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馬雲亮出又一新零售大殺器:破解新品開發成功率僅5%難題

馬雲亮出又一新零售大殺器:破解新品開發成功率僅5%難題

文 | 楊亞飛

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核心導讀:

1.新環境下,打破消費品新品死亡率奇高「詛咒」的關鍵是什麼?

2.為什麼說,在新品創新上,巨頭的優點反而也是痛點?

3.在三個不同階段,從渠道到平台再到協作,天貓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日前,天貓的一支特殊的團隊——天貓新品創新中心,正式浮出水面。說這個團隊很特殊,是因為其成員主要來自天貓之外。

據天貓品牌營銷產品部總監秀珣介紹,這個項目孵化於2016年,規模約有100人。之所以說是「虛擬團隊」,在於成員均來自社會各界,包括線下資深調研公司、基於演算法和數據的專業人員和團隊。

之所以會成立這樣的團隊,是因為天貓發現,很多公司特別是消費品公司在新品研發方面都面臨投入大、成活率低的困境,有統計表明,新品孵化的成功率僅為5%。

這支虛擬團隊,就是要破解這5%的魔咒。

從功能定位來看,新品創新中心對外輸出整套系統,切入點是解決新品孵化難題。秀珣表示,新品創新中心的能力大致可以概括為,國際品牌本土化能力提升,潛在消費需求的挖掘以及基於天貓平台的C2B定製。

2017年9月份,天貓新品創新中心開始跟品牌進行合作。目前,首批簽約的37家集團,就已涵蓋了全球超過300個頂級品牌。其中就包括瑪氏、寶潔、美泰、雀巢、雅詩蘭黛、全棉時代等一線快消類知名品牌。

圍繞天貓平台新品創新資源的爭奪,自此正式拉開序幕。

一、5%的成功率,決定了未來95%的可能

每年,企業會拿出營收的一部分,用於新品研發投入。這是一筆面向未來的投資,戰略意義重大,有助於保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然而絕大部分的新品,都倒在了上市前。據不完全統計,新品孵化的成功率,僅有5%。對於每一個想把錢花在刀刃上的企業而言,挑戰與壓力不言而喻。

另外一個難題是,根據行業、品類不同,每個新品的創新周期長短不一。僅就消費品領域而言,從2個月到36個月不等,面向的是「不遠的將來」。

很多「僥倖」存活下來的新品,也都只是「曇花一現」。尼爾森的一份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消費品市場新品個數達25473個,相較2015年增長15%。但他們多屬於創新短周期產品,70%的新品存活短於18個月。

18個月是新品孵化周期的平均線,也是保證產品正常推新的「紅線」。每一次存活時間的縮短,將給品牌創新能力打上一個大大的折扣。

這其中,以快消品領域表現尤為突出。快消品品牌跟消費者的關係非常微妙,由於快消品使用高頻、周期短,並且市場完全競爭,可替代性強,品牌忠誠度並不高。但有意思的,每隔一段時間,市場上總有「現象級爆品」出現。究其原因,無非是極致的產品體驗、精準的營銷手段以及廣泛的渠道能力。

瑪氏箭牌電商負責人及中國跨品類創新中心負責人杜欣盛表示,快消品類的新品創新,背後有諸多理論體做支撐,包括說前期調研、研究,成功率自然更高。但新的消費環境下,留給新品創新的時間,已經從18個月或者說24個月,大大縮短到只能花6個月甚至更短。品牌對於消費者需求的把握、未來消費趨勢的判斷,甚至銷售預估,減少低創新風險。「這個是我們現在所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這也是我們快消在新的時代更好的生存,也要學會的一課,怎麼樣更快,做的更准。」

更準是前提條件,決定新品開發成敗,更快則是必要的補充措施。但更准與更快,對於不少品牌而言,著實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二、品牌創新痛點:從尋找樣本到市場細分化

企業新品的推出,面向所有消費者。但新品創新,由於無法覆蓋到全體用戶,所以僅面向特定的消費群體。

新品創新是一件複雜且系統的工程,傳統企業在這方面有明顯優勢。

聯合利華北亞區個人護理品類市場總監趙文峰將快消品的新品創新,總結為「六大一高效」:「六大」是指大市場,大品牌,大新品,大營銷,大流通,大規模。而這「六大」建立之後,對於傳統行業頭部玩家帶來的好處是,都會獲得一些較高的運作效率。

但他現在越來越多地發現,這既是優勢,也是創新的痛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四點:

首先,局部驗證。傳統手段沒有辦法進行全部的驗證,所以一般通過抽樣進行局部驗證。但抽樣過程中有一部分會遇到小眾的人群,無法反映整個群體。還有一個策略是,進行模塊化、拼圖式的驗證,但是每一個部門相互之間的假設是有邏輯衝突的可能性存在。

