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的辛苦了,以後請自在的活著吧

真的辛苦了,以後請自在的活著吧

文/編輯:丸子醬檔

本期話題關鍵:抑鬱症

THE PRELUDE/序言

(圖片為去世演員田汰遂的姐姐,同為演員的河智苑,原名田海琳)

今天我們要聊一個沉重的話題——抑鬱症

之所以挑在這個時間點上

其實也是因為小編前幾天打開新聞網頁忽然發現了一則信息:

韓國藝人河智苑親弟弟因抑鬱症自殺去世

每次看到這種自帶灰色悲涼色彩的信息,心裡不禁不寒而慄起來

可是按我們接受今年的信息量來說 還是有點難以接受這樣的結果-永遠的離別

可這應該是韓國娛樂圈今年第二例

藝人因為抑鬱症而選擇終結生命的新聞了

就在十二月底

男子團體SHINee的副主唱金鐘鉉的自殺信息曝光引起了一陣轟動。

再次看到消息的時候,只給了我一種這樣的感覺:

我們終於也來到了要在不意間接受這些無常的事情。

可能面對現在的中學生來說,

SHINee已經成為了往日的學校前輩們口中的傳奇組合,

作為二代偶像團體來說,SHINee在二千年代中後期發展還是很不錯的,

基本上二十歲出頭的大學生們都或多或少知道這個組合的存在,

我們這代人,基本都是看著二代團的成長的。

「沒想到二代偶像團體和sm娛樂公司全員到齊的原因竟然是參加入社同期的員工葬禮。」

哎....弔唁會新聞評論這一條真的扎心了老鐵TAT

再說說這位剛剛離開人間的演員田汰遂,如果當年看過【成均館緋聞】的朋友

難免有點難過,畢竟在戲裡是一個比較討喜的角色

可讓人有點驚訝的是,田汰遂已經超過四年沒有出演過任何作品

而這些時間都在飽受抑鬱症的折磨與自我治癒,最終也沒有戰勝自己

......

不管現實已經是如此的蒼白

我們作為看者唯一能做的

只有這麼一句話的得道:

真的辛苦了。

你是我們的驕傲。

終於到正文_

「別人總以為他們在思考,其實他們只是在整理自己的偏見而已。」

第一節:

「你就不能看看我嗎,在陽光處腐爛的傷口啊。」

抑鬱症是什麼呢?

(SOURCE:film-the dark place / 暗黑之處)

不管是什麼時候,抑鬱症總是被常人低估了它的威脅指數

抑鬱症沒有被這個開明的社會很好的理解,就算我們身邊有這類人的存在

很多時候也被當成只要沒出什麼大事便可以無關痛癢的憐憫群體的存在....

這樣的思想其實是很危險的_

抑鬱症其實也是精神障礙的一種

可要是把「精神障礙」說成是「精神病」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參考醫學科普文章:Condition, Disease, Disorder

http://amastyleinsider.com/2011/11/21/condition-disease-disorder/

Becausedisorder, likecondition, is relatively value-neutral when compared withdisease, it is often used in place of the latter term when a less stigmatizing or less alarming term is desirabl

根據這篇文章,「障礙」,也就是「disorder」(翻譯成「失調」或許更恰當一些?),比「疾病」(disease)更加價值中立,被污名化的程度更輕。

在這個殘酷的世界,慮到社會層面污名化以及刻板印象的問題,或如桑塔格所說的,「疾病的隱喻」。我們為何不幫助它包裝的更為合乎人情一點?

抑鬱症固然可怕,可更可怕的是人們對抑鬱症的偏見與無知。抑鬱症是一種疾病,不是依靠話語的辱罵或者勸導,乃至強制治癒療程就可以變得相安無事的。

抑鬱症可怕的開始總是悄然陪同你人生的低谷/巨變協同而至的,逐漸吞噬你的靈魂和精神,要是情況到了最嚴重的時候,便會誘導你自己選擇了結自己的生命。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死亡,不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甚至來說,他們認為,這才是他們逃離一切他們害怕的解脫之路。而外人的不了解與輕視,在不輕易間或而無形中助長了抑鬱症患者自我毀滅的火焰。有時候人就是這樣,他們很難相信這種看不見摸不清的病痛,就這麼讓一個人的生命從此隕落了。

就抑鬱症患者來說:

抑鬱症對思維的最大影響,是哪怕一點微不足道的煩惱也會造成極度痛苦的情緒海嘯。比如和誰鬧了個小矛盾,正常狀態下哪怕是產生負面情緒也只會圍繞著矛盾本身,但是在抑鬱狀態中就會想得很深。比如我和他鬧矛盾了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和人相處我只會給人帶去不愉快我這個人就是徹頭徹尾的失敗。看上去根本不構成邏輯關係,但這就是抑鬱症患者的思維模式,不管多小的事情最後都會歸結於對自我的厭惡。因為過於厭惡自己,所以哪怕明知這麼想是不對的,還是會把所有的錯誤都歸咎於自己。

