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陀開悟成道日,究竟悟到了什麼?

佛陀開悟成道日,究竟悟到了什麼?

知是空華·即無輪轉

歡迎關注江西黃龍禪寺

相傳,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那麼,他究竟悟到了什麼呢?

1

時間的超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都存在於當下的一念。一念之間,具足了三千大千。

過去、現在、未來,並不是截然不同的三個階段,時光流年,被一條細長的環索,綿綿密密地聯綴在一起。

原來無始無終的時間,是在當下的一念。一念之中已具足了三千大千的風光霽月,佛陀的修證已經超越了時間的限制,佛的法身存在於一切時間中。

人們整天都被幻想與幻象圍繞著,詩歌、小說、電視劇、電影,各種娛樂節目等等,都特別注重與強調:愛情的美好,生活的快樂。特別是有中國特色的編劇幾乎都愛以喜劇完美收場。看得多了,凡夫俗子自然會感覺生活理應如此,一切美好都要去追求和擁有。其實,過度完美的世俗理想,會把人們帶入痛苦的深淵因為每個人的因緣與福報是不同的,別人能夠擁有的,你未必就能得到。這個被過度渲染美好愛情的社會,因為所謂的愛情,有人跳樓、割腕、喝葯、吸毒。我們的弟子里,就有一些曾經干過這種傻事。雖然沒死成,但是在心中卻留下了深深的傷。因為愛情,讓他們傷痕纍纍。曾有一個弟子的朋友失戀了,跑去買了一瓶農藥喝了下去,家人發現後馬上送醫,卻發現她的腸胃裡根本沒有農藥的成分原來她買到了假農藥。我們現在還活著,真是一個奇蹟,為什麼不好好珍惜呢?一個人連死都不怕,難道怕活著嗎?只要活著,一切就會有希望。藏區的百姓,不會因為愛情而有很多苦惱,因為你與任何一個人的情感都不會成為生命的全部真正最愛你的人,你一輩子沒辦法換掉的人,是父母和兄弟姐妹,因為血脈的關係無法更改,他們將成為你一生的親人。配偶與戀人,人們不是經常換來換去嗎可見這個叫愛情的東西,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可靠。就算有非常好的伴侶,大家彼此作伴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他不可能成為你的全部,所以沒必要因為對方要死要活的。要好好珍惜彼此,並給予對方安全舒適的相處空間。當人們學佛以後就會學習與改變自己對情感的執著,緣分到了,你自然就能遇見那個人我有很多恨嫁」的女弟子,天天煩惱,經常給我發信息,不是求幫忙,簡直是在求救。你們應該很清楚,佛菩薩慈悲你的姻緣,但是你自己要有善緣才行。你們所謂的愛情求來求去,都要從改變自己開始。首先,你要快樂起來,把自己照顧好,以後才有能力照顧伴侶與家庭。當一個人樂觀開朗,別人會心生歡喜,感覺到安全與值得依賴。如果你一天到晚愁眉苦臉、怨聲載道、病病殃殃、膩膩歪歪,那些選擇戀人和配偶的,會喜歡和這樣的人長久生活嗎?就算和你接觸一下也會離你遠去。

