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子挨打,活不活該?

曾子挨打,活不活該?

曾子小的時候,有一天跟著父親到田裡幹活,鋤草時不小心把一棵瓜秧給鏟斷了。他的父親曾晳脾氣非常暴躁,看到後大怒,拿起一根大棒就朝曾子劈頭蓋臉打去。曾子經常聽孔子講孝,看到父親生氣要打他,心想假如逃跑的話,父親打不到會更生氣,那怎麼能說是孝呢,就等在那裡,一動不動。結果他父親曾晳手頭也沒個準兒,一點分寸也不懂得拿捏,一棒子下來,就把曾子打倒在地,昏了過去。過了好一會兒,曾子才慢慢蘇醒過來。他起來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喊疼,而是問候父親道:「剛才您那麼費力地教育我,該不會累壞吧?」挨打後曾子幹不了活了,留在家裡休養。每次聽到父親回來的腳步聲,他都要忍痛爬起來,彈琴唱歌,裝出自己已經沒事的樣子。

當時魯國人們聽說後都稱讚曾子孝順,可這事傳到了老師孔子的耳朵里時,老人家很不高興,告訴門下的弟子說:「曾參來了,不要讓他進來!」

曾子在遭打後,還受到孔子的不待見,我覺得曾子這個學生實在也有點活該,因為他至少犯了兩個方面的錯誤。

一是犯了愚忠愚孝的錯誤。當時的曾子聽到孔老師不高興後,趕快去跟老師解釋:「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既然犯錯惹父親不高興,就應該接受父親的責罰。您多次教導我們為人子女要懂得孝,而能夠贍養父母只是最低層次的孝,最難的是能始終對父母和顏悅色,不讓他們不高興,所以我才裝做若無其事,以免父親擔心。」孔子說:「你知道舜帝的故事吧!舜的父親叫瞽瞍,眼睛是瞎的。舜非常孝順他的父親,父親要使喚他,他總是在旁邊,但父親想殺掉他時,他每次都會想辦法逃掉。父親用小棍子打他,他就默默忍受;但用大棍子打他,他就會逃走。舜這樣做的結果,使瞽瞍沒有犯下不行父道的罪責,而舜也沒有喪失孝道。可你呢,父親大發雷霆時,你寧死也不躲避,表面上像是盡了孝道,但萬一你被打死了怎麼辦?不僅會給你父親留下一輩子的痛苦和歉疚,而且會讓你父親陷於殺子的不義之中。有哪一種行為比這更不孝呢?」

曾子「孝」的大原則沒錯,孔子當也沒有否認曾子的孝心,他否定的是不知變通的愚孝。雖是儒家大師,但孔子對"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這種說法是不同意的,不該死的,就不能輕易地死去。從現實的生活層面來講,作為兒女受到父母批評或一定程度的體罰,能恭敬順受,這是應該的,哪怕是被委屈的都沒關係。從常理講,大多數父母都是對兒女關愛備至,輕易捨不得打孩子,所以能夠「小棰則待過」也是做兒女的良心與本分。而偶然遇到父母不理性甚或行為過激的時候,不要正面衝突,適當躲避才是理智的做法。再者,現實社會中極個別為人父母者,因道德缺失甚至人性的暫時泯滅,傷害兒女生命或人格的事也偶有發生,萬一不幸,身遭其遇,就更應該「大杖則走」以避其禍。「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是孔子教我們盡孝的良心和智慧。

二是曾子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曾子確實是個聽話的好學生,但這種聽話聽得過於教條主義了。他聽孔子說要孝,因此哪怕父親差點打死他不也知道避讓,也算是一條筋了。這種教條主義讓人想起一個古代笑話。笑話說有一位呆秀才下鄉,一條水溝擋住了去路。他取出書來,仔細翻看,卻怎麼也找不到如何過溝的答案。一位農夫告訴他,不用翻書,跳過去就行了。秀才聽了他的話,雙腳一蹬,往上一跳,竟落到水中。農夫說,不是那麼跳法。說罷,單腳起跳,一躍而過。秀才看了埋怨道:「單腳起步為躍,雙腳起步為跳,你該說躍,不該說跳。」這位秀才拘泥於書本,確實迂腐得可笑。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趙括紙上談兵,馬謖失街亭,都是教條主義錯誤的典型例子。曾子在這件事中,同樣也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對孔子老師的話表面上聽到了心裡,實際上沒有去認真思索,也沒有作深入的思考,在生活中遇到了老師講過的道理,卻不知靈活運用,故也活該挨打了。這大概也和現在的學生一樣,學習不僅是學習課本知識,學習現成的理論,還要善於學會應用,否則也只有現實面前挨打的份。

當然,曾子的這次挨打也沒白挨,孔子的一席話讓他頓時省悟。我想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次教育大概也讓曾子受益終身吧,要不然以後他怎麼還特意著有《孝經》呢?並成為了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被後世尊稱為「宗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久玖話齋 的精彩文章:

TAG:久玖話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