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了趟宜家,發現裡面的椅子都好眼熟
caixin-enjoy
椅子是人類最初使用的傢具之一。
在中國的觀念里,椅子是權力的象徵,連地位都會用「頭把交椅」這樣的詞來形容。設計師是製造椅子的,他們不看權力,只看美和舒適。
但有趣的是,大部分設計師的地位是靠一把椅子決定的。很多知名設計師的首個作品大多是椅子。
比如,最常出沒在咖啡廳的伊姆斯椅,憑藉這把椅子,直接助伊姆斯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而這把椅子也成為紐約MOMA的永久性藏品。
伊姆斯椅復刻版
讓我們把目光收回到宜家。宜家也有很多好看的椅子,當我深入研究之後,驚喜發現,很多銷售爆款都有一個長得極為相似的經典設計師作品。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展開講講。
尼斯 VS 皮爾蒂摺疊椅
左:尼斯 摺疊椅 by Lisa Norinder
右:吉安卡洛·皮爾蒂 摺疊椅
關於 Lisa Norinder 設計的尼斯摺疊椅的故事,我們很難搜查到,可它的同款還真是有的說。
吉安卡洛·皮爾蒂長期以來是博洛尼亞藝術學院室內設計方向的教授,這把椅子標誌著一種古老設計的復興。
這位慈祥的老爺爺就是吉安卡洛·皮爾蒂
他並不是第一個製造出摺疊椅的人,早在二戰之前,這種摺疊椅的形式就已經出現了,不僅有木材的,還有金屬的。但皮爾蒂的摺疊椅是之前的基礎上又做的改良的設計。
椅子腿的鉸鏈、靠背和座位是由一個分為三部分的關節構成的,這個關節可以把整個椅子摺疊成一個不超過5厘米厚的長方形。一旦摺疊,這把椅子很容易壘疊起來。也可以用一種特別設計的掛鉤將椅子掛在牆上。
這把摺疊椅優雅的外觀沒能逃過專業領域關注的目光。1971年這把椅子在盧布爾雅那的雙年展上被授予獎牌,以及1973年獲得德國達姆施塔特設計委員會頒發的「可愛造型」設計大獎。
當然,大眾也是識貨的。1969年到1996年,將近30年間,共賣出四百萬把。
思伯帝 VS 7號椅
左:思伯帝 椅子 by Mia Lagerman
右:7號椅 by 阿恩·雅各布森
看到思伯帝椅子的第一眼,就有產生將它看成「7號椅」的錯覺。
「7號椅」是由阿恩·雅各布森設計的,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易堆疊。
阿恩·雅各布森
在「7號椅」之前,阿恩·雅各布森做過一把三條腿的版本。他的設計靈感來自於1940-1941年伊姆斯和沙里寧在美國製造的有機扶手椅以及伊姆斯夫婦1946年製造的金屬睡衣。
獨具創新的部分在於椅子的座位和靠背是一個整體,背後沒有任何額外的支撐。
藝術和現實之間總存在著妥協,雖然很不情願,但雅格布森還是設計了一把四條腿的椅子。
1955年,又對這把椅子的設計進行改進,推出7系列。這個系列的椅子都是四條腿,只是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延伸多種形態的椅子。有的有扶手,有的沒有,有的是可旋轉可調節的辦公室椅。
這把椅子標誌著丹麥進入工業傢具生產時代。
波昂 VS 馬賽爾扶手椅
左:PO?NG 扶手椅 by Noboru Nakamura
右:扶手椅 by 馬賽爾·布勞耶
這款波昂 Po?ng 扶手椅至今誕生已有40年。自 1976 年推出後已生產了超過 3000 萬件,每年差不多能賣掉 150 萬個,實打實的的宜家經典暢銷款。
另一把跟這個扶手椅相似度極高的椅子,早在1933年就被馬賽爾·布勞耶造出來了。
馬賽爾·布勞耶