2

空間的超越。佛陀感受到遠近的世界,慢慢地向他靠攏而來,山河大地在他的眼前,散發出五彩的光芒。

過去污穢的,現在轉變成清凈;過去醜陋的,現在是多麼美好;過去黑暗的,現在呈現著一片的光明。

一些世俗人有心學佛,也受到這種「執空」錯誤知見的影響而障礙自己的進步,不敢輕易發菩提心走學佛路,好像學佛就意味著拋家別子,生死離別一樣。很多沒有學佛的人,把學佛入佛門看的很神秘。一些入了佛門的人,也把出家現出家僧相看得很特別,以為自己一旦削髮,即是佛子,割捨掉自己的俗世因緣和所有往昔的記憶,以為那樣才是修行人,卻不知道從自己的成長經歷里悟覺自我,從自己的成長經歷里激發自己的自心佛心出現。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貴在生於萬源(淤泥)之中而能超脫當下、開放心花,成就正果。而不是和現實完全割裂,自己遺世孤立我們一切的慈悲大願之力,也是從對萬源的體悟感恩理解體諒真誠中來心存感恩才會知道珍惜這個世間的一切,理解體諒萬源眾生的苦才能發下慈悲大願心去救度他們。所以為什麼人世間的一切大德高僧,都是以凡俗示現,有父母雙親,有親朋好友,為什麼不示現他們從生以後就不染世情遠離世間?他們悟覺之後也是弘化群品,從來沒有脫離世間。所謂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六祖法寶壇經中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真的真實不虛。那麼我們如何處理俗世因緣以及如何達到自我修學中的中道而行不偏不倚圓融自在我們知道《金剛經》裡面世尊開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從來沒有要我們不生心如果沒有了心,即無情無義,以何得見佛心自性,以何回歸自我本心,以何解脫安心?佛心自性裡面有什麼?我們說要回歸清凈心,何為清凈心?了佛本意,佛陀本意又是什麼?佛陀何以對我們五濁惡世眾生如此不離不棄化度久化方歸?諸佛菩薩們何以久遠劫以來對我們愚痴顛倒眾生無相救度超拔我們離苦得樂?那是因為他們的清凈大愛,大慈大悲,大願大行,他們對我們眾生平等無分別的慈悲愛護,因為他們的真心感受明了我們的痛苦而悲憫我們,我們自己常常習以為常渾然不覺的痛苦,他們看來無限的哀憫為我們悲痛,真切希望我們超脫出來。他們沒有感情嗎?如果沒有感情,為何諸佛菩薩也垂淚,如果沒有感情,為何他們深深的悲憫我們萬源,如果沒有感情,為何他們一再度眾生,再再度眾生,眾生無窮盡,救拔亦不休?安住在極樂本源多麼自在無礙,為何他們一再來這個五濁惡世來到我們身邊?他們有感情!他們有無量的清凈慈悲大愛!正是因為他們的深重感情,他們了知明白我們的顛倒愚痴,體諒到我們被無明束縛的種種痛苦,他們大願大行誓要救度我們!我們只有在對一個人極為情重深情之時,才會為了他寧願捨棄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可是諸佛菩薩他們為了救度我們眾生時時在捨棄身命成全我們的出離,他們對我們的慈愛可見一斑!

從青山的翠碧中,他體悟到了佛性真如;從溪澗的涓流里,他證驗了無我的真諦,感受到了生命的永恆。世界的遠近,對佛陀好像已經沒有了隔礙。佛陀所覺悟的已經超越了空間的有限性,遍於一切之處。

從生到死有多遠?只在呼吸之間。最後誰都要兩手空空地走,人生苦短,何必自尋煩惱,折磨自已。人生能有多複雜,是誰亂了紅塵,是誰擱淺了幸福,人生當是越簡單越快樂。世間萬相皆由心生,一念起萬水千山皆有情,一念滅滄海桑田已無心。心是個口袋,什麼都不裝時叫心靈,裝一點時叫心眼,多裝時叫心計裝更多時叫心機,裝得太多就叫心事。其實,放下一點,就會得到更多;會放下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會活得更洒脫。慾念能節制,身心自輕安人生有多少計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寬容,就有多少歡樂。痛苦與歡樂都是心靈的折射,就像鏡子裡面有什麼,決定於鏡子面前的事物。心裡放不下,自然成了負擔,負擔越多,人生越不快樂。計較的心如同口袋,寬容的心猶如漏斗。複雜的心愛計較,簡單的心易快樂。事要做到精,人要回到朴。人生不可能一塵不染沒有一點雜質,就像水清則無魚。人生有一點點甜,也有一點點苦,有一點點好也有一點點壞,有一點點希望,也有一點點無奈,生活才會更生動、更美好、更韻味悠長。生活里不必要渴求別人的理解和認同,因為別人也沒有這些義務。靜靜的過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水不洗水,妙契法身;塵不染塵,返作自己。心靜了,才能聽見自己的心聲,心清了,才能照見萬物的本性。不甘心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珍惜的,苦苦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人生的腳步常常走得太匆忙,所以我們要學會,停下來笑看風雲,坐下來靜賞花開,沉下來平靜如海,定下來靜觀自在。心境平靜無瀾萬物自然得映心靈靜極而定,剎那便是永恆。

3

生死的超越。佛陀覺悟到世間上的煩惱不如意,生生死死,只是假名而已!

