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間有味是清歡,此心安處是吾鄉——讀林語堂《蘇東坡傳》

人間有味是清歡,此心安處是吾鄉——讀林語堂《蘇東坡傳》

余光中老先生說,如果他要出去旅行,不會找李白一起,李白不負責任。也不會找杜甫,杜甫苦哈哈的。

他會找蘇東坡,蘇東坡是個很好的朋友,是個有趣的人。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所以林語堂也說:「我想李白更為崇高,而杜甫更為偉大——在他偉大的詩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憫人的情感方面更為偉大。但是不必表示什麼歉意,恕我直言,我偏愛的詩人是蘇東坡。」

更何況蘇東坡不僅僅是詩人,「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鍊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可是這些也許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

作為一枚迷弟,林語堂說他「我寫蘇東坡傳並沒有什麼特別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

孔子老人家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在其中的林語堂,顯然也是有意向他的傾慕者致敬,在這部傳記里,不滿足於人物的精雕細刻,與蘇東坡一樣,也是各種跨界。信息量很大,讓人一下子目不暇接,完全對不上傳記的固有印象。

傳記難道不應該是這樣的:蘇軾者,眉山人也,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出生時天現異象,長虹貫日之類的巴拉巴拉按生平一條線,一路流離一生閃耀,談笑風生奇人異事一大堆就好了嘛。

林語堂就偏不。

所以初讀的時候很挑戰耐心,一個大學者在你面前掉書袋子,要亦步亦趨地跟著呀,之後就會慢慢漸入佳境,邊看邊喊著:「卧槽,還可以這樣!卧槽,原來有這麼回事。」新世界的大門就這樣一扇扇打開:人文環境的追源、民間傳說的雜糅、政壇革新的解讀、文人雅士的趣談、美術養生的普及。

讀書有時候就是這樣,相當於在思想的廢墟上拆了再建,其過程並不只有愉悅,會帶有一點痛楚。

豆瓣知乎上關於蘇東坡的雜談洋洋洒洒浩瀚如煙。正因為蘇東坡身上的「八卦」素材實在是太豐富了,身份的多樣,作品的豐美,性格的純粹,言行的乖張……隨便哪一個拎出來都足夠大家聊個幾天幾夜。

書末:「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度過一生,不無緣故。

蘇軾出生於四川眉山。

眉山這個地方,號稱「人文第一州」,整個兩宋,眉山出了886個進士,是當之無愧的文人窩子。

北宋的四川,好學之風勃然興起,居民都耽溺於論爭,酷愛雄辯之風。蘇軾說此地的士紳家家都有法律書籍,好與衙門論法理,所以眉山的地方官很不好當。耳濡目染之下,眉山人不會說幾個「子曰」都不好意思出門,談話之時都引經據典,富有妙語佳趣。

蘇軾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這個書香門第,從他爺爺說起。蘇軾的爺爺蘇序,雖然不識字,卻是一個很有趣的老頭。他性格爽朗,慷慨大方,曾經干出過很多有意思的事兒。

蘇家有田產,小康之家。別人家裡存稻米,可是蘇序卻在家裡存了三四萬石稻穀。到了荒年,蘇序開倉散糧。因為潮天米霉,谷卻保存完好。

蘇序二兒子趕考高中,喜報官到來時,他老人家喝酒醺醺大醉,手裡攥著一塊牛肉吃得津津有味。他拿起喜報高聲宣讀後,把牛肉扔進喜報官的行李袋裡,找了一個村中的小夥子為他背行李袋,騎著毛驢上街了——大有張果老的風範。

林語堂書中語:「蘇東坡的酒量倒不是由祖父那裡繼承來的,但是他的酒趣則是得自祖父,以後不難看出。……身心精力過人的深厚,胸襟氣度的開闊,存心的醇厚正直,確都潛存在老人的身上。」

