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奴役」的博士生:是尊師重教還是制度畸形?

被「奴役」的博士生:是尊師重教還是制度畸形?

祝你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不是革命的一塊磚,也不是某架機器上的螺絲釘,既不是誰的羊,也不是誰的槍,你是你自己。

—— 書房書話

1

1月17日,中青報《寒門博士之死》一文引發輿論關注。其實早在十天前,此事就在社交媒體上被熱議。溺亡博士楊寶德女友曾在微博上髮長文,聲討其博士生導師周某是釀成此悲劇的罪魁禍首,並貼出二人聊天記錄作證。

據楊寶德與博士生導師的聊天記錄及其身邊同學親友反映,楊寶德生前常被導師要求幫忙處理私人瑣事。

在微信上,周教授有一個學生群,叫作「粉絲群」。在群里,她曾對一個碩士生說,「老師要重點培養你,把你培養成我的博士,也好替我擋酒。」

除了陪吃飯、擋酒以外,周教授對楊寶德明確提及或暗示的要求還包括:澆花、打掃辦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車場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裝窗帘等。聊天記錄顯示,這位老師甚至連上課的衣著也要楊寶德來評價,還稱「記得你最喜歡這件外套」。

楊寶德女友勸楊寶德換個導師,但楊寶德幾乎沒考慮這種可能性,「學院裡面很多老師都是同一個學科帶頭人的學生,申請換導師,也沒人敢收。」

據楊寶德女友所說,楊寶德生前唯一的念想,就是希望周教授能推薦他去美國留學,周教授也應允了他。然而日後周教授的一些行為和同學的言論,讓他對留學的事情失去信心。比如周教授對楊寶德學習英語不夠支持,同學也調侃周教授不會輕易放他走。

楊寶德的女友猜測,就是這些壓力堆砌在一起,終於逼著他選擇了輕生。

據封面新聞報道,在楊寶德失蹤以後,其姐楊寶佳曾赴西安尋找弟弟的蹤跡。同時希望楊寶德的導師周某能夠提供相應幫助,卻遭到了對方拒絕。

「我們和她聯繫,希望她能夠尋找媒體朋友,幫我們尋找楊寶德,但她說自己沒有這方面關係,而且還把我們在微信上拉黑了。」楊寶佳表示,這讓家屬覺得十分反常。「一般情況下,學生如果出了事,導師不應該這樣。所以,我們去找了他的同學。」

1月19日,西安交通大學回應該報道稱,楊寶德的博士生導師周筠確實存在讓學生到家裡打掃衛生、陪同超市購物、洗車等行為。校方已對周筠進行嚴肅批評教育,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取消了周筠的研究生招生資格。

2

不少不在其位的人,質疑著楊寶德的心理素質。

「這麼點挫折就被打倒了,這算不算情商低?」

作家六六的一條微博就引發了一波炮轟。

「現在的孩子都不知道腦子裡想什麼?裝個窗帘、買個菜、打掃個衛生就委屈死了?到底是個村娃,自視甚高。俺們跟師,出門拎包抱著被子,鞍前馬後辦入住,洗洗涮涮海生怕師父不滿意。人哪!別太把自己當回事。所謂學習,不僅僅是課本的,也是做人的道理。你伺候伺候老師,那不是應當的嗎?」

知乎上對這件事的討論里,有不少實名或匿名者,講了自己或身邊人的「讀博」遭遇。

為了拿到學位證,幾乎都有無可奈何的血淚史。

知友@霍華德 引用了動漫《來自深淵》的一段:

讀博就是邁向深淵,你會被詛咒,承受生命不能承受的苦痛,你會變畸形,會抑鬱,會心態爆炸,甚至丟掉性命,你準備好了嗎?

