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米強行進入空調市場會不會是給自己挖的坑?

小米強行進入空調市場會不會是給自己挖的坑?

去年8月,小米推出一款售價高達4399元的1.5匹變頻空調,並沒能在空調市場激起一絲漣漪,不過它似乎並沒放棄,近期傳出正欲與前格力電器海外銷售總經理肖友元創立的三友環境公司合作,進一步增強它在空調行業的競爭力。

肖友元曾在2014年進入創維創立的空調企業,不過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在2016年離職創立了如今的三友環境公司,該公司主要為客戶提供ODM為主的設計、生產、製造、服務等空調業務。

空調市場已形成穩定的格局

當前中國的空調市場已形成了格力、美的兩大空調巨頭的格局,這兩家企業合計佔有國內空調市場的份額超過五成,剩下的市場由海爾、奧克斯和一眾外資空調品牌等分享。

國產空調品牌基本上都是採用自主設計製造,其中格力、美的更是擁有強大的自主研發和製造能力,兩家企業都有自己的壓縮機工廠,大部分壓縮機都是由自家供應,這是它們能穩居國內空調市場份額前兩名的關鍵。

隨著電商的發展,空調也開始在線上市場爆發,2017年上半年線上市場空調零售量增長迅猛,零售量是915萬台,同比增長95.5%,佔整體的出貨量比例進一步提升到28.7%;同期線下市場的空調銷量同比僅增長10.5%,這顯示出線上空調市場的巨大潛力。

近兩年,奧克斯在線上市場持續發力,2016年奧克斯佔據線上空調市場份額第一位,2017年上半年它繼續佔據線上空調市場份額第一位,在線上市場的助力下上半年其整體空調銷量同比增長154%,隨後在8月份宣布提前完成全年的銷售額目標。

眼見著奧克斯在線上市場的持續增長,空調老大格力也開始在線上市場發力,2017年下半年其在多個月份超越奧克斯位居線上空調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不過到了年底奧克斯又重新奪回了線上空調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不過由於奧克斯在線下市場的弱勢它要挑戰格力和美的恐怕有難度。

小米進入空調市場可能給自己挖坑

小米至今為止,其主要的手機業務和電視業務均是以輕資產模式運作,缺乏自己的製造能力,不過由於手機和電視機這類產品在國內市場有實力強大的代工企業,這為小米發揮了自己的軟體和營銷優勢,成功借力代工企業在智能手機市場崛起,然而在電視機市場其卻一直都難言成功,即使前年底互聯網電視第一大品牌樂視出現資金問題,樂視流失的市場份額主要還是被夏普所搶奪而小米在電視機市場獲得的市場份額有限。

如上所述,空調市場與手機和電視機市場完全不同,國產空調品牌和一眾外資品牌都是以重資產方式運作,它們都有自己的製造工廠,缺乏代工模式。小米曾與美的達成戰略合作,希望形成互補,不過從後來的情況來看美的可不希望自己為小米做嫁衣裳,於是小米去年推出的空調是與實力較弱的長虹合作的,弱弱合作往往難以取得成功,這或許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兩隻火雞成不了鷹,結果似乎也是如此小米於長虹合作推出的空調對市場影響有限。

小米這次選擇的合作方三友環境也是一家缺乏自己製造工廠的企業,最多可以為小米提供空調設計等服務,小米依然需要找到擁有製造能力的空調企業合作,可是又能有幾家空調企業可以選擇呢?

如果小米選擇自己建立製造廠的話,那就是一個大坑,空調製造廠可都是以十億計算的資金投入,這對於小米來說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然如果今年它能成功上市的話,資金方面應該不是問題。

小米如果希望發揮自己的線上營銷優勢,恐怕也難有發揮的空間,奧克斯已在線上市場發力同時喚醒了格力,如今格力、美的、奧克斯都已在線上市場佔據優勢,小米的互聯網營銷恐怕在線上空調市場也難有發揮的空間。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小米繼續在空調市場上努力很可能是給自己的挖的坑,它想如手機業務一樣依靠互聯網營銷在空調市場打出一片天地恐怕非常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穎 的精彩文章:

三星縮減液晶面板產能,專註於高端面板和先進面板技術

TAG:柏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