蘇軾的父親蘇洵,秉賦穎異,氣質謹嚴,思想獨立,性格古怪,不易於與人相處。晚到二十七歲才發憤讀書,他堅持文章的淳樸風格,力戒華美靡麗的習氣。他也名列「唐宋八大家」,不被文氣縱橫的兒子的文名所掩,這究屬極不尋常之事。

蘇軾八歲至十歲之間,他父親進京趕考,落第之後,到江淮一代遊歷,母親在家管教孩子,教讀《後漢書》,讀到《范滂傳》,小蘇軾問:「母親,我長大之後若做范滂這樣的人,您願不願意?」母親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難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這底氣杠杠的,兒子你要做超人,那麼我就能做超人得媽媽。

這個家庭的氣氛,正適於富有文學天才的青年的發育。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種家風孕育一種人。

三更燈火五更雞苦讀,都為了科舉一試。蘇氏兄弟如驊騮出谷,才氣橫溢不可抑制。殿試中,蘇軾名列第二。為啥是第二?當時主考官是歐陽修,他對蘇軾的文章十分激賞,以為必然是他的好友曾鞏寫的,為了避嫌,他把本來列為首卷的蘇軾文章改列第二。(當時考試很嚴格,考生試卷在交到考官之前,先由書記重抄一遍,以免認出字跡)。

現在網民喜歡一本正經胡說八道說一句「魯迅名言」的梗,蘇軾那時候就已經會玩了。就是這次考試,他為了表達「在賞忠之時,寧失之寬厚,在罰罪之時,當惻然有哀憐之心,以免無辜而受戮」的明主聖君用人之道,杜撰了堯和皋陶的對話,當時的判官梅聖俞看到了,雖不知其出處但也不敢貿然否定,就像皇帝的新裝,說不知道豈不是顯得自己很愚蠢。事後他去問蘇軾,蘇軾大方承認是自己杜撰,還說自己杜撰出來的話也是很符合人物設定的嘛!

主考官歐陽修還說:「讀蘇東坡的來信,不知為何,我竟喜極汗下!」

縱使蘇東坡才華橫溢,但做官還是由低級而上。他去了陝西鳳翔當判官。此地久旱,蘇軾求雨念祈雨文,老天很給面子,暴雨降落。

甚至說妖魔鬼怪也忌憚蘇軾的雄辯口才。有一次,他在從鳳翔回京都的路上,正順著一條山路行走,經過白華山。侍從之中一個人忽然中邪,在路上就把衣服一件一件脫下來,直到脫了個精光。大家都說一定觸怒了山神,那個兵才中了邪。有人告訴蘇軾回廟去同山神求饒。蘇軾回答說:「我的命由天帝掌握,山神一定要發怒,只好由他。我要照舊往前走,山神他能奈我何?」然後奇了怪,風逐漸減弱,終於刮完,並無事故發生,那個兵也清醒過來。

蘇軾的氣質,「他的生活,就猶如跳動飛舞的火焰,不管到何處,都能給人生命溫暖,但同時也會把東西毀滅。」

對於他的「政敵」來說,他無疑是不討人喜歡的。對於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派」來說,蘇軾和他老爹蘇洵一樣,剛正不阿,明著寫文批奸諷佞——喜歡懟人,樹大招風的結果就是那些人從他的詩文中各種歪曲解讀,無中生有,說他嘲諷皇上,甚至還有謀逆之心。

好了,「烏台詩案」就此橫空出世,一代文豪被貶,遠離廟堂。

蘇軾在給皇帝的上書中說:君權民授,為政當容清議。事實上,這隻能是美好的理想。

林語堂說:「每一次革命在未得勢之前,能表現出最大的力量與團結;但在既已得勢,既已清除反對力量之後,則開始由內部的紛爭而分裂,終至崩潰。在力圖推翻別人時,人性中的精華髮揮作用;在企圖控制別人時,則人性中之糟粕發揮作用。」

暫時遠離朋黨之爭,對蘇軾來講、未嘗不是一個新開始。(余秋雨就此寫了一篇《蘇東坡突圍》,也很好看。)