而最近有關高校「師生」關係的新聞層出不窮:

南昌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周斌被指長期猥褻性侵女學生;

北航長江學者陳小武被實名舉報性侵女學生;

對外經貿大學一教授被指性侵一女大學生數月;

學術界頂級期刊《Science》雜誌,也刊登過《博士生們面臨嚴重的精神健康問題》這樣的文章……

由於身份和權力的差異,師生之間的較量似乎是天然失衡的。

3

古時楊時和游酢去拜會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頤。程頤正在閉目養神,楊時、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長時間。程頤醒來,門外已雪深一尺。後人就以「程門立雪」作為尊師重道的範例。

實際上,在中國,師生關係常常被定義的非常親密,其中最高境界莫過於被喻為「父子」型的師生關係,即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而從這個角度來說,周某要求楊寶德為其澆花、打掃辦公室、拎包、拿水,這並不算過分,因為這體現的就是一種被提倡的傳統意義上經典型的師生關係,從古至今,也都能找到這種經典型師生關係的佳話。

前孔子時代,教育為貴族階層所壟斷,孔子興私學,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文化承傳的新紀元。孔子的私學就是民辦教育,民辦教育的興起使文化下移,教育向全民開放,也就是禮樂教化向全民開放。隨著民辦教育的興起,一種以文化傳承為紐帶的新型人際關係即師生關係出現了。有了孔子,在中國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師生關係。

公元前479年三月初,子貢從齊回魯去探望老師,孔子在兒子孔鯉、弟子顏回、子路相繼去世後,心情一直不好,前些天,他得了病,今天,他感到時身體有所好轉,正柱著柺仗由幾個弟子陪著在院子進而散步。他看到進門的子貢,責備而親情濃厚地說: 「賜,你為何來得這麼晚呀?」 子貢像請罪一樣說:「我不知道老師病了。」 子貢扶老師進了屋。孔子讓其他弟子離開,只留子貢在身邊,他指指七絋琴。 子貢會意,凈手,坐下給老師鼓琴。孔子和琴而歌:

泰山其頹乎 (巍峨的泰山啊,將要崩頹)

梁木其壞乎 (巨大的樑柱啊,將要折斷)

哲人其萎乎(一代哲人啊,將要凋謝枯萎)

歌聲愈來愈弱,鼓著琴的子貢聽著老師憂傷的歌,看著老師衰老的神態,子貢感到心尖發緊,喉頭髮脹,眼淚禁不住湧出眼窩,淚珠滴在琴弦上,又被顫動的琴弦彈得四下飛濺。

二月十一日,關愛自己勝過父親的老師孔子,在子貢日夜守護的床榻上與世長辭了。 子貢忍著極度悲痛,安排孔子的後事。他對眾師兄弟說:「老師四年前失去了他唯一的兒子,我們這些弟子,就是他老人家的兒子,老師生前待我們勝父母,我們理應以兒子般的孝義回敬老師。」 子貢拿出重金,為孔子準備厚葬。

孔子喪禮的隆重程度,超過了任何一個諸候,三千弟子一律以孝子身份披麻戴孝。孔子的棺槨停放在正廳,靈堂前跪得雪白一片,哀聲震天動地。魯哀公也來弔孝了,他宣讀他的悼詞:「上天太不公平啦,不肯留下這位老人,讓我一人在位,孤零零深感內疚。尼父啊,我失去了律已的榜樣。以後向誰請教呢?」 跪伏在地的子貢聽到此憤然起身,向哀公說:「失去禮節,秩序就要混亂,失去名分,就要產生過失,喪失意志,就會惑亂,失去所宜,就會出現過錯。夫子生前不被重用,死後卻來哀弔,此非禮也!以君主身份稱一位失意大夫為父,亦非禮也!」

子貢一言出口,滿庭皆驚,都替子貢揑一把汗。 哀公先是一怔,不僅沒惱怒,反而讚許道:「子貢,真君子也!寡人慾請你任左相之職,可肯賞臉!」

「魯國勝任相職者,已升天矣!」子貢說著放聲哭起來。安葬了孔子,子貢和師兄弟們在墓地開始為孔子守墓服喪。 半個多月以後,春風送暖,大地開始復甦,子貢提議:「我們該在老師墳墓前栽上各自喜歡的樹,這樣,即便我們服完喪離開這裡,代表我們的樹還在和老師作伴。子貢的建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子貢在孔子的墓道旁栽了一棵楷樹,喻老師永遠是自己心中的楷模。

