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和田玉會說話之——玉蟬

如果和田玉會說話之——玉蟬

《藏玉》專註傳統和田玉為您打開玉石收藏之路

如果和田玉會說話……

你現在看到的我,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至商代大量出現。

我和歷史一起行走,穿著我的繩子已經腐朽。

在這個世界裡,蟬很早就被古人關注和認知,古人認為蟬是風餐露宿的蟲兒,是心境恬淡、寡少慾望的高潔象徵,加上夏生秋死,循環不息,仿如永生。

玉生為禮的載體

玉用來當作溝通日月,和對話先祖的語言。

漢代是中國古代喪葬使用玉器的一個發展高峰。人們迷信玉能夠保持屍身不朽,當時為祈求屍體不腐和升仙而製作的葬玉主要包括為玉衣、玉塞、玉琀和玉握四種。

玉琀到了漢代之所以取型為蟬,和蟬的羽化和象徵意義有關。蟬幼蟲脫殼羽化脫變成蟬,飛向天空,很像人的復活再生,很符合當時的漢代人祈求長生不老、死而復生的觀念。

古時人們把億萬年生命的玉與數十年生命的人將彼此的生命互相給予,就是人對永生執著的表達。

同時。把蟬佩戴於身上也表示高潔,用來比喻君子的品格。所以玉蟬既是生人的配飾,也是死者的葬玉。

其中最有特色的當屬漢代玉蟬,其材質多為青玉和白玉,線條簡潔,粗獷有力。

多用直線造型邊緣稜角鋒利,線條中段粗獷深峻,末端細尖銳利,寥寥數刀傳神的勾勒出玉蟬的神韻。這種簡約傳神的「漢八刀」風格成為漢器玉石雕琢的主要特徵。

玉蟬見證了古人的思想意識、風俗習慣。

隨著時間的推移,玉蟬的造型在不斷發展變化。玉蟬作為古老的玉雕題材,延續至今,是寄託永恆意識之一的一物。近代人們賦予玉蟬的定義已經不限於高潔品質的象徵,而增添了祈福納祥的寄願。

我從漢代來,走到如今,變化了很多,也留下很多。

我記錄了人們愛玉的歷史,也記錄了刻玉的文化。

我叫玉蟬,你呢!

(編輯:夢燕)

-再讀一篇-

玉雕佛像的手勢你懂它的含義嗎?

文字為藏玉原創,置頂藏玉公眾號,不錯過每天內容!

和田玉鑒定、收藏指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藏玉 的精彩文章:

和田玉里走紅的沙棗青到底是啥|小白學玉

TAG:藏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