然後是對一切喪失興趣,後來延伸到無法觸及自己最擅長的區域,再後面是自己的能力不願再去施展,把曾經喜歡的一切全部排外處理。沒法集中注意力,無法維持正常的學習或工作狀態,嚴重時連吃飯睡覺都是問題。沒有緣故的機械性哭泣,哭完卻又想不起具體的理由,到底是感性所致還是病情催促,自己也不搞不清,就像一個出了故障的水龍頭。有時候則內心麻木到哭都不會哭,會在同一個地方維持同一個姿勢很長很長時間,比如躺在床上睡不著又不想起,什麼都不會想,大腦整個是空白的,長時間的不願起床,彷彿貼近床板你就可以從這個世界隱形了,一切也就清凈了。不想說話,甚至無法順利地在腦海中組織語言。與世界之間好像隔了一層,外界的一切刺激傳到我這裡時都會慢半拍。就好像什麼事情在我面前發生了,我見到了聽到了,但是它對我來說不產生任何意義。喪失了與人正常交往的情緒,無喜無怒無心情的日復一日,最後連自己的時間出了故障也渾然不知。

(SOURSE:film-密陽)

抑鬱症患者更多的時候我體會到的不是悲傷,而是疲憊,是價值感的缺失和活力的缺乏。哪怕眼前的一切看起來都非常順利,他們總是在腦中閃現一個念頭:下一步就是自己會栽跟頭的,你就是這麼不幸的存在。

比較重要的一點,即使是有抑鬱症也不會成天愁雲慘霧以淚洗面。還是會開心,只是這種開心是短暫的轉瞬即逝的而且是很淺層次的。這種開心比較類似於看見一個好笑的段子然後應景地笑上幾下,而不是走在陽光下覺得世界真美的那種充實持久的幸福感。

大概所有抑鬱症患者壓抑自我的時間裡,都有這麼的一句潛台詞:

「你就不能好好的看看我,在陽光下腐爛的傷口還在發作,救救我吧,救救我吧......」

(SOURSE:film-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第二章:

對抑鬱症患者的話語禁區

&

抑鬱症患者的自白書

你最好忍著嘴巴別多說這些:(抑鬱症患者禁區話語盤點)

「我經歷的挫折比你大的多,還不是挺過來了,你完全是抗壓能力太弱了。」

人的脆弱和強大是相對存在著的,有時候你覺得自己無能為力的就要放棄了,有時候卻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一段路。當一個人處在「抑鬱傾向」的情境下,任何事件都可能成為它的觸發點,也就是心理醫生說的「Trigger」——它可以是一句責難、也可以是出於親朋好友無意間的過度解讀,就像有時候關不上冰箱的門,腳趾撞到了桌角,臨出門找不到手機,嚎啕大哭,你覺得是小題大做,只有他們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SOURSE:film-海邊的曼徹斯特)

「你看起來很正常,一點都不像生病了。」

並不是所有病,都會讓人意志消沉,臉色蒼白。就如擁有校園抑鬱症的學生來說,就算最嚴重的時候去學校,同齡人是很難發現他們的痛苦到什麼樣的地步,除了覺得ta最近變得有點沉默寡言了,喜歡單獨行動不願意接觸外界,卻在該到的群體場合都一一參合了,與正常時絲毫沒有差別。這些時刻的彙集無一造成了抑鬱症自愈時間黃金時機的錯過,一拖再拖的病情,對抑鬱症本身是沒有好處的,隨著時間流逝,它只是不變的擴大自身的黑暗處的痛苦,最後不得已把自己吞噬了。不是說抑鬱症患者就沒有基本的喜怒哀樂,而是有時候甚至會假裝開心地說笑,當然,這需要動用大量的精力。對一個抑鬱症患者說「你看起來很正常,試著多和別人說說話,心情就好了」無疑是非常愚蠢的舉動:你會對一個心臟病人說「你只是身體差點了點,多跑跑步就好了」嗎?

