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的乙肝,會有不一樣的命運?
在診室里剛喘口氣,突然抬進一名重症病人。
「王主任,你還認識我嗎?我是老鄭。5年前你給我看過病,我還住了幾天院。」一個低弱的聲音傳來。我端詳病人的面孔,脖子上的3痣映入眼帘,使我猛然想起「福星高照」的故事。
他叫鄭萬年,身高一米八的帥哥,我那時還曾開玩笑他說有這「福星」照著,一定會「長壽萬年」的。可如今他已是大肚子、小細脖、面黃肌瘦、高度腹水,坐起都有困難。
沒等我問,老鄭就說:「別提了,王主任,我住院一個月,服用你給我開的恩替卡韋抗病毒藥明顯好轉,可是出院後我服用1年就停了,因為我感覺用藥後恢復得不錯,能吃能睡,體力也可以,有人說抗病毒藥吃多了就會成癮停不下來了,對身體有害。我稀里胡塗給停掉了,服用湯藥不好不賴地維持有三個多月,誰知道,不知不覺就犯病了,我去找醫生,在原來的方劑上加加減減繼續服用,之後時好時壞,又堅持服用半年,我、我、我……」他不說了,只是在那兒喘氣。
我正在低頭給老鄭開化驗單,又一個人闖進來道:「王主任,我是來複查的,請您也給我把化驗單開了,正好三個月了,該複查了。」我抬頭一看是老郝。
這時,老鄭突然插話:「老郝呀?你還認識我不?」
「你是......」
「我是老鄭。」老郝上前握住躺在床上老鄭的手說:「你怎麼搞的,病成這樣?」
老鄭沒有說出話,卻有幾滴清淚流了下來:「我已經進展為肝硬化了。」
說來也巧,5年前他倆一前一後來找我看病,因為一個姓鄭,一個姓郝,都是e抗原陰性慢性乙肝,病情也大體相同,我也給兩人開了指南推薦的高效、低耐葯的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藥物,這「一正一好」給我留下較深的印象。然而,老鄭從我這裡出院,就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老郝卻按照醫囑服藥,定期到醫院複查,現在恢復得非常理想,並已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對這兩個病例我沉思良久。慢性乙肝並不可怕,只要嚴格執行專科醫生的醫囑,進行規範的抗病毒治療,大多數都可獲得比較滿意的預後,能夠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癌及其它併發症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那麼鄭患者和郝患者的預後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原因不少,但最重要有這樣幾條:
1、中草藥沒有抗乙肝病毒作用
2010年版《中國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就指出中草藥在「改善臨床癥狀和肝功能指標有一定效果,但尚需設計嚴謹執行嚴格的大樣本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來驗證其抗病毒效果」,而2015年更新版《指南》在抗病毒治療上根本就沒有提到這一點,世界各國也都否定了中草藥的抗乙肝病毒作用。臨床實踐證明,現有的任何中草藥都不能替代《指南》推薦的抗病毒藥物。
強調一下,我們切不可再將「清熱解毒」類中草藥當成抗乙肝病毒藥物應用,清熱解毒和抗乙肝病毒之間不能劃等號。老鄭這個教訓必須讓大家知悉。
2、老鄭缺少治療中的科學監測
相反,老郝按照專科醫的醫囑定期監測,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定期來醫院門診監測,並和醫生溝通病情。必須記住,停葯不是完事大吉,乙肝治療是一項「大工程」,治療中和停葯後的監測都屬於這項「大工程」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老鄭擅自停用了專科醫生依據《指南》推薦開出的抗病毒藥物
據有關權威資料,63%的慢性乙肝病人在口服抗病毒藥物過程中都曾有過自行停藥行為,停葯後有57%病人的病情加重。的確,核苷(酸)類藥物有缺點,如療程長或不確定、不能徹底清除病毒、病毒會發生變異等,但是,只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服用,優先選用高效、低耐葯的一線抗病毒藥物,如恩替卡韋,就沒有大的風險,也會獲得滿意效果。
不要濫用醫囑之外的藥物,在家裡用藥,一定要定期到醫院複查,和專科醫生建立起溝通渠道,有任何疑慮,及時向醫生諮詢。最後,老鄭住院不到兩個月,終因慢性肝功能衰竭、肝腎綜合症病逝。老郝獲知,竟然哇哇大哭起來:「教-訓-呀,教訓呀!」
更多人在看
TAG:肝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