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魔都一般不下雪,下起雪來不一般!

魔都一般不下雪,下起雪來不一般!

這或許是一場如期而至的雪,不緊不慢,恰到好處。

這應該是一場充滿回憶的雪,十年之前,刻骨銘心。

歷史有時就是這麼的巧合,距離2008年那個銀裝素裹的魔都已經整整十年。就讓我們翻開歷史典籍,追憶魔都的「白雪」史。

GIF

雪的底蘊

由於上海的地理位置,降雪在這座城市並不是冬日必備的景緻,但是時常的光顧都被記錄下來。據1883年(清光緒九年)至1941年、1951~1990年徐家匯和龍華站的觀測資料統計,年均降雪日數6.2天,降雪平均始於正月初,3月上旬結束,平均初、終間日數為63天,初雪最早始於11月2日(1895年),終雪最晚出現在4月24日(1980年)。降雪均在11月至次年4月半年內,主要集中在1、2月,年均2天左右,其次是3月,平均1天,11~12月和4月平均不足1天。1913~1914年、1974~1975年的冬半年無降雪日。隨著全球氣溫轉暖,進入21世紀,上海有多個冬季無明顯降雪記錄。

19世紀中期拍攝的外灘雪景,拍攝位置現今中山東路漢口路附近。當時的江海關大樓還是第二代中國廟宇樣式。在它的南側是早期的滙豐銀行大樓

1862年上海大雪。拍攝地點現今延安東路中山東路口。背景中這棟三層建築就是第一代上海總會也就是現今中山東路2號的前身

GIF

雪的姿勢

上海地處副熱帶沿海地區,積雪較淺,最大積雪深度一般小於10厘米,其中<2厘米的佔33.3%,2~14厘米佔62.3%,≥15厘米只有4.3%。>20厘米的只1天,出現在清光緒18年農曆12月12日(1893年1月29日),深度為29厘米;其次是1912年12月28日,積雪18厘米。據1961~1990年,年均降雪日數以市區(龍華)10天為最多,東部的原川沙、南匯縣等地8天為最少,其他地區為9~10天。各區縣平均降雪初終日差別不大,平均初雪日在1月上旬,平均終雪日在3月上旬。上海年均積雪日數以西部的原金山、青浦縣為最多,4天以上,東部的寶山區、原川沙、南匯等縣最少,為2天左右,其他地區為3~4天。最大積雪深度,西部比東部深厚,1961~1990年以1977年2月9日出現在原青浦縣20厘米積雪為最大值;其次為17厘米,出現在原青浦縣(1970年3月13日)、原金山縣(1977年1月30日)和原嘉定縣(1984年1月19日)。

有氣象記錄以來年均積雪日2.8天,平均初積雪在1月下旬,終積雪在2月中旬,初、終間日數平均為18.4天。積雪最早出現在11月27日(1903年),最晚結束於3月26日(1925年)。積雪一般均在11月至次年3月的冬季,主要在1、2月,月均1~2天,12月和3月不足1天,11月在近百年內僅有過1天(1903年)。最多年出現16天(1905年),1949年後最多年10天(1977年)

1915年,雪後的外灘南段(現今中山東二路)

1920年靜安寺路(南京西路)雪景

20世紀20年代的復旦大學校園雪景

GIF

雪的態度

上海的雪不下則已,一旦來襲,造成的嚴重後果歷歷在冊。

清咸豐十一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七日(1862年1月26日),大雪3晝夜,雪花大如手掌,雪深3~6尺,雪擁及肩,道路不明,老屋茅舍多壓倒,橋樑被阻壓。雪後嚴寒,黃浦江、泖湖及河盪皆冰,半月不解。港斷行舟,路絕人跡,門戶被封,民多斷炊。

清光緒十八年農曆十一月十四日至十二月十四日(1893年1月),大雪奇寒。1月共有9個雪日,農曆十二月十二日(1月29日)徐家匯最大積雪深度為29厘米,均為上海歷史之最。

1893年拍攝的外灘公園雪景。 圖中可見那年很厚的積雪,整個公園銀裝素裹,白雪覆蓋的音樂亭尤顯華貴。遠處,蘇州河對岸兩層的禮查飯店和頂部招牌隱約可見

1920年上海街頭掃雪的路政工人

1970年3月12、13日,全市普降大雪,青浦縣最大積雪深度17厘米,電線結冰5~10厘米。壓斷3.5萬伏以上高壓線48根,傾折低壓電杆、電話線桿、廣播線桿數萬根,造成大面積停電、停水。上海至各地有線通訊中斷,火車、電車停駛。春雪給夏熟作物和蔬菜、果樹帶來不利影響。