第二,慢工細磨。以前的新品研發,24個月已經是比較快了,更長的有36個月。放在今天的時代,如果是24個月意味著可能出現「上市就過時」。所以,慢也是一種痛點。

第三,系統成本。因為研究時間周期長,成本都會越來越高。包括做每一個驗證、概念測試,需要進行設計、驗證方法、抽樣、招募、實地調研、報告等流程。

第四,整個的標準化、流程化。當流程走到後期,它的可調用性、靈活度已經很低。一是系統來不及做更多修改。二是未必有那麼多的數據支撐,去驗證未驗證過的市場。三是不靈活。每個新品都會有對未來銷量的預期,但生產出來之後,這就是一個高速運轉的高鐵,是沒有辦法進行調頭。這個時候,如果這個新品很不幸處於95%不成功的範疇,系統成本、庫存,都將是個極大且誰都不願意看到的數值。

這與市場環境的轉變有很大關係。

隨著新中產階級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從滿足基礎物質需要,升級為對品質以及精神消費的更高追求。消費者口味變化更快,消費市場一年甚至一季度,就會出現一個新的風口。產品需要從「大而全」,切換到了「小而美」。

另一方面,網購市場的發達,讓消費者有了更多可供選擇的空間。小而美的品牌,也藉助電商快速通道,逐漸蠶食市場份額。

全棉時代副總裁丁黎明就曾分享過他們的品牌創立故事。

全棉時代品牌母公司以前是做醫用輔料的,他們的產品里,有一個是紗布塊。由於是縫製的,這直接導致,手術後會有一些線頭留在身體裡面。而且,一旦手術癒合以後,很難再把它取出來,一到下雨天,傷口就會不舒服。丁黎明表示,當時他們就在研發,能否生產一次性織出來的布,但是後來發現,醫療標準很複雜,很難大規模適用。

在這個契機下,既然東西已經做出來了。他們便另闢蹊徑,想到既然不能解決醫療痛點,那是否可以應用到民用市場?基於這樣的考慮,他們開始推廣這個產品,並逐步建立起全棉時代品牌。

三、消費品新零售:數據賦能的尺度

在線下市場,消費品有著龐大的用戶基礎。尤其是美妝、護膚品、日用品等品類,從一線城市到縣鄉村,幾乎下沉到線下全渠道。那麼,藉助天貓平台數據賦能的創新新品,在線下又有多大的價值呢?以及新品又該怎樣制定線下渠道投放策略?

趙文峰向《零售老闆內參》APP(微信ID:lslb168)表示,對於聯合利華而言,線上線下同樣重要。與新品創新中心共同孵化、開發出來的新品,新品牌、產品、營銷策略等價值均可以延展到線下。並且,由於新品口碑的迅速擴大,通過數據賦能以後的產品,具備了比以往更大範圍、更快往線下擴張的規模。

對於新零售,趙文峰認為,眾所周知,新零售的價值和意義,是效率和更好的體驗,讓線上線下的消費者,有更好、更完整的體驗,從而更好的滿足它的需求。但在這樣一個體系裡面,還有一塊是最近很多討論新零售時,沒有被討論的,就是前面反覆論證的時候對於未來的預判。

在他看來,只有在新零售的環境中,廠商和品牌才能把握未來的市場的需求以及消費者喜好演變的脈絡,並在演變過程中,輸出更到更好的產品和方案。

關於未來趨勢,在經濟市場有個經典的論述,我們常常高估一年的變化,低估五年的變化。換一種解釋是,對於短期的過度樂觀,以及對於未來的過度悲觀。新零售風起不過一年多的光景,但我們已經越來越多地看到,自動售貨機、無人零售、零售新物種等全新元素,正層出不窮。

我們同時也看到,過去一年,對於無人零售的爭議,一刻也沒停止過。無人便利店普遍拓店速度緩慢,與之相對的,無人貨架則在瘋狂走量。這是兩個極端的案例,2018年仍會繼續出現。但從整體來看,過去一年的新零售改革,亮點仍可圈可點。並且品牌對於線下用戶消費數據的挖掘,普遍抱有極大期待。

同樣是通過數據賦能的形式,天貓新品創新中心,更多還是聚焦線上,為品牌新品的「新零售」改造,提供了一個極具價值的解決方案。

這種能力,也直接反映了它在天貓業務體系里的關鍵地位。

在不同階段,天貓有不同的使命。早期,天貓扮演線上渠道商角色,聚焦運營渠道以及幫助品牌擴張線上市場。第二階段,品牌數量、銷量雙爆發的前提下,聚焦品牌的建設和營銷。第三階段,天貓則將注意力瞄向品牌創新源頭,利用阿里的數據和能力幫助品牌完成雙創。 而新品創新中心,會在新品從創意、孵化、爆品等不同階段,持續發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