(SOURSE:film-迷失東京)

「你要是自殺了,對得起你的父母嗎?」

站在道德的高低說這種話你不覺得羞恥嗎,與其他行為無異,自殺,也是抑鬱症患者權衡利弊之後的決定。我們從小都被教育要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可有一天你自己出事了,你覺得自己做什麼事都是沒有意義的,外加上自我過度解讀別人對你的偏見,內心的陰暗想法就被無限放大了,覺得每天活著都是一種罪惡。當抑鬱症患者將所有的罪過歸咎於自己,會覺得自己滿身骯髒,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錯的。虧欠父母,相較於虧欠整個世界,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SOURSE:film-Perfect Proposal)

抑鬱症患者的自白書:

我是個確診的中重度抑鬱和中重度焦慮患者,因為我沒有失眠等問題,所以我只服用了一種藥物,這個月狀態很好,整月心情都很輕鬆,只有焦慮犯過兩次,因此下個月我可以申請換藥或者減葯了,是比較不錯的狀態。

從我個人而言,我對身邊的人的期望就是,如果我很沉悶,那就陪著我沉悶地躺著,什麼都不要多說,特別是大道理,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做不到,按時給我提供點食物和水就好了;如果我突然很想去散步啊、去超市啊、去逛街啊,那就陪我去吧;如果很想吃東西啊,那就陪我去吃吧……在整個過程中,重要的不是做了什麼,而是陪著。而且,當我低沉的時候,我真的很煩別人語重心長地和我說話,因為我真的沒有精力去應付這些對話,我就想躺著,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我就是要浪費時間。

我有非常嚴重的抑鬱症,但我不想身邊的人知道,那隻會給我帶來麻煩,而且我又不願意撒謊。

即便是愛,也不能擺脫這種漫長歲月里產生的孤獨感」。但現在,她慢慢能夠接受抑鬱症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也開始明白,「愛可能不能擺脫孤獨感,但可以馴服它」。

腦子裡總有那麼一個聲音在你做事的時候,告訴你,你,不行的,失敗是註定的。

看到的人,看到的物,都是活的,只有自己是死的。

總是會獃滯的盯著兩個或著更多的東西,然後莫名的哭起來。

第三章:

「如果怕黑的話,就牽起另一個人的手。」

關於了解抑鬱症的書籍:

【我的那條叫做『抑鬱症』的黑狗】

【曠野無人】

【變態心理學】

【從心理問題到心理優勢:一個抑鬱症患者的家庭治療筆記】

【少有人走的路】

【走出抑鬱】

(SROUSE:film-柏林)

抑鬱症的癥狀盤點_

希望你和我一樣可以理解這些少數派的狀態

1.對身邊的一切毫無關心,基本引起不了ta的好奇

2.ta的睡眠作息很不正常,並且常說自己失眠。一旦睡著就不願意醒來。

3.食慾變得不尋常,要麼特別喜歡吃東西,要麼有點厭食的傾向,體重驟變。

4.渾身乏力,身體無力,下體不穩,顯得整個人喪失了精氣神。

5.變得格外怯弱,沒有了自信心,總覺得自己會把事情搞砸不願意接觸新事物。

6.焦慮指數爆炸,情緒不穩。很容易爆發不良情緒。

7.思維遲緩,注意力難以集中,自我評價很低,自卑心理出現泛濫。

8.會與ta人討論生死話題,甚至認為死亡是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狀態。

9.長時間的自我囚禁,變得孤僻。

如果覺得身邊的人被抑鬱症的『黑狗』纏上了,請幫助ta早日診斷情況

求救渠道:

精神科:在當地正規的精神科醫院進行診斷與開藥治療。

心理諮詢:和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進行談話,提供一段可以給抑鬱症患者釋放情緒的人際關係,幫助他們表達長時間壓抑在內心的想法與言語表達。給予思考的空間,提供他們心裡失衡的被關懷感,以更深的層次理解他們,幫助他們正視自己抑鬱症的根源是什麼。而不是一味地開導,解鈴人還需系鈴人,一定要他們自己對自己熬不過的劫難有所面對和不斷地麻木才能逐漸緩解他們內心的鬱結。

(SROUSE:film-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我想作為朋友幫助他們,應該怎麼辦?」

1.鼓勵ta今早就診,相信專業的醫學治療。相信醫生,專業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處理就好啦。

2.陪ta多聊聊過去你們美好的記憶,幫助ta重拾喪失掉的價值感,帶領ta接觸一些新事情,幫助ta培養新技能。

3.照顧好你自己的情緒,管理好你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刻意的對ta表達你對抑鬱症患者的憐憫之情,給予ta尊重,接納與愛。

4.不要企圖改變ta的想法和性格,要接納ta的積極態度並尋找時機幫ta助長起來,讓ta的負面情緒得以消退。

5.多聊聊天,陪ta多出去走走就很好。

這裡有一些不適合社會硬性規定的年輕人,他們更多的是沒有框架,而更加年輕氣盛。

正因為年輕的時候,這些人可以成為任何人,在自己真實模樣的探索路上,他們最想成為的是他們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丸在榕下聽風 的精彩文章:

TAG:丸在榕下聽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