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月革命」後,蘇聯做了一件事,如果能有更多國家效仿,希特勒將永遠無法崛起

「十月革命」後,蘇聯做了一件事,如果能有更多國家效仿,希特勒將永遠無法崛起

(圖)二戰中已經無家可歸的蘇聯孤兒

蘇聯人民希望得到和平,他們比任何美國人都渴望。每一位蘇聯領袖,如果人民不認為他是在促進和平的話,他是不可能順利執政的。在美國,戰爭始終讓這個國家繁榮,失去兒子的家庭不是很多;而在蘇聯,幾乎每一個家庭都蒙受過重大傷痛,他們都忍受過恐怖的飢餓,很多人都失去了家庭,而更多的家庭失去了男人。在這個悲慘的紅色國度里,曾有2500萬人被迫無家可歸、四處流浪。

GIF

(圖)「十月革命」中的列寧

令人驚奇的是,美國人民對蘇聯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情一無所知。從「十月革命」以後開始,這種心情便已經一直存在了。「十月革命」本身便是由於厭倦戰爭而開始的,它的口號是「和平、土地和麵包」。1917年11月8日,革命政府頒布了首條正式法令:「向一切交戰國人民及其政府提議,立即談判不兼并和不賠款的、正義民主的和平。」後來,這句話因為美國總統威爾遜從布爾什維克那裡的借用而成了一句世界名言。

(圖)蘇俄與德國及其盟國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簽字現場

無論是威爾遜也好,還是美英協約國也好,甚至是德國人都沒有讓剛剛誕生不久的蘇聯得到渴望之極的和平。協約國甚至還因此譴責了布爾什維克,並要求俄國繼續參加一戰。在確定自己無法繼續參戰的情況下,列寧不得不私下與德國人締結和約,列寧說過這叫「強盜的和平」。根據這個和約的規定,德國人佔領了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各國。而在德國戰敗後,協約國的勝利者們還因此繼續和蘇俄打了幾年仗。

(圖)1924年,為列寧樹立塑像

在那些日子裡,新生的蘇聯是如此渴求和平。以至於有一次,列寧甚至甘願用俄國的分裂來換取暫時的和平。1919年3月,威廉·布利特以威爾遜總統的半官方代表身份訪問蘇聯,建議將俄國領土按照當時各地方政府割據的區域來分割。這意味著在遠東將建立一個日本的傀儡政權,而高加索、烏克蘭、中亞和北冰洋的各港口將成為英法的實際屬地。列寧甚至已經同意了這個駭人聽聞的建議,或者可以稱作是勒索,因為當時的俄國人民正因為飢餓、疾病和戰爭而大量死去。但是,遍布全國的傀儡政權卻並不同意那樣做,而那些參加凡爾賽會議的強國也不願意布爾什維克獲得和平和喘息,他們想要的結果是紅色的蘇聯被徹底毀滅。

(圖)斯大林、列寧和托洛茨基

割地賠款是不能換來和平的,真正依靠的是蘇聯人民的勇氣和犧牲。和平永遠姍姍遲來:先是停止真槍實彈的戰爭,然後締結貿易協定,而許多年以後才能獲得外交上的承認。最後兩次武裝入侵是1920年波蘭在法國的支持下發動的進攻。而一直到了1922年10月,日本人才被徹底趕出了海參崴。很久以後,當1933年羅斯福成為美國總統後,美國在他的任期內才終於正式承認了蘇聯。

(圖)德國人遊行反對《凡爾賽和約》

這個新國家在1922年的熱那亞會議上才首次參加國際會議,協約國想將戰後的經濟負擔全部加在德國和俄國身上,因此將這兩個受害國召來。蘇聯因此提出了限制軍備的建議,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於是便和德國簽訂了著名的《拉巴洛條約》。根據條約,兩個國際棄兒恢復了之間的友好關係,並互相撤銷了對方的債務。這是一個簡明、有效、正派的做法,是各國第一個幫助德國人重新站起來的行動。當時的德國正翹首企盼著民主,而如果有更多的國家能像蘇聯那樣做,希特勒手中的第三帝國也將永遠無法興起。

(圖)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納粹黨崛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年聽史 的精彩文章:

斯大林去世後,蘇聯黨內第一次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赫魯曉夫成大贏家

TAG:流年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