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對話代替規訓——我們是這樣教儒家經典的

用對話代替規訓——我們是這樣教儒家經典的

用對話代替規訓

——我們是這樣教儒家經典的

文|張聰

近日,許多媒體都以《〈論語〉納入高考經典閱讀考察範圍》為題,發布了高考改革的新舉措。作為一線教師,聽到這樣的消息,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喜的,當然是《論語》這樣產生於中國歷史軸心時代的儒家元典,終於進入了教育決策者的視野,成為學生在青少年時期提升道德品行、塑造健全人格、形成文化認同的重要支點。

懼的是:端到學生面的《論語》這盤「菜」,是在為他們的精神成長補充有價值的營養,還是在為他們已經吃撐了、吃壞了的腸胃增加新的負擔?

我沒有做過調查,僅目力所及,看到的中小學講授傳統文化經典的方式大多離不開——讀、譯、講、背四個環節(好一點的老師還可能讓學生演一演)。老師往往手持《論》《孟》,宛如真理在握,高踞講台,完成他「傳道、受業、解惑」的使命,而學生呢,低眉俯首,奮筆抄錄,只是居於「被傳道」、「被受業」、「被解惑」的位置。

呵呵,我想,這樣的經典教育不過是以孔夫子、孟夫子冷冰冰的規訓,代替了老師的嘮叨、家長的責罵,在新的「權威」下面培養新的「順民」。

我曾聽到一個孩子在被迫讀完《論語》後抱怨說:「子曰子曰,這個子怎麼老曰呀?!」是的,如果我們不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知方式,如果我們不考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一味把「子云詩曰」硬塞到學生手裡去,他們怎麼能產生對儒家經典的親近感、認同感呢?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在今天,我們的儒家經典課堂上,能看到這樣的教學智慧嗎?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在今天,我們的儒家經典課堂上,能看到這樣的學習方式嗎?

「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在今天,我們的儒家經典課堂上,能看到這樣的實踐取向嗎?

一言以蔽之,《論語》雖然被納入了高考經典閱讀考察範圍,但讓我們憂懼的是:很多人正是在用孔子所摒棄的灌輸式的教育方法教授儒家經典——「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這種貌似在弘揚儒家經典的行為,實質上卻適得其反,不過是上下敷衍,把好好的一本經典變成了高考掙分的「敲門磚」。

如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我們認為,要回到儒家所倡導的教育方法上來:從現實的、具體的問題出發,給學生充分的思考、表達的機會,教師通過與學生的對話將經典中所蘊含的價值觀傳遞給學生。同時我們強調: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意見,暫時不接受老師傳遞的價值觀,教師只負責「油然作雲」、「沛然下雨」,期待禾苗自己「勃然興之」,而決不做揠苗助長的蠢事。

空說無憑,我們用三個課例來印證我們的思考——

課例一:「仁」:該不該殺死黑貓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講儒家經典不可能不接觸到「仁」。

什麼是「仁」?這個問題實在不是三言五語能解釋清楚的。縱使是我們能夠解釋清楚,如何把這個概念傳遞給學生又成了一個問題。倘若我們把「仁」這個概念解釋得連小學生都能聽懂——那我敢說,這一定是曲解了「仁」。

其實,儒家學說本身就不是從概念出發的,而是從人情事理出發的,是對「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自覺。所以,我們嘗試著從那個「百姓日用」講起。

課堂上,我們先請學生閱讀作家凌叔華女士的一篇兒童故事《小哥兒倆》,故事講的是——

小哥兒倆(大乖和二乖)得到了七叔送給他們的一隻會說話的八哥,高興的不得了,一刻也不肯和這鳥分開,還計劃著要在家裡辦一個學堂,教八哥念書。晚上,小哥兒倆和爸爸一起去看戲,散戲回家時卻發現八哥不見了。原來這八哥是被一隻黑色的野貓吃掉了。這隻野貓壞得很,常常偷吃家裡的臘肉,還從魚缸里抓小魚吃。小哥兒倆聽到這樣的噩耗,又傷心又氣憤,發誓要打死黑野貓,給八哥報仇。

第二天,他們拿著「武器」(雞毛撣子)來到野貓經常出沒的後院。忽然聽到「咪噢!咪噢!」的嬌聲叫喚。他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那隻黑野貓生下了一窩小貓,小貓一隻只滾圓可愛,懵懵懂懂地叫著,黑貓歪躺在一旁,準備著餵奶……

故事讀到這,我們請同學停下閱讀的「腳步」,一起來思考:殺死八哥的「兇手」黑野貓(這時已經是貓媽媽了)就在眼前,你覺得小哥兒倆應該殺死它嗎?