04

近代師徒典範也不在少數,王叔岷是傅斯年先生僅帶過的兩名研究生之一,師徒關係十分密切,傅斯年對王叔岷關懷備至,王叔岷對傅斯年尊敬有加。

汪曾祺與沈從文之間的師生情,一直都被世人爭相稱頌。

汪曾祺在回顧自身的成長經歷時,曾不無自豪地說:"沈先生很欣賞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說是得意高足。"

而一代小說大家沈從文在向文藝界推薦這位學生的作品時,也總是說:「他的小說寫得比我好。」

兩人亦師亦友的情誼,經受了戰亂和運動的考驗,穿越了百年的歷史風雲。

汪曾祺輾轉來到上海,原想通過熟人或朋友找一份職業,不料卻連碰釘子,手頭僅有的一點錢也快花光了,即將落魄街頭,以致他情緒異常低落,甚至想到自殺。當他把這裡的遭遇寫信告訴沈從文之後,老師很快回信責罵他說:"為了一時的困難,就這樣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殺,真是沒出息!你手裡有一枝筆,怕什麼!"信中還舉了自己當年在舉目無親的情況下闖蕩北京,戰勝厄運發奮創作的例子,使汪曾祺既感動又慚愧。沈從文還致信上海的李健吾,請其對汪多加關照,並讓夫人張兆和從蘇州寫了一封長信來安慰汪曾祺。

反「右」運動中,時任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民間文學》編輯的汪曾祺因文獲罪,在1958年夏被打為「右派」,撤了職務,工資待遇連降3級,並被下放到張家口沙嶺子農業科學研究所勞動改造。在這裡,他不僅與農業工人一道起豬圈、刨凍糞、扛麻袋等,還熱心參加並指導所里群眾性的文化娛樂活動。孤寂苦悶的時候,他就給家人、給老師沈從文、給老朋友寫信,從那一封封充滿親情和友情的回信中,他得到了莫大的精神撫慰。

1960年年底,汪曾祺被摘掉了「右派」分子帽子,宣布結束勞動改造,因原單位不接收,他遂暫留在農科所協助工作。當時身患高血壓病住在阜外醫院治療的沈從文從來信中得悉此情後,不禁欣喜萬分,立即給汪曾祺複信。因等不及家人為他找來信箋,他就從練習本上撕下幾張紙急匆匆地寫起來。他全然不聽夫人的勸阻,不怕因激動而使血壓升高,洋洋洒洒,一氣呵成長達12頁、近6000字的回信。

在信中,沈從文對於汪曾祺下放勞動後的收穫,感到由衷的高興;而對於其在信中流露出的因一時回不了北京所產生的苦悶,則給予了語重心長的撫慰與鼓勵:「得到你1月15日的信,應當想像得出我高興的心情。能保持健康,擔背得起百多斤洋山芋,消息好得很!時代大,個人渺小如浮漚,應當好好的活,適應習慣各種不同的生活,才像是個現代人!一個人生命的成熟,是要靠不同風晴雨雪照顧的??你應當始終保持用筆的願望和信心!好好把有用生命,使用到能夠延續生命擴大生命有效工作方面去??你應當在任何情形下永遠不失去工作信心。你懂得如何用筆寫人寫事。你不僅是有這種才能,而且有這種理解。在許多問題上,理解有時其實還比才能重要!」

05

細細分析看看,這些師徒關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老師和學生之間最緊密的是授業和學習,其次才是生活感情,也就是說,老師和學生的目的一致,都是為了學問和知識。在生活中,學生敬愛老師,老師關愛學生,相互幫助,相互尊重,並非六六所說的「伺候」!

