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論錢選繪畫藝術的文人特徵

淺論錢選繪畫藝術的文人特徵

錢選宋末元初著名畫家,工詩,善書畫,與趙孟頫等合稱為「吳興八俊」。繼承蘇軾等人的文人畫理論。他提倡繪畫中的「士氣」,在畫上題寫詩文或跋語,萌芽了詩、書、畫緊密結合的文人畫的鮮明特色。其《八花圖卷》是從南宋院體風格向文人審美意趣過渡的見證,也是錢選走向「文人」畫的重要見證。

錢選的家鄉吳興別稱霅溪,因境內有東苕溪(龍溪)和西苕溪而得名。「山從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其地「介浙西諸郡,號為甲乙,其風俗奢侈,嗜好豐縟,由前宋一時王侯第宅麻列其間,所以沉酣富貴,翕然向慕,非諸郡比也。」早在六朝時期,吳興就吸引了眾多書畫家來此地任職、居住和開宗立派,如「佛畫之祖」曹不興,「六朝三傑」之一的張僧繇、王羲之等。隋唐至宋元,政治的偏安使江南成為繪畫的繁榮之地,吸引了商賈大族和文人墨客的流連和垂青,北宋時期,文同、蘇軾為代表的「湖州竹派」一時引領了文人畫的思潮,元代則有「吳興八俊」和「吳興三絕」之說因此,近人評道:「湖州一帶,是元初古典主義的繁榮滋長中心,是13世紀中國的翡冷翠(佛羅倫薩)!」

錢選在南宋滅亡後隱居家鄉吳興,自稱「不管六朝興廢事,一樽且向圖畫開」,且人品豁達,「無求於世,不以毀贊撓懷」。這兩點鑄就了錢選有別於常人的人品和人文特性。我們知道,南宋滅亡後,一大批遺民畫家不忘亡國之恨,憤世嫉俗。如鄭思肖是南宋遺民中反抗元朝政府態度最堅決的,平時坐卧必向南,發誓不與北人交接。畫《墨蘭圖》,畫中蘭花疏花簡葉、清絕孤傲。龔開畫《駿骨圖》,畫中馬匹瘦骨嶙峋,無精打采,失去了唐宋時馬匹的健壯與神采,藉此比喻宋亡後士人絕望和孤寂的內心。龔開畫《中山出遊圖》,畫中群鬼抬鍾馗兄妹,鍾馗怒目圓睜,造型奇崛詭異,充分顯示畫家對現實的不滿。與這批憤世之士不同,錢選於社會劇變之際,放下世事,全身心沉醉於創作。精神上的超脫加上深厚的人文學養,有益於高逸情懷的生成和超凡脫俗美學的追求。錢選無論畫哪種花,即使是牡丹、桃花之類,也能脫去脂粉氣、富貴氣,注入書卷氣、山林氣,畫格清新脫俗、氣息平和。這就是為什麼錢選的畫中雖然畫有牡丹、桃花、海棠,仍然如同「文人」所畫梅、蘭、竹、菊,散發出幽幽的文人氣息。

與當時的文人隱士一樣,錢選借復古之名而求諸魏晉之跡,追溯陶淵明、王羲之、謝靈運等人的高逸情懷,所畫《柴桑翁像》、《歸去來辭圖》、《陶淵明策杖圖》等表達自己的高潔心境和思古之幽情,這是錢選的「復古」思想在題材上的體現。

放逸的情懷、平和的心境與質樸無華、平淡自然的美學韻致交相輝映。錢選越到晚年心境越平和,作品越顯清越拔俗,文人氣息也愈加濃厚。《花鳥三段卷》作於「至元甲午」(1294年),此時錢選已屆花甲之年。比起《八花圖卷》,此卷已基本擺脫「近體」束縛,文人的審美格調逐漸明朗,文人氣息注入筆端而流於畫面。此畫用筆隨意洒脫,「筆不周而意周」。第一段桃花翠鳥,清淑簡淡,別有生趣;第二段雖為牡丹,但脫去脂粉氣,平增幾分高潔;第三段枝幹蒼勁、花朵清柔。各段自題詩與畫面相得益彰,使作品超越前期的《八花圖卷》而面貌一新。從早期的《八花圖卷》,到逐漸確立個人風格的《松鼠圖》、《梨花圖》、《秋瓜圖》等,再到幾乎接近白描、意境超凡脫俗的《白蓮圖》,錢選逐漸褪去了南宋院畫風格的籠罩,代之以文人的光輝。此時錢選在對繪畫本體語言的專註中能自然融入個體的文人氣質,個人繪畫風格基本確立。

注釋:

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三0《湖州》.《四部叢刊初編》本.

釋英.《白雲集》卷七《題畫〈湖州圖〉》.武林往哲遺著本.

「吳興八俊」,以詩擅名,除錢選、趙孟頫外,還有王子中、牟應龍、蕭子中、陳無逸、陳仲儀、姚式.

錢選的畫與趙孟頫的字和馮應科的筆並稱為「吳興三絕」.

李鑄晉著.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趙孟頫研究論文集,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版.

元詩選二集·習懶齋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雞哥愛生活 的精彩文章:

在職場生活中絕對不要做的這幾件事你get了嗎!

TAG:雞哥愛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