在課堂上,同學爭論得很激烈。有人說應該殺死,理由是這隻野貓吃了八哥,還吃過金魚,偷過臘肉,實在太壞了,不打死它它還會傷害別的生靈;也有人說不應該殺死,野貓吃掉八哥也許是因為要給小貓哺乳,又實在找不到吃的東西,餓壞了才這樣做的,不能因為這個就說它壞.......總之,各有各的一番道理。

在這個討論的過程中,老師不說任何有導向性的話語,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朱子說,天下的事沒有別的,就是個「感應」。課堂上也是這樣:老師沒有充分、細膩的「感」,就不可能對學生有恰到好處的「應」。

學生的討論告一段落。我們拿出兩個故事結尾給學生讀——一個是小哥兒倆堅持「正義」,把大野貓被打死了,小貓也因為失去母親而餓死(我們自己寫的);另一個是原文的結尾:小哥兒倆忘記了「報仇」的事,把小貓抱在懷裡,商量著給它做一間房子。

「同學們,你們喜歡哪個結尾呢?哪個結尾讓你感到心裡舒服一些呢?」很多學生選擇了原文的結尾。

教師繼續回應孩子們剛才的思考:「大家說的『道理』都沒有錯,可是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對』與『錯』的問題。有些時候是我們心中忍不忍的問題。如果貓媽媽被打死,你心裡會感到愉快舒暢嗎?我想,大多數同學都會覺得心裡不舒服吧?你心裡的這種『不舒服』,或者說你的這種『不忍心』,就是因為你心中有一枚『仁』的種子」。

當學生似有所悟時,我們再拿出孔孟關於仁愛的語錄和學生一起品讀。

榮格心理學中曾談到:所有聖賢的教諭,都來自於他們真誠的生命體驗。而當你也能獲得同樣的生命體驗時,你是不需要自己再去額外記住聖賢的話語本身的。因為那話語已經和你的生命體驗打成一片了。——我們所最求的就是讓學生用心(而不只是用腦)理解聖賢的話語。

那麼,「仁」是不是就等於你心中那剎那間的不忍呢?並不是的。我們又拿出《晏子春秋》上故事給學生讀:

景公探雀鷇(kòu),鷇弱,反之。晏子聞之,不待時而入見景公。公汗出惕(tì)然。

晏子曰:「君何為者也?」

公曰:「吾探雀鷇,鷇弱,故反之。」晏子逡巡(qūn xún)北面再拜而賀曰:「吾君有聖王之道矣!」

公曰:「寡人探雀鷇(kòu),鷇弱,故反之,其當聖王之道者何也?」

晏子對曰:「君探雀鷇,鷇弱,反之,是長幼也。吾君仁愛,曾(céng)禽獸之加焉,而況於人乎!此聖王之道也。 」

使學生知道,你要把自己這份小小的「不忍之心」充實起來,推廣到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身上——甚至是你不曾見過人身上,使「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才能算是「仁人」。

我相信,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所「悟」的,比他所「知」的要多一些。

課例二:「孝」:你要舉報父親嗎?

課堂上,對於「孝」的研究是從這樣一個故事出發的:

曾子有過,曾皙引杖擊之,仆地,有間,乃蘇,起曰:「先生得無病乎?」魯人賢曾子,以告夫子……

曾子犯了錯誤,被父親打暈在地,醒來後的第一件事是關心父親的身體——你覺得他這樣做是「孝」嗎?孔子會怎樣評價曾子的做法呢?

課堂上,學生大多認為曾子的行為是屬於「孝」的,因為他自始至終都在為父親著想。

「那麼,你認為孝順就是無限度地服從嘍?」老師說。

這是孩子們才開始注意到到曾子父親的做法是明顯失當的:「曾子父親的行為是錯誤的,曾子不應該一味順從……」

「那麼,你覺得此時曾子應該擼起袖子和父親大打一場嘍?」老師又問。

學生一時語塞。很難怪,他們自小接受的教育大多是非對即錯、非黑即白的。而生活本身比他們懂得道理要複雜得多。儒家經典能夠給予學生的智慧之一,就是幫助他們找到那個恰如其分的分寸,用有靈性的頭腦去面對活潑潑的生活。

在學生無法做出判斷時,我們出示了孔子對曾子說的話——

夫子告門人:「參來!汝不聞:昔者舜為人子乎?小棰則待笞,大杖則逃。索而使之,未嘗不在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今汝委身以待暴怒,拱立不去,殺身以陷父不義,其不孝孰大焉?」

如果只懂得一味順從,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卻給父親換來不義的罵名,這能算是「孝」嗎?——孔子是從反面來說,我們把孔子的話正過來說:孝不是一味聽話,是用你自己生命的力量和溫度去成就父母,讓他們變成更好的人。

《說文解字》上說「孝」是「子承老也。」——就像是我們在懵懂無知時父母用用肩膀托舉我們的生命一樣,今天我們也要用肩膀托舉他們的生命。

為了進一步理解「孝」,我們又拿出2015年全國高考作文題,和學生一起探討研究:

