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警鐘長鳴:誤輸 250 mL 白開水,該怎麼處理?

警鐘長鳴:誤輸 250 mL 白開水,該怎麼處理?

近日,筆者在瀏覽丁香園論壇的帖子時,發現有站友分享了誤將白開水輸入靜脈的案例。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除了誤輸白開水,還有誤輸酒精、新潔爾滅、口服用去甲腎上腺素、腸內營養液,等等。真可謂「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這些「怪事」一旦發生後果難以想像。

話題分享

誤輸白開水,該怎麼處理?

站友 A:值班時,患者自己換了一瓶 250 mL(其他患者用空輸液瓶裝的熱水取暖)涼白開水。等護士發現時已經輸完!當時我給患者輸了 10% 葡萄酸鈣 10 ML+氟美松 10 mg。觀察 24 小時沒有發現異常情況!請教輸注涼白開水,可能產生不良反應?應該如何處理?

站友 B 看了站友 A 分享的帖子後也跟帖留言:這事可巧了,三年前我當班也遇此事!

無巧不成書!站友 C 瀏覽了帖子以後,不久也真的碰到了這樣的怪事:

誤輸白開水後會有什麼反應?又該如何處理?

查閱文獻,倒是有一篇報道。結合站友們的分析,綜合如下(僅供參考,歡迎分享您的經驗):

危害:主要是溶血,其次是致熱源等導致的輸液反應,其三是感染。前兩項是急性的,當時就會出現,應注意尿色等,後一項一兩天觀察沒異常也沒問題了。

分析:白開水是低滲溶液,紅細胞在低滲溶液中,水分子滲入細胞過多,使細胞膨脹破裂而發生溶血現象;白開水誤輸入靜脈後,主要危險因素是水內未被滅菌的細菌入血引起菌血症,以及毒素釋放引起的敗血症。

處理:

1. 溶血:查尿血紅蛋白,血膽紅素,注意腎功能,少量碳酸氫鈉靜滴。

2. 菌血症:要做血培養,在給抗菌素之前做血培養最為重要。使用抗菌素,首先為抗革蘭氏陽性菌,後根據血培養結果調整。如患者長期發熱,不能用原發病解釋,要注意有無細菌定植及膿腫形成。

3. 內毒素血症:對症處理。

見怪不怪

站友分享誤輸那些事

有站友認為誤輸白開水已經不算是什麼怪事了,更為奇怪的還有:

站友 D:誤輸酒精 1 例

我科一位同事講:他在外省一家醫院進修時,下面一個鄉鎮醫院轉來一個病人,昏迷,可聞及很大酒精味,一時原因不清轉來上級醫院。在檢查時一醫生髮現輸液瓶掛的是酒精,已輸了一小半。原來當地醫院加液時加錯了,把酒精當液體加了。不過病人經過一系列治療還好了。

站友 E:誤輸去甲腎上腺素

親歷高濃度口服去甲腎上腺素鹽水誤輸靜脈一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入院後除靜脈輸液外,予去甲腎上腺素 16 mg+鹽水 250 mL,交病人分次口服。

2 小時後,病人訴頭痛,測血壓 230/130 mmHg,原因不清。護士以為是口服去甲腎上腺素太多,問:你怎麼把鹽水都喝了?病人答:我沒有喝啊,我看見吊瓶水完了,不好意思麻煩你們,我就把桌上這瓶水掛上去了。

站友 F:誤輸腸內營養液

看完以上案例,站友們一致認為:管理問題很大,不要找任何理由,說什麼病人自己乾的,家屬沒理解,護士工作忙等等,都不是理由!

那麼,我們來回顧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一些細節,是不是也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隱患呢?

警鐘長鳴

安全無小事,知其所以然

為什麼要掛非靜脈用藥牌?

從下圖可以看出,某病區一危重病人正在兩路「輸液」,一路為靜脈輸液,一路為腸內營養液,但從床尾看去並沒有看到明顯的警示標識,且所用的都是普通的輸液皮管。而從另一面看,則可以看到靜脈輸液一路掛了個「非靜脈用藥」牌。

看了以上案例,作為臨床護士一定知道輸注腸內營養液時掛「非靜脈用藥牌」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出現類似差錯。也許你覺得你不會搞錯,但看了站友們分享的案例以後,就不能再抱有僥倖心理了。

提醒:輸注腸內營養液,可以選擇專用的輸注管路,以便與輸液器進行區分。

床邊的鼻腔沖洗液有什麼問題?

下圖是一袋生理鹽水,醫囑用於鼻咽癌患者放療期間的鼻腔沖洗。

從圖片可以看出,沒有備註開啟日期時間及有效期。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用於抽取生理鹽水的一次性注射器放於床頭柜上。

其實,臨床上也常常會有特殊配置的漱口液(生理鹽水與碳酸氫鈉溶液混合),用於口服止血的去甲腎上腺素溶液等外用溶液,除了寫上開啟日期及效期,還要做上明顯的警示標識。當然,最好是在放在護士站保管備用,如果由患者自理,則務必做好宣教和提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護理時間 的精彩文章:

想要護理工作忙而不亂,這 6 大點方法你值得借鑒

TAG:護理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