學生對老師的鞍前馬後建立在學術研究、資料收集等等,與六六所說的鞍前馬後,完完全全不是同一個概念,與周老師這種要求學生洗車、逛超市、敢於私生活更是完完全全不同。後兩者多多少少有了一點奴性,與別說與師生關係不同,與父子關係也不同,更與學習知識、研究課題沒有任何關係,也就是說非師徒關係,而是主僕關係。

當然,在現實中,這種關係也出現了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甚至還出現過不少道德失范和犯罪的情況,比如,在一些地方的中小學,就發生過老師對學生的性侵案件,而如果追溯案件發生之前的情況,就會發現其中很多都充溢著「父子」型的師生關係。

一開始,老師確實對學生很關心,而且也是發自真心,但隨著關係的深入,一些老師會突破道德的底線,而發生令人難以想像的情況,但在這個生髮的過程中,無不顯示著「父子」型師生關係的輪廓。

因此,就有必要思考這樣的問題:即在現代倫理之下,應當有著怎樣的師生關係?顯然,師生之間的關係過於鬆弛,那也是不對的,由其是在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很多學生的家長都在外面打工,而此時,老師的角色有了家長的某種性質,關心學生就可以多一些,程度也可以大一些。

但是,從諸多性侵學生案件可以看出,這種關心,恰恰也是發生後面問題的重要原因,這時「父子」型師生關係的輪廓,已經成了某種犯罪的外衣。

而這種關係並不僅僅存在於中小學校,近期被曝光的北航大學性侵案就是典型的一例,但它非常容易令人得出這樣的結論:即那位導師本來就沒安好心。

其實這樣的結論並不恰當,因為從其與學生的關係發展過程來看,其間並沒有處心積慮地設下「埋伏」,而只是雙方關係發展過程中的一種越位,而這種關係的雛形,也正是基於傳統教育所提倡的「父子」型師生關係,而後來的「越位」,只是一種循序漸進不能自控的結果而已,儘管這裡面有道德的問題,但道德卻不能決定一切。

社會的發展,必然會伴隨著倫理的更新,而師生之關的關係,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更新部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當然是越純粹越好,然而,這種純粹,其實也意味著必須做出某些精簡,「父子」型師生關係包含的模糊成分太多,它自身無法分離出本質的東西,相反,它還會使師生關係衍生出更多尷尬。因此,對於西安交大博士自殺事件來說,其實提醒社會的是,在現在社會倫理之下,到底該有怎樣的師生關係。當然,這本身就是一個宏大的命題,它需要從發展中的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梳理一些傳統的概念,該提倡的還應當提倡,不該提倡的,就要給予精簡分離。

06

慕容雪村在中央民族大學做過一個演講,叫《我們只向真理低頭》

中國有兩種生活:一種是「吾愛真理,但更愛領導」,另一種相反,「吾愛領導,但吾更愛真理」。

作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你必須做出選擇,而且應該站在真理一方。你可以尊敬領導,但應該更尊敬真理,在未來的日子,你或許會為了某種原因曲從於某些人、某些組織,但至少心裡應該明白:

真理是香的,而領導和組織只是聞起來香。其實很多事情,不放心上,就是贏。

在失衡的關係中,弱勢自然吃虧,忍讓或許是必要,但我們必須明白:

每一個人,要想不把自己逼上絕路,就不能把自己太當回事,更不應該把別人太當回事。為了真理可以小忍,但絕對要在崩潰之前及時止損。

我們永遠不該為別人的惡行付出自己的生命。

《無問西東》有一段說得很好:

「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你們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可是如果了解到青春只有這些日子,不知道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讓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什麼才榮耀,擁有什麼才被愛?」

如果有機會重來一次,不知道楊寶德還會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文章由西安讀書會整理,內容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書房記

知識 | 思想| 文學| 趣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房記 的精彩文章:

臘八至,一年一歲一團圓!

TAG:書房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