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追N只兔子」
教育
01-24
別讓孩子「追N只兔子」
孫維凡
一位師範學院的老師,給5歲的兒子報了數學、書法、美術等七個興趣班,認為這些都是孩子必備的素質。如今,「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很多家長的共識,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子女「成龍變鳳」,為此,有的咬緊牙關不吝付出,有的勒緊褲帶捨得投入,不怕花錢多報班。
其實,培養教育孩子跟農民種地一樣,最忌諱多下種留密苗,因此才有「愛苗抱瓢」的說法;也和獵人打獵一樣,追的兔子越多越一無所獲。再說有些學習內容說是「興趣班」,其實孩子毫無興趣,學了也收不到效果。
一個人能夠「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知天文曉地理、多才多藝當然好,可是能文能武、樣樣精通者畢竟是少數,一般而言,學貴有專攻,技貴有專長,也就是俗話說的「一招鮮吃遍天」。《荀子·勸學》中說有種叫「五技鼠」的小動物,能飛但飛不上屋頂,能夠攀爬但爬不上樹梢,能夠游泳但游不過溝渠,能夠奔跑但速度超不過人,能夠掘洞但大小不足以藏身。它雖然本領很多,卻樣樣稀鬆平常,連個頭比它小的獵食者也能輕易把它抓來吃掉。
另一方面,舉凡成大事者,無一不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者,窮盡一生做好一件事的有心人。麥哲倫捨生忘死證明「地球是圓的」,荷蘭科學家萬·列文虎克一生磨一鏡,歌王帕瓦羅蒂堅持「一生只選一把椅子」,司馬遷用一生造就一部作品,數學大師陳省身「一生只做一件事」,袁隆平一門心思研種雜交水稻……這些古今中外的事例,無不說明了一個道理:挖許多井不如挖一口最深的井。
所以,與其讓孩子「追N只兔子」,不如讓他從做好一件事起步,以免像「五技鼠」一樣陷入「無所不能無所能,無所不精無所精」的怪圈,最終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