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找死?魏國40萬兵馬,蜀國只有9萬,諸葛亮為啥多次主動北伐?

找死?魏國40萬兵馬,蜀國只有9萬,諸葛亮為啥多次主動北伐?

觀點:諸葛亮北伐,有三大原因,也可稱為三大目標。最高目標:復興漢室;中等目標,蠶食雍、涼,保持對魏國的政治軍事威脅;最低目標,以弱示強,保持威懾力,刷存在感。

第一,復興漢室,統一中原,始終是劉備諸葛亮集團的最高目標。

這個戰略目標,從三顧茅廬隆中對的時候就已經制訂下來,早期的各方勢力演化,也是按照諸葛亮的預測發展,不能不佩服孔明的睿智和洞見。隆中對的核心思想,就是佔據益州作為根據地,大後方;佔據荊州作為樞紐和橋頭堡。帶到天下有變,時機成熟,從益州荊州兩路進軍,北上復興漢室。因此,北伐是必須要乾的事兒。

第二,蠶食雍涼。

蠶食雍州涼州,這是當年法正和劉備討論北上奪取漢中的時候,就提到的概念。諸葛亮北伐,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法正的觀點。蠶食魏國的雍州涼州,擴大蜀國的地盤,削弱魏國的勢力範圍,既是一個量變的過程,也可以慢慢向質變轉變。此外,諸葛亮跨凌邊疆,震蕩宇內,既給魏國帶來軍事壓力,也帶來政治壓力。魏國畢竟是取代漢帝稱王,曹操時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已經喪失,而劉備集團興漢討賊的旗幟仍然擁有政治合法性,對一些懷念漢朝的人依舊有一定的吸引力。

第三,以弱示強,保持威懾力,刷存在感。

以弱示強這一招劉備就曾經用過。當年關羽死於吳國之手,魏文帝召開時局研討會,問蜀國會不會為關羽報仇,絕大部分謀臣認為蜀國弱小,只有關羽能打,關羽掛掉之後,不可能在再主動出擊,只有侍中劉曄認為,劉備一定會打腫臉充胖子,以弱示強。

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

後來果然劉備兵發東吳,結果在夷陵被修理的認不得爹媽。那麼諸葛亮北伐,同樣也是這個邏輯。蜀國雖然弱小,但是依舊有軍力北伐強大魏國,這也是做給孫權看的,不要小瞧我們蜀國,別想著劉備死了就攻打蜀國撿便宜;另外一點,也是鼓舞刺激孫權,俺們小蜀國都敢跟魏國叫板,你們難道那麼孬種嗎?只要孫權受到鼓舞,並肩北伐,也有助於諸葛亮實現自家的目標。

當然了,人算不如天算。隆中對中設想的益州荊州雙路北伐的戰略,因為關雲長被斬首而破壞。劉備一意孤行向東吳復仇,夷陵慘敗更加傷了蜀國元氣,使得北伐計劃延遲多年。而第一次北伐最有成功希望,可惜諸葛亮心胸狹窄,不採納大將魏延的奇襲子午谷計劃,錯失最佳戰機。給了魏國從容調兵對抗的機會。結果勢力弱小的蜀國居然慢慢跟本錢雄厚的魏國打起了消耗戰,這特么不是開玩笑嘛。因此北伐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是必然的結局。這是後話。但是不能說當初諸葛亮北伐的錯誤的。

總結: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魏國,有包括復興漢室在內的多重算計,只可惜時運不濟,功敗垂成,空留遺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鎚砸歷史 的精彩文章:

沒想到,才子金聖嘆說,梁山108好漢中,他才是上上之人物!

TAG:鐵鎚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