這把低矮的超輕扶手椅有鋁片和一個扁平的坐墊構成。兩條鋁片構成了椅子的前腿,後腿和側面的半框架,座位和靠背安置在這個框架之上。扁平的坐墊由膠毛填充,表面是淡米色埃品格林經棱纖維,而扶手是清漆木。
布勞耶設計的這把椅子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類型椅子的結構是人家造的。
他僅用鋁、鋼條和膠合板,就能組合製造出較輕的結構,而每個部分用螺絲釘和鉚釘就可以連接起來。雖然這些椅子不能自由懸浮,但是它們卻相當地柔韌。
布勞耶在1933年11月申請了專利。
瑪莫特 VS 理查德兒童椅
左:瑪莫特 兒童椅 by M Kjelstrup/A ?stgaard
右:兒童椅 by 理查德·薩帕 & 馬爾科·扎努索
這個有孩子的家庭人手一把的宜家兒童椅,能在理查德·薩帕和馬爾科·扎努索設計的兒童椅上找到相似點。
這把兒童椅是合成材料製成的。義大利塑料設計的初始時期生產的第一把椅子就是理查德·薩帕和馬爾科·扎努索設計的這把兒童椅。
這把椅子最初設計是為了放在米蘭的小學裡使用,它需要大規模生產,因此成本和是否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就很重要。
最初的設計是使用木頭,但是成本過高,椅子也很沉,比較不適合兒童。他們就不得不考慮換一種材質。
生產第一把椅子的材質是上油漆的鋼片。雖然這樣生產工藝比較簡單,成本也比較低,但是材質還是不太適合兒童,鋼片和很尖的椅子角對兒童來說比較危險。更重要的是壘疊起來會損壞椅子的油漆。
兩年之後理查德·薩帕和馬爾科·扎努索又從頭開始摸索。正好那兩年合成材料技術有突飛猛進的發展,而1960年國際專利過期之後,聚乙烯的價格大大降低,所以塑料成了可行的替代材質。
洛維根 VS 鑽石椅
左:R?DVIKEN 洛維根 by Andreas Fredriksson
右:鑽石椅 by哈里·伯托埃
這兩個的相似度可能是所有椅子里最低的,但我就是想跟大家說道說道鑽石椅。因為它太受歡迎,身上也背負著太多故事。
這把椅子完全是由金屬構成,另外包括一個坐墊,座位是焊接的鍍鉻鋼絲網,支架式鍍鉻的鐵杆,各個部分由螺絲釘連接。坐墊的填充物是泡沫橡膠,黑色羊毛纖維鑲面。
說到「鑽石椅」這個名字,其實就是個比喻,表明椅子的框架像多面的鑽石一樣。
就設計師伯托埃而言,他親手打造的鑽石椅讓他又愛又恨。這把椅子讓他更加出名,也讓他背上一場官司。
哈里·伯托埃
伯托埃生於義大利,最初是雕塑師。從1939年到1943年他在密歇根的科瑞布魯克學院授課,在那裡結識了沙里寧和他的兒子以及伊姆斯(北歐風傢具不可忽視的設計師及製造者)。
在1943年,查理斯·伊姆斯邀請他到加利福尼亞的公司研發新的傢具。伊姆斯的公司當時正在研究如何用不同的金屬製作當椅子,以及如何根據人體形態調整座椅。
按說跟伯托埃合作得很好才對,可事實是,伯托埃在公司占的設計份額越來越少,讓他很不滿,1946年就選擇離開,進入漢斯·諾爾給他專門提供的一個工作室,讓他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才華,設計出一系列鋼絲椅。
幾乎與此同時,查理斯·伊姆斯也設計出鋼絲椅系列。這件事引發伊姆斯製造商和伯托埃製造商之間一場關於鋼絲椅版權的法律糾紛,最終以伊姆斯以及製造商獲勝作為整個事件的結束。
互動話題:
如果預算充足,你會選宜家還是經典設計師款?
責任編輯|Kim
註:以上部分款經典椅沒有確切的名字,因此就用設計師+椅子類型命名
TAG:財新Enjoy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