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私人文物收藏 莫行非法途徑

私人文物收藏 莫行非法途徑

《中國美術報》第97期 藝術財富

2017年11月,由公安部掛牌督辦的陝西淳化「7·20」系列盜掘西漢古墓葬案宣布告破,警方經過一年多的偵查,此案涉及西安白鹿原薄太后墓、杜陵邑遺址,甘肅武山、鎮原,山西曲沃等地的古墓葬被盜掘,8個犯罪團伙,共計96起文物案件,1100餘件文物被追回,91名犯罪嫌疑人落網,追繳的西漢鎏金編鐘、琉璃發簪世所罕見。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陳士渠表示,這一系列案件抓獲的犯罪嫌疑人多、破案數量多、追繳文物多,是近年來公安機關破獲的重大文物犯罪系列案件之一。

「7·20」系列盜掘西漢古墓葬案中繳獲大量文物? 圖片來源:網路

在這一系列案件中,有專業化、組織化的盜墓團伙,也有具備較高專業知識的文物掮客,還有高價收購文物的所謂「收藏家」涉案。他們之間彼此勾連,形成相對獨立又互有交織、錯綜複雜的犯罪網路,進而產生完整的文物盜、販黑色產業鏈。在這個利益鏈條中,一件文物從最初的盜掘者手中經四五個層級轉手,最終價格可翻至百倍,每一環節都有利可圖。辦案民警披露,本案犯罪嫌疑人之中,竟有一位西部某省政協委員,其數度從文物販子手中高價購得編鐘、陶俑等,此人最終因涉嫌非法收購及私藏大批珍貴文物被警方抓獲。

目前,盜墓、販賣文物等犯罪行為、非法交易文物者在巨額利潤的誘使下大量存在。坊間傳言,在山東、陝西、山西、河南等地形成很多遠近聞名的盜墓村,家族團體作案,更有確切統計表明,在全球47個國家的218個博物館中,中國文物就有163萬件,這個數字僅僅是全世界所有私人收藏量的十分之一。在中國的所有流失文物中,通過盜墓途徑得來的接近百分之百。隨著世界範圍內文物收藏之風的興起,盜墓已是一個國際化的災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級顧問霍頓指出,全球地上和地下的文物交易額僅次於毒品和武器交易的高額利潤。

「7·20」系列盜掘西漢古墓葬案中繳獲大量文物? 圖片來源:網路

近年來「淘寶熱」「天價文物」「撿漏」等一夜暴富的傳說不斷湧出,收藏的熱潮促使全國各地建立起無數的古董攤店、古玩城、拍賣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些文物,屬於國家所有。」社會上流散交易的文物,多數來源並不合法,甚至屬於涉案文物,大量依法歸國家所有的地下文物、水下文物、地上館藏文物,被非法獲取、流轉、交易,有的被走私出境,流失海外,有的被我國民間機構或個人收藏,其中不乏珍稀文物。這些非法文物進入市場,經過交易鏈條輸送到拍賣行、收藏家等群體手中,甚至作為助長腐敗的雅賄「禮品」。

2017年3月4日,國務院頒發了第17號文件《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終於對部分民間文物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障。2017年上半年以來,國家在積極鼓勵支持民間合法收藏文物,不斷放寬文物交易政策。在此良好環境下,私人收藏文物,更需樹立文物法律意識,抵制非法文物,理性投資收藏,莫行非法途徑,避免成為非法文物持有者或交易者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報 的精彩文章:

中國書法蘭亭獎作品展:表徵新時代書法藝術新方向

TAG:中國美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