1957年上海大雪,一輛有軌電車緩緩駛過。拍攝位置在西藏中路南京西路口

1977年1月28~30日,持續3天大雪又嚴寒,前雪未化,2月8、9日又大雪,市郊積雪均在10~20厘米(青浦20厘米)。積雪和結冰引發交通事故47起,醫院裡骨折病人達2000多人,1月31日鋼產量下降1/3,部分地區電線被積雪壓斷。

1984年1月17、18日,大雪。積雪壓塌房屋、倉庫、草棚,壓壞物資。市保險公司受理倒塌賠案264件,賠款115萬元。積雪結冰壓斷電線,金山、青浦、上海各縣輸變電線路中斷40多條,造成停電,鐵路沿線電話中斷,車站滯留2.1萬多名乘客。

1985年豫園雪景

1991年12月26日晚到27日,受北方強冷空氣南下影響,全市普降大雪,市區積雪最大深度為5厘米,郊區的金山縣最大積雪深10厘米,28日、29日平均氣溫均低至零下4.8℃,29日市區最低氣溫降至零下8℃,是近24年間同期最低值,積雪成冰5天未化,是1913年以來同期少見現象。這場罕見的寒流冰封天氣,導致全市5萬餘處水管凍裂,7千多隻塑料小水表爆裂,5.4萬餘戶居民供水受影響,數萬戶居民因部分煤氣設備結冰,無「氣」舉炊。冰雪滿地,交通事故高發,僅12月27日一天就發生大小交通事故百餘起。虹橋機場關閉,莘松高速公路、南浦大橋、吳淞路閘橋封閉,數百趟火車晚點、遲發或停駛,醫院門、急診骨折病人增至以往的數倍。

1996年2月17日,上海市普降入冬以來最大的一場雪,使得道路普遍積起較厚較大面積的冰,給道路交通帶來較大的壓力,引發了372起道路交通事故,其中死亡事故4起,死亡5人,受傷66人,物損約200萬元。

2008年至今

很多九零後、零零後自記事以來,上海雪下得越來越少。但是十年前的那場大雪,有些不同尋常,魔都對它刻骨銘心。

2008年1月27日,初雪之後的豫園

2008 年1月25 日下午起至2月2日,上海遭受持續低溫雨雪和冰凍天氣影響,部分統計數據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市區累計雨雪量達70.3 毫米,是建國以來最大的年份。積雪深度市區為1991 年以來最大,郊區為1984 年以來最大。其中崇明雪深為17厘米,與1984 年1 月的出現在郊區嘉定的最大積雪深度17 厘米相當。

2008年1月28日——2月2日的滬上各大媒體版面,大篇幅報道罕見雪情

2008年1月28日,新天地太平湖雪景

2008年1月28日,雪後的復興公園

2008年1月28日,銀裝素裹的思南路透出特別的氣質

2008年1月29日,白雪皚皚的人民廣場

2008年1月29日,雪後的南北高架俯瞰。車流大排長龍緩緩行駛

2008年2月2日,大雪後的方浜中路上海老街

按照《上海年鑒(2009)》的氣象記錄,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上海市遭受低溫雨雪冰凍天氣襲擊,平均氣溫和平均最高氣溫分別比常年同期偏低2.6℃和3.9℃,為近30年來最低值;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的持續時間為1964年以後最長,累積雨雪量114毫米,為1901年以後歷史同期最多,積雪深度達22厘米~23厘米,為上海近136年來第二極值。

2008年2月2日,龍吳路隧道口,有行人堆起一座雪人,手臂上掛了色彩醒目的塑料袋,彷彿是在提醒過往車輛謹慎駕駛

2008年2月2日,上海南站搭建大量臨時帳篷,為春運期間返鄉乘客遮蔽風雪

由於大雪期間,恰逢春運高峰,來滬務工人員返程線路集中的鐵路上海站、上海南站等地緊急將地下停車庫、應急售票處闢為臨時候車區域,同時備足開水及食物等,確保旅客過夜不露天、不淋雨雪、不受凍。同時長途客運、公交等運輸部門抽調大量巴士和臨時專線疏運滯留旅客。

2008年2月2日,雪後的外灘

2008年2月2日,雪後的外白渡橋

2008年2月2日,在外灘除雪的市政環衛工人

就上海這座城市的成長經歷而言,記憶中漫天飛雪的場面屈指可數。因為物以稀為貴,所以大雪會在人們的記憶中停留很久,一到冬天就要去遐想去回味——「不知道今年會不會下一場那年那樣的雪?」 但是大雪也是對這座城市的一次嚴峻考驗,但願大家能在欣賞雪景的同時,安全出行,通勤順暢。

雪中的石庫門,窗中透出溫暖的燈光,這才是家的感覺

資料:市方誌辦官方微信@方誌上海

編輯:劉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發布 的精彩文章:

注意!上海後天夜裡起迎連續低溫雨雪!

TAG:上海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