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極難治,不如用此方直達病所消骨刺
點擊上方
藍字
關注我們
小編導讀
作為長期面對電腦、用鍵盤和滑鼠為大家寫稿的一名小編,我未能倖免地被骨質增生青睞了,兩手的手指都經常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僵硬。
從前,大家總覺得骨質增生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然而,隨著電腦和手機逐漸成為生活的重要部分,反覆的局部刺激誘發了越來越多的「青年骨質增生」。所以,今天小編無意中看到一則好方,本著利己利人的原則,好東西與大家一起分享——
骨質增生消退散
[方源]
這是作者多年來總結的一首經驗方,載於《臨床常用中藥配伍速查手冊》。
[組成]
白芥子、大黃、肉桂、吳茱萸、乳香、沒藥、樟腦、細辛、麻黃、桂枝各等量。
[功效]
祛風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
各個部位的骨質增生,疼痛,風濕痹痛。
[方解]
骨質增生一般多見於老年人,與外受風寒濕邪、長期的局部受刺激、外傷、痰濕內阻、瘀血阻絡、肝腎虧虛等有關。應用外用的方法治療骨質增生,使藥物直達病所,所謂「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葯即內治之葯,所異者,法耳」。外用的藥物可透入皮膚產生活血、止痛、化瘀、通經活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效果,調理機體陰陽平衡,扶正固本,改善體質,從而達到徹底治癒的目的。方中乳香、沒藥、大黃活血化瘀,促進氣血運行;麻黃、桂枝、肉桂、吳茱萸、細辛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防止骨刺產生;樟腦透達皮膚,促使藥物吸收,消除骨刺。諸葯合用,起到消除骨刺的作用。
[用法]
上藥各等分,研末後用醋調成糊狀,外敷病變部位。
[使用注意]
上方中的白芥子外用會導致皮膚起泡,應用的時間不宜太長,否則會流水、瘙癢。但根據作者的經驗體會,若外用藥物導致皮膚起泡後,可用消毒的針挑破後放水,作用會更好。
[加減法]
若皮膚過敏者,可以去掉方中白芥子。
[小結]
骨質增生是骨關節退行性改變的一種表現,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關節炎,表現為關節邊緣骨質增生,關節發僵,伴有疼痛。關節時有輕度腫大,邊緣壓痛,以膝和手指關節最為明顯。適當活動後僵硬現象好轉,疼痛緩解;如果過量或持續性活動則疼痛加重;遇濕冷天氣則癥狀亦表現明顯;若休息、熱敷等治療後,疼痛緩解。骨質增生的本質是人體骨骼的一種衰老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脊柱和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組織會發生退行性改變,使脊柱和關節的平衡遭到破壞。骨質增生就是機體為了適應這些退行性改變而發生的變化。所以,本方選用多味活血止痛之品,用外用的方法,促進氣血運行,消除骨刺。
(1)
關於選用藥物:
骨質增生的治療一般要用祛風通絡之品,根據作者多年的體會認為,多宜選用溫性的通絡之品,不要輕易選用寒涼之品,雖然本草書中記載有些寒涼藥物具有通絡作用,而實際上若選用這部分藥物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作者在臨床上曾多次見到,辨證為熱痹,而應用寒涼藥物後,如防己、豨薟草、二花藤等,並不能緩解癥狀,有時甚至加重病情,而採用溫性的通絡之品卻能達到治療作用。這可能與骨質增生的病因多為寒濕有關。
(2)
關於治療方法:
骨質增生的治療方法,可以有多種。內服藥物多是從調整全身機能入手,而外用則可以使藥物直達病所,起到立竿見影之效,並且有些頑固性疾病,外用更有利於藥物發揮作用。作者認為治療骨質增生應提倡外治法治療。
[病案舉例]
劉某,女,28歲。武昌某貨運站貨運員,未婚。患者平時身體並無異常,不明顯誘因突然導致跛行,多家醫院均診斷不清,查不出任何病因。治療4年,跛行日漸加重。期間,患者因此病證戀愛失敗,導致情緒苦悶異常,乃求治於作者。余先予推拿治療但效果不顯,考慮到可能是大腿內側某部位所謂「筋出槽」所致,因推拿不方便,故改用外治之法,即投以上方,連續敷藥3天,未見效果,到第4天出現皮膚起泡,瘙癢,搔抓,抓後流水,呈黏液狀,但流水後感到跛行好轉,到第7天後,跛行完全消失。由此作者悟出,此方可能是因為通過祛除某部位水濕達到治病的目的。後用於治療各個部位的骨質增生,將其外用能達到很好的止痛作用,同時增生的骨質也能消除。
不知各位感覺如何,反正小編如獲至寶。每天拖著兩隻僵手打字實在是太難受了……不說了,小編去抓藥了!!
P.S
最近,小編髮現咱們悅讀中醫的粉絲群里,有著為數不少的中醫資深研究者和專家。與其把你們的珠玉之言寫在留言里,不妨給我們投稿啊!小編幫你們審校排版推送,讓大家的經驗被更多人所知的同時,還能結交同好,未來還可能集結出版,真是一舉多得,大家說是不是?如果有意向的朋友,請投稿到文末版權聲明下方的商務合作QQ並在後台留言告知小編哦~~歡迎投稿!歡迎投稿!歡迎投稿!
好 · 書 · 推 · 薦
方葯傳心錄
本書
對現行中醫院校《中藥學》教材中記載的藥物進行了逐味的詳盡解讀,尤其是對一些有爭議的觀點、分歧意見和看法,闡述了作者的見解,並有獨到之處,是一本實用性較強的書籍。《方葯傳心錄》近30張處方,均是作者臨床中應用較多的方葯,並結合臨證經驗進行總結。這些處方的實用性較強,不僅可供中醫藥院校師生、臨床醫生研讀,更為患者的自我調養提供借鑒。
掃描二維碼
或
點擊
「閱讀原文」
購買本文圖書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
《
方葯傳心錄
》(中國中
醫藥出版社出版
,
王緒前編著
)
,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
有。由悅讀中醫
(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點擊「閱讀原文」
購買本文圖書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