因父親總是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接電話,女大學生小陳出於生命安全的考慮,通過微博私信向警方舉報了自己的父親,警方核實後,依法對父親老陳進行了教育和處罰,並將這起舉報發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贏得許多網友點贊,也引發一些質疑。經媒體報道後,激起了更大範圍、更多角度的討論。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

「你贊同小陳的做法嗎?如果你是小陳,你會舉報自己的父親嗎?」這是我們在課堂上留給學生的問題,並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研究討論。

我們和學生一起研讀儒家經典,不是要培養「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博學的無知者,而是要把知與行最大限度地融合在一起,培養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活出儒家精神的真人。

在傾聽學生正反兩方面的觀點之後,我們提出另一個問題:「如果孔子處在小陳的位置上,又會怎麼處理這件事呢?」

當然,孔子沒有給我們現成的答案,卻給予我們一些思維的方向。我們把孔子的語錄出示給學生——

子曰:「事父母幾(jī)諫(jiàn),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論語》)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孝經》)

這幾句話學生唯一理解起來有難度的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這一句。我們給孩子打了一個不恰當的比方——如果,你在外面你闖禍了,回到家裡,父母或許會暴風驟雨般地痛批你一頓。但是,只要走出家門,在外人面前,你的父母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站在你一邊,為你解釋、代你辯白、替你道歉。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有親情。

法律很重要,因為它是社會的底線,是懲戒罪惡的武器。但是,法律不能樹人,懲戒不能立人。只有愛(包括親人間的愛)才能使人生髮出向上的力量。

「好,那麼孔子會怎麼處理這件事情呢?會縱容父親?不會!會舉報父親?恐怕也不會。他一定有更好的方法、更恰當的方法勸說父親,或者默默地彌補父親的過失,不讓父親犯大錯。他會怎麼做呢?」

我們給孩子留了這樣一項作業——

如果你贊成小陳的做法,請你代表小陳給父親寫一封信,解釋你為什麼要舉報他,並努力緩和小陳與父親的關係;

如果讀了孔子的話,你想到了更好的方法,請你寫一寫,面對父親的行為,你會怎麼說,怎麼做?

法國的蒙田在他的《論教育》里有這樣一段話:「看我們被教授的方法,無怪乎學生和教師們並不變得更聰明,雖然他們更博學。真的,我們的家長為我們的教育所花費的金錢和心血,除了用知識來裝滿我們的頭腦,並沒有別的目的。關於判斷力和德性,一字都不提!我們慣於詢問:『他懂拉丁文或者希臘文嗎?』但他是否變得更賢慧,這才是主要的東西,卻沒有人問及。我們應該詢問誰知道的最好,而不是誰知道的最多。」

我覺得這段話在四百年後的今天仍然適用,我們給學生將儒家的經典,並不是比誰知道的更多,而是看——誰知道的更好!

課例三:貧窮,值得祝賀嗎?

儒家的財富觀,我們是通過一堂寫作課傳遞給學生的。我們截取了《左傳》里《叔向賀貧》的故事出示給學生——

叔向見韓宣子,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叔向曰:……

韓宣子說自己家裡貧窮,叔向卻表示祝賀。你覺得叔向祝賀的理由是什麼呢?請你續寫下去。

為了幫助學生深入思考,我們把一系列經典文本作為思維的「腳手架」提供給學生。包括儒家的經典——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論語》)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則從吾所好。」(《論語》)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禮記·大學》)

還有西漢揚雄的《逐貧賦》、唐代韓愈的《送窮文》的片段(這兩篇文章都是很有意思的,不算枯燥,《逐貧賦》被錢鍾書譽為揚雄最好的一篇文章,《送窮文》更不必說,很能見韓愈的嬉笑怒罵)。短短的一段續寫,需要學生閱讀大量文本,在理解、吸收的基礎上轉化為語言表達,從學生的語言生成中可以看得到他們思維能力的上升。

三個課例介紹完了。這三節課反映了我們現階段的思考。不足之處,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作為小學老師,在文章結尾處總喜歡引用點名人名言作為全篇的「升華」,呵呵,引用誰的話呢?我想引用清代大詩人鄭巢經的娘——貴州山區里一位普通婦女的話說:

「與小兒言,當就他所知處告之。太寬,則不得頭腦,亦且厭聽。此道理如我種四季豆時,你從旁種幾窠,今日你看去,已說比我種的好。後來結子,亦必覺得分外有味。又如今晨剝蠶豆,你自剝一盤蒸食,吃得凈盡,更不別顧他物。可見凡事一經手作,便是有味。若都沒用過心力,任說出血來,爾只看是白水。」(《巢經巢詩文集·母教錄》)

我們努力的方向就是——端給學生的儒家經典課程,能成為一盤孩子自剝有味的「蒸蠶豆」。

【作者介紹】

張聰,小學教師。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章黃國學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真的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嗎?

TAG:章黃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