屬誤用字。應注意切忌不要誤導後人。

十七、《中華高姓總譜》第一編中的各支派,原則上依有( 直系) 血緣傳承關係的始遷祖為本支派第一世。有足夠證據證明與始遷祖有( 直系) 血緣傳承關係的始遷祖的先祖,也做了說眀。至於各族譜記載本族屬五大淵源之哪一淵源,依該族譜原記載敘述,有的足以認定, 如他姓改高姓、少數民族高姓或少數民族改高姓等等。在第二編世系中有兩種情況:( 一) 有從( 直系) 血緣傳承關係的第一世( 始遷祖) 向後排世系,( 直系) 血緣傳承關係的支族一般從元末明初年始,少數從宋朝始,個別從唐朝始( 主要是南方);( 二) 也有高姓歷史文化傳承關係與( 直系) 血緣傳承關係聯接起來排世系,但( 直系) 血緣傳承關係起點明確。這一點也符合袁義達教授關於族譜的「( 直系) 血緣傳承關係和歷史文化傳承關係」的劃分觀點。歷史中族譜、先祖留下來的研究成果,對( 直系) 血緣傳承關係的直系血緣關係是不可改變的。而傳承下來的歷史文化傳承關係中,雖然不完全排除血緣傳承關係,可以研討,有證據的可認定是直系血緣關係。而有的則仍屬歷史文化傳承關係,研究不透仍可以保留歷史原觀點,不可強求直系血緣關係。當今已進入歷史上最繁盛的修譜期, 但要注意錯誤百出的亂象傾向。

十八、這次續編《中華高姓總譜》第七、八、九卷,又增加了許多新內容,如關於南宋時期血緣始遷祖前後血緣輩序、西南少數民族高姓淵源問題等等。其中,西南少數民族高姓淵源問題,重點是駱越族(駱越國)問題。與前六卷中的古扶餘國、東扶餘國、北扶餘國、卒本扶餘國、槁離國、高句麗(驪)、高麗、渤海國(見《中華高姓總譜》笫一卷第112 - 113 頁)問題一樣,對族群(包括高姓氏族) 實事求是、科學的加以研究。在中國歷史中,這些民族地方政權(特別是邊境地區地方政權)的產生、發展、政權變化及遷徙等,從時間、地點方面實事求是、科學的加以闡述清楚。

十九、《中華高姓總譜》(全九卷)共九編,由十一部分構成。即:首部;一、高姓淵源及遷徙;二、譜牒文獻;三、族規禮儀;四、高姓人物( 上);五、二十五史高姓人物精選--- 高姓人物( 下);六、文化遺物;七、高姓藝文;八、研究與存疑;九、中華高姓事記;尾部及後記。

首部。包括譜名,題字,偉人和國家領導人論譜,歷代名人論譜, 國家有關部門關於修譜的文件,《總譜》理事會顧問、編委會、編輯部名單,《總譜》總目錄,序,《總譜》凡例,古淵源先祖像,全國高姓人口分布圖示,以上每一部分都是《總譜》不可或缺的。是編譜工作總領和《中華高姓總譜》的總綱。

( 一) 第一編,高姓淵源及遷徙。表明五大淵源,即:炎帝姜系之高姓;黃帝姬系之高姓;東夷高夷族之高姓;其他漢族姓氏個體改為高姓;少數民族高姓、少數民族改高姓、漢族高姓個體改為少數民族仍姓高、少數民族高姓改為漢族仍姓高;漢族他姓改高姓等,均收編在第一編之中。在歷史不同時期,不分大小宗派、宗支,其淵源、原居地、遷徙、走向、分布情況,按省列出,並設計有每支派(跨省) 的遷徙圖。便於了解全國和各地區各宗派、宗支高姓宗親基本情況, 利於研究和尋宗。

( 二) 第二編,譜牒輩序、文獻。與第一編一樣是《總譜》中的重要部分。重點是全釋所有發現的族譜,各宗派、宗支的輩序。關於輩序,特別有192 塊歷史高姓人物的墓志銘為依據,增強了可信度。便於族譜研究和輩序研究。

( 三) 第三編至第七編。族規禮儀提供了大量高姓歷史文化中的族規禮儀研究資料,以正確理解和繼承各宗系族譜的族規禮儀,傳承中華高姓、中華民族的族規禮儀所體現的道德規範。高姓人物( 上) 和二十五史高姓人物精選--- 高姓人物( 下) 兩編,提供了歷史和當代高姓歷史人物簡介,了解他們在各不同歷史中對社會的做為和所起作用,其中優秀人物,提示後昆,應該如何做人。文化遺物和高姓藝文兩編,供宗親了解高姓歷史文化,以提高我高姓宗族對中華高姓的

認知和提高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修養。

( 四) 第八編,研究與存疑( 也包括其他編中的有關內容)。《中華高姓總譜》僅管有了一些高姓歷史的新發現,新觀點,但是仍有許多問題待研究,留待宗親或後人們繼續研究。第八編中有的已經就是研究的成果;有的是屬於探究的問題。也是為研究中華高姓歷史文化提供了不同觀點的研究資料。