蘇軾自己說:「處貧賤易,處富貴難。安勞苦易,安閑散難。忍痛易,忍癢難。人能安閑散,耐富貴,忍癢,真有道之士也。」

他在給他弟弟的詩里,說他的生命猶如爬在旋轉中的磨盤上的螻蟻,又如旋風中的羽毛。他開始沉思自己的個性,而考慮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寧。他轉向了宗教。

林語堂解析道:「在佛教要達到精神的空虛和無我的精神存在,就要完全擺脫個人的牽掛,而儒家是抱現實的思想,要對人類盡其職責義務,於是兩種思想之間便有衝突。所謂解脫一事,只不過是在獲得了精神上的和諧之後,使基層的人性附屬於高層的人性,聽其支配而已。一個人若能憑理性上的克己功夫獲得此種精神上的和諧,他就不須完全離開社會才能獲得解脫了。」

聽起來很玄乎,勉強用羅曼·羅蘭的話來解釋是:「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通俗地講就是即便生活有時候兜頭扣下一大盆屎,真的猛士也要直面它,之後在這堆屎上開出花來。

蘇軾他走到哪兒,詩詞寫到哪兒。

寫夜賞海棠花——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花兒深夜寂寞獨自開,所幸有個賞花人,人花皆不睡,一起花面相映紅。)

寫他眼中的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美麗的西湖就如那西施,美顏素顏都好看。)

寫給弟弟的思念——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不是指姑娘,嬋娟是指那一輪明月。)

寫赤壁懷古——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陳奕迅歌詞中說:「這個世界最壞罪名,叫太易動情,但我喜歡這罪名」,人生如夢,江月常在,往事如風在酒中。)

寫老驥伏櫪的豪情——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套用現在的流行語: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上場殺敵,依然輕狂,雄心仍在。)

寫雨後泥濘——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裝備雖然很差,但勝在身心輕鬆,有什麼好怕的,披一身蓑衣,任憑一生風雨。我自有我的姿態。)

寫被貶境地——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嶺南的荔枝多好啊,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軾他走到哪兒,朋友就到哪兒。

不必說官場中志同道合的宰輔級顯宦重臣如富弼、張方平、呂公著、范鎮、錢勰等,也不必說文壇中詩歌唱和的歐陽修、黃庭堅、秦觀、晁補之等,單是那些江湖人士中的死忠粉絲的奇聞異事,就足夠說明蘇軾的「巨星」魅力。

宋《師友談記》就記載了這樣一個例子:「章元弼頃娶中表陳氏,甚端麗。元弼貌寢陋,嗜學。初,《眉山集》有雕本,元弼得之也,觀忘寐。陳氏有言,遂求去,元弼出之。元弼每以此說為朋友言之,且曰緣吾讀《眉山集》而致也。」

醜陋的章元弼娶了一個漂亮媳婦,家有嬌妻,可他倒好,只顧閱讀蘇軾作品,讓老婆夜夜獨守空房,滿腹怨言的老婆以離婚相要挾時,他竟然不知悔改,一紙休書給老婆以自由。章元弼還以此為榮,見了朋友就說自己休妻的緣由――因為讀蘇軾集入迷而致。

蘇軾他走到哪兒,政績就到哪兒。

擔任徐州太守時,建築堤防,實力抗洪。擔任杭州太守時,疏浚水井,解決飲用水問題;清淤西湖,修築蘇堤;建立公立醫院「安樂坊」。貶居黃州時,開辦育嬰堂;貶居海南時,設壇講學,大興教育。

蘇軾自己說:「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這樣的境界我等凡人只能高山仰止。不過沒有關係,廣告大師李奧貝納說:伸手摘星,即使徒勞無功,亦不致滿手污泥。

這也是閱讀的意義。

PS: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柒家解憂雜貨店 的精彩文章:

不向世界投降,相互慰安

TAG:柒家解憂雜貨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