佛陀證悟到生死無非假相,眾生隨著業力,在生死之流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常人不知,信以為實。其實生死不是兩個,而是同一件事。

表面上看起來,生命的誕生有種種的形相,種種的歡喜;生命的殞滅,有種種的傷感,種種的悲哀。

以悟者的心智觀察,則一切皆為虛妄,死亡只不過如同舊屋殘破剝落,搬了新家而已。身體好比房子,損壞了,換一個好身體,如是而已。

一生很短,沒必要和生活過於計較,有些事弄不懂,就不去懂;有些人猜不透就不去猜;有些理兒想不通,就不去想。把不愉快的過往,在無人的角落,折迭收藏。告訴自己: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真實;可以不富有,但一定要快樂!生活不會因你抱怨而改變;人生,不會因你惆悵而變化。你怨或不怨,生活一樣;你愁或不愁,人生不變。抱怨多了,愁的是自己,惆悵多了,苦的還是自己。人生在世,快樂是一生,憂愁也一世,何不看開?別為難自己,有些情沒了就沒了終歸無法再繼續;有些人,遠了就遠了,其實原本就不屬於自己。這個世界上,誰也不是誰的永遠,時光,在寂冷中淡漠,人事,在無常中聚散。這世上,哪有真正不被更改的諾言,縱是山和水,天與地之間,也會有相看兩厭,心生疲倦的一天。別為難自己,用心做自己該做的事;不要過於計較別人評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活著,說簡單其實很簡單,笑看得失才會海闊天空;心有透明才會春暖花開。人生,何必負贅太多,想開、看開、放開,如此而已。別再為難自己人生短短几十年,拼也好,混也吧,都是瞬間,給自己一份樂觀給自己一份平和保持最真的情懷,保持最好的心情!不羨慕別人輝煌,不喟嘆世態炎涼,給自己一份淡然,給自己一份寧靜,用平常的心態,經營好自己的生活吧。

事實上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並非真正的生,死也非真正的死,吾人之所以貪生厭死,乃「我執」在作崇。一旦有了我執,世間上的紛擾、動亂、痛苦就如影隨形般逼迫而來。

去除了我執,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一如,表裡不異,當下就能得大解脫,獲大自在。佛陀此時「照見五蘊皆空」,除去我執,證得我空,因此能夠度一切苦厄,超脫生死輪迴。

最初,我們揣著糊塗裝明白;後來,我們揣著明白裝糊塗。有些事,看的很清卻說不清;有些人,了解很深,卻猜不透;有些理,很想不通,卻行的通。總想世界純澈,卻事與願違,總想事情圓滿,卻不隨心愿,總想人心純粹,卻是一廂情願……人到中年,漸漸地悟透了一些東西。記住,寧可裝傻,也不要自作聰明寧可辛苦,也不要貪圖享樂,寧可裝窮,也不要炫耀財富。寧可吃虧,也不要佔小便宜,寧可平庸,也不要沽名釣譽,寧可自信,也不要盲目悲觀,寧要健康,也不要功名利祿,寧可勤奮,也不能無所事事。世上,沒有不快樂的人,只有不肯讓自己快樂的心。現實看淡了,悲傷骨感。人情看淡了,煩惱不填緣分看淡了隨心聚散。是非看淡了,計較變淺。成敗看淡了,順心自然。得失看淡了,自在坦然。這輩子,和誰過,怎樣過,過多久?有人因為愛情,有人因為物質,有人因為容貌,有人因為前途。而當這日子真的要和選擇的人一起過了,你才明白:錢夠花就好,容貌不嚇人就行,其實真正幸福的標準,無需理由,很簡單,只要笑容比眼淚多,你就找對人了。人這一輩子:別太真,別太假,別太痴心別太傻別太精,別太蠢,別太善良,別太滑。簡簡單單做人,無愧於心;本本分分做事不欺於人。坦坦蕩蕩的活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有情有義的活著,不辜負別人的真心!一輩子不長,用心甘情願的態度,過好咱下半輩子的平凡生活。一生有多長,也不過三萬天;永遠有多遠,回頭看看已走過一半。走過坎坷,才知平安就好;嘗過酸甜,才知平淡就好;歷盡興衰,才知知足就好;費盡思量,才知糊塗最好。

4

自他的超越。佛陀覺悟到我和一切的人類、萬物,原來沒有差別。眾生平等,皆可成佛。

佛陀發出震撼古今的宣言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佛性,只是眾生因為妄起執著,一念不覺,遂沉淪於生死苦海中。

5

佛陀領悟到了大道的源頭。

宇宙一切眾生生命智慧的源頭,名「一切種智」。對任何問題徹底圓融無障礙地明了徹知。

他明白了每一個眾生生命形態的前生後世,知道他們過去造了什麼業,因了什麼業導致現在的生命形態的果報。

他能徹知全宇宙的眾生時時刻刻每個剎那的心念,能遍入每個眾生心中感知他們的喜怒哀樂,一剎那間了了分明,佛陀徹底清楚明白全宇宙眾生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植物花草,六道眾生一切存在的形式的起源都來自於最初宇宙生命的起源:如來藏!