( 五) 第九編,中華高姓事記。重點是我國改革開放前後高姓歷史事記,特別是改革開放前,我高姓宗務活動和會議,台灣高姓宗親在台灣召開。港澳高姓宗親在港澳召開。海外華人高姓宗親在海外各國召開,甚至在美國也召開過一次。而大陸是一片無動於衷。改革開放後,他們到大陸尋親、尋祖、尋宗、尋譜,因此,在國家指導下, 大陸上的宗親宗務活動開始出現了一片繁榮景象,廈門「世界高姓宗親聯誼會」、廈門「烈山五姓宗親聯誼懇親會」的成立,「中華高姓宗親聯誼總會 中華高姓歷史文化研究會」...... 等的成立,並多次參加兩岸民間論壇,兩岸族譜對接;為台港澳及海外高姓宗親尋親、尋祖、尋宗、尋譜成功,做了許多工作,兩岸三地及海外高姓宗親會議多次在大陸召開,參加聯誼會議人數最多達1700 餘人,有時台港澳及海外高姓宗親參會代表多達近二百多人( 呂許紀高盧五姓會議),多項宗親宗務活動不斷深入發展。對此,進行了專編詳細記載,這些記載已將成為歷史,並為促進祖國統一和某些地區的經濟建設以及發展社會公益事業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做用。

譜志的編撰堅持了實事求是,符合歷史科學發展觀點,對歷史要以考古的精神,認真對待,來不得半點馬虎。但因多人蔘編,文法、觀點不盡相同,雖然經過商討統一了不少問題,但終還有少許不同觀點之處存疑,留待後人研究。

總之,《中華高姓總譜》是中華高姓歷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總載體, 已刊出共一至六卷,現又續編《中華高姓總譜》第七、八、九卷,將來還會有續第十卷……,將不斷延續下去。現在總觀一至九卷,仍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將來不管續編到何時,依然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學術研究委員會主任、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義達教授對歷史族譜的看法:一是孔家族譜,因「衍聖公」兩千多年不斷,宗譜最完整。二是皇家和高官家譜,但是朝代滅亡、官僚沒敗,宗譜則有斷續。三是從宋代( 特別是南宋) 開始, 允許民間修譜。在此之前是不允許民譜存在,大多只是存在著記憶的若干代。因此,歷史族譜有歷史文化傳承和( 直系) 血緣傳承之分。從族譜方面講,歷史文化傳承時期的( 直系) 血緣傳承,有些問題可以搞清楚,但是,有些問題是永遠也搞不清楚,不必刻意追求。(2014 年12 月30 日,袁義達教授在第一屆中華姓氏譜牒文化高峰論壇會議上的講話記錄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南宋朱熹帶頭並主張續修民間家譜,宋英宗高皇后( 在皇太后時期) 懿旨娘家高氏修譜,宋高宗親自為高瓊家族訂輩份字。因此,屬於直系血緣傳承族譜記載,應承認直系血緣傳承族譜早於明清時期。對現有資料的研究,既不能「明清時期之前沒有直系血緣傳承族譜」 的虛無主義,也不能以點蓋全認為全是「直系血緣傳承」。從理論上講( 直系) 血緣傳承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由於淵源、支派斷序的原因, 就產生了近親尋祖和為始遷祖尋祖的問題,這正是中華高姓的最大問題。也是所有姓氏存在的共性問題。

民譜始於宋( 主要還是官譜帶民譜),也出現了代筆修譜情況, 出現了民( 大戶) 譜附官、附名人的現象。民譜興於明清時期。

編譜是一項科研工作,一定要以科學研究的資態,實是求是的開展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有的問題要有不同角度的多人商確,因此編譜是一項很嚴肅的工作。例如為先祖造像,將乾隆像立為先祖像, 將蔣兆和為歷史科學家張衡所造之像立為先祖像;有的全國性的譜, 將現代人祖孫三代輩序都搞亂了;對現代名人明明還在世卻表明去逝了等等,以上這都是極不負責任的。特別是我國東北、西南地區涉及到國家根本利益的邊界底線、民族、歷史更要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對待。

《中華高姓總譜》一至六卷已經出版兩年多了,她的資料、新意和糾錯,有的是總編、副總編自己研究撰寫的成果,有的是集廣大宗親供稿,其資料性已經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供研究者寫出了諸多的文章和書籍。同時,《中華高姓總譜》也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有關同志專門發信表示稱讚,還受到中華姓氏文化研究會、海峽兩岸文化研究院頒發的2014 年「特別貢獻獎」;受到中國品牌文化管理年會第二屆授予的「2015 年中國品牌文化十大範例」榮譽。

《中華高姓總譜》已為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省市圖書館和各省市檔案館及重點大學圖書館收藏。

《中華高姓總譜》內容涉及全國各宗支,校對工作就存有很大困難,有時一個宗支內就存在多種分歧。特別是多人參加編譜工作,觀點的不同和歧異再所難免,有的觀點也力爭求得了統一,學術問題依然存在求同存異情況。

在此,《中華高姓總譜》第七、八、九卷出版之際,以為序。

二一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初稿

二一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修訂

註:東漢高姓「五望」之人們常用的「渤海郡」高姓,乃應是「勃海郡」高姓。北齊高歡之父高樹及夫人墓志銘均載「勃海郡」而非「渤海郡」;1996 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出版的《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中, 從西漢、東漢、三國、西晉均標明為「勃海郡」,因此, 東漢時期河北蓚地(景縣)非「渤海郡」, 應是「勃海郡」。《中華高姓總譜》1--6 卷高樹及夫人墓志銘中已有闡述。以下是西漢、東漢、三國、西晉四時期的歷史地圖,佐證了以上「勃海郡」 認知的正確。

西漢時期

東漢時期

三國時期

西晉時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姓之家 的精彩文章:

TAG:高姓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