很多時候,人們往往善於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好處,而一旦出現無心的冒犯,卻總是耿耿於懷,變成了話不投機半句多,甚至老死不相往來。想想我們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事例,而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要與人交往,要想過得愉快,就要處理好自己與身邊人的關係。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如果你總是盯著別人的缺點不放,你們的關係肯定好不了,反之,學會換位思考,多看別人的優點,你就會發現,越看別人就越順眼,就能與人處好關係,就懂得用人所長。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有懂得與人友好相處的人,才能成事。懂得用人所長你也就擁有了領袖的素質。就是在別人困難的時候,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可能是舉手之勞,也可能需要一定的付出,只要力所能及就好,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人在春風得意的時候你幫他,他不一定會記得你在別人有難的時候你給予了幫助人家會記你一輩子的好。在你有困難的時候,人家也會同樣幫助你,你的路才會越走越寬。比如人生中常常遇到的一些事,生病住院、紅白喜事、天災人禍等等你的幫助、你的一聲問候、甚至是一條簡訊,都會猶如春風水暖,徹底拉近彼此間的心理距離。 就是要常懷感恩之心。要知道,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每一點進步、每一滴收穫,都離不開父母、家人、朋友的幫助。永遠記得別人的好,才能每天擁有陽光,每天都有朋友相伴,終生都有幸福相隨;相反,總是記得別人的不是,只會苦了自己。

在「如來藏」裡邊本來沒有生死,沒有煩惱,沒有悲歡離合,沒有生死輪迴,沒有善惡,沒有對錯,沒有黑白,沒有大小,沒有你我他之分,沒有我的存在,沒有遠近,沒有現在、過去、未來,沒有一切分別心和分別的概念。

它就是絕對,它就是真理,它是永恆,它常住不滅,它不生不滅,不一不異,它不來不去,它一直在那裡!

眾生正是由於最初一念顛倒無明,故而又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以及各種生命層次開始誕生,以及不知道怎麼回歸當初生命源頭「如來藏」,才會產生各種執著,造各種業,生生世世承受各種苦果樂果,或好或壞,輪迴不息。

河蚌的腹內容不得沙子,沙子一旦跑進它的腹內,它也取不出來。然而河蚌卻能夠迅速適應沙子的侵犯,並將其磨鍊成為寶貴的珍珠。人生也應該如此。當生活帶來不可規避也無法改變的痛苦時,我們要懂得及時改變自己懂得去適應生活並換個角度和方式去看待生活,從而讓自己的內心尋找到一個新的平衡點。我們改變不了春華秋實,改變不了夏炎冬寒,但我們依然可以從每個季節中找尋到獨特的快樂和美感,只要我們先懂得如何去適應節氣的變化,只要我們願意融入到四時的變化當中去。很多時候,生活都為我們設置好了一切有些順乎心意和興趣有些則讓人無奈且難以抗拒,但是我們不能一直為那些無法改變的事情而苦惱,也無須為一個不可更改的結果而黯然神傷。改變不了世界和生活,那就努力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人要懂得隨緣。我們應該懂得如何順應生活,懂得如何去把握生活的緣分,這樣才能如魚得水般地生活。生活有時候是殘忍的,但真正痛苦的是我們不願意讓受傷的自己作出改變。人生在世,既要有勇氣去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也要有胸懷去接受那些不可改變的事實。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運命和命運,運命是主動改變生活,而命運是不可控制和把握的那一部分。

此時此刻他的心頭格外平靜,一股無言的大悲心升起,正因為他洞察全宇宙所有的生命都在無奈地輪迴,承受各種苦難,帶著各種執著不能解脫……

佛陀的覺悟突破了一切的生和死,超越了一切的煩惱,心中如同大圓鏡,徹照宇宙的一切,如如不動,證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成為全宇宙至尊的佛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龍禪寺 的精彩文章:

警惕!手機上這些功能千萬要慎用!

TAG:黃龍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