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永現 回家的路

張永現 回家的路

文張永現 編輯燕子 圖片均來自網路

這條路,或許你多少年不走,卻是很熟。

這條路,或許有很長的路程,儘管孤獨。

這條路,或許有許多的坎坷,有些難走。

這條路,或許記錄著幾多鄉愁,只是存留。

我是豫東平原的一個農民家的孩子,和其他鄰居家的孩子一樣,娶妻生子,過著清貧的日子。

有一天,鄰居們說,像夫妻都在三十歲以下的,可以帶兩個孩子遷民到新疆兵團,可以當職工,還說是最後一批。我和妻子商量,咱們去吧,樹挪死,人挪活,或許去了比家裡咱現在的情況好呢。老爹說:「我支持你們去新疆,都守著我,不能發家,還不如出去闖一闖呢。」於是我就一咬牙,賣掉了僅存的一千多斤玉米,交了報名費。通過體檢、面試,於一九九五年的農曆的二月底踏上了西去的列車。

那時候還是綠皮火車,從商丘到達奎屯就走了三天兩夜。車上都是兩個大人兩個小孩,家家帶的東西都沒有地方擱,好像搬家一樣,亂似牛毛。一路上經歷了幾件事情。

列車一到甘肅境內,走走停停。當有次猛然剎車,我們村的一位哥們,就把手指擠在車廂鏈接處,指甲蓋擠沒了,就臨時包紮了一下,還好沒有感染。

有位男老鄉,只顧自己,不管孩子老婆,也不幫老婆抱抱不會走的孩子,吃飯自己買著吃,也不問老婆孩子吃不吃,氣得老婆要跳車,幸好被大家拉住。還有一位孕婦在鳳凰車站產下一對龍鳳胎,你說巧不巧啊。

我們十八家外加一戶沒有帶戶口的,被分到128團8連。下車後亂叫「爺」(耶,驚訝),看到的都是土不拉幾的土房子。這也忒土了吧?當時電話還沒有普及,打個電話還得到幾公里以外的團部電話亭去打,只有寫信讓別人幫忙寄走。沒過多長時間就走了好多家,有人問我,「你咋不走啊?」我說:「一是我老家地少人多,這裡地多人少有發展頭。二是這裡治安好,小偷小摸少。三是可以退休。再者說,不幹咋知道中不中啊?還有怕別人說我『就知道他不長遠,三天兩下午就回來了吧?』」

到了一九九九年春節,我們來團場將近四年,團里有探家報銷路費的政策,我們就打算回家看望父母。就把回家的打算告訴了老家的父母,父母高興壞了。

父母親聽說我們春節要回去時,把他們老人家高興的不得了。知道我從小愛吃炒花生,母親就挑好的、大的花生,炒好用朔料袋裝好,怕返潮不焦了。母親每天都扳著指頭數日子,數著我們還有幾天到家。他老人家每天都站在門口望著我回家的路,看到大人帶著兩個孩子的過路人,就以為我們從新疆回來了,但每次都很失望。當我後來回家鄉時,聽到姐姐給我講我母親的這些故事時,我握著母親乾枯的雙手,感動的熱淚盈眶。父母親那麼想念我們,可我們老說工作忙,回來陪父母的次數實在太少了。

我們和另一家老鄉一塊回到老家。提前去了烏魯木齊火車南站,住在一家簡陋的旅社,第二天才搭乘了去鄭州的綠皮火車。沒有座位,正好把我們的大包小包的行李當成了軟卧。虧了我們提前帶了小被子,我們坐在列車的上下車的地方,列車走起來帶風,凍得我們搐搐叫,讓孩子睡在我們的懷裡,就把小被子給他們蓋上度過了幾個晚上。到了民權縣車站已經晚上十點多了,我就十五塊錢乘了個摩的回到了老家。

再回來的時候是託人提前定的票,在大年初四那天我們趕到鄭州火車站,人真是太多了,根本上不去車。一對父子倆,大人上去了,小孩上不去,喊著讓我幫忙把孩子從車窗戶遞上去,我靈機一動,「給你幫忙可以,你得幫忙讓我們從這個窗戶上去。」那人爽快答應,我們把行李、孩子一塊從窗戶遞過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上去了。

這條路,刻在你心頭揮之不去,一定要走。

這條路,通往你兒時村莊河流,田間地頭。

這條路,牽掛著你的高堂老母,親朋好友。

這條路,離家再遠也要再次回走,不容挽留。

因為她是回家的路。

在2008年的春天,固定電話基本普及,有的已經用上了手機,只不過手機是雙向收費,接打都要錢。有一天電話鈴突然響了,說老家的老娘病得很厲害,讓我務必回去。我趕緊乘車去烏魯木齊南站,買票上車,四十多個小時就到了老家的縣火車站,比上一次回家快了好多。不巧的是到民權火車站已是晚上的十二點了,我就十五塊錢坐了個轎車回家了。老家的街道變寬了,樓房也多了起來。我差一點找不到家了。

母親得的是腦溢血,半身不遂,也不能說話。之前她老人家幾天不吃不喝,對身邊的人總是伸出三個指頭,大家都不知道是啥意思,還是姐姐明白了母親的意思,問母親,「您是不是想俺三弟了?」母親點了點頭。於是就給我打電話讓我回去,當母親聽說我就要回去了,也開始吃點東西,精神也開始好了一些。

我回去後,母親的意識還不是很清楚。我告訴母親,「我是您的三兒子,從新疆回來了」,只見母親的眼角有眼淚流了下來。我的那個悔恨啊也就別提了,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即使在老人家的最後時光里,還是想著遠在他鄉的兒女們!

在我回家的那幾天里,我想方設法讓母親多吃點東西,目前喜歡吃葷餡的包子,我就買來母親吃餡我吃皮,接著我到飯店買了人家搞好的瘦肉丸子,每次餾餾給母親吃。在母親精神好一些,吃飯多了一些之後我決定返程。當我告訴母親我要回去了,播種就要開始了,母親擺著手推我,意思讓我走,當我就要走的時候,母親還是盯著我的包,我知道母親是多麼不願意我走啊,可是沒辦法,我就讓姐姐給母親說話,遮擋住母親的視線,拿起我的包,當我走出門的剎那間,我突然意識到這一次可能是和母親的最後一面,迴轉身朝著母親磕了個頭,流著淚踏上了回疆的行程。果不其然,那次就成了我和母親的訣別,母親在那年的夏天走了。

這條路,不管你是貧窮和富有,

不管你經歷了多少滄桑和酸楚,

荒了再久也不會斷裂,

因為她是回家的路。

再一次回家是在2016年的夏天。電話打來說我的老岳父去世,讓我們回去。時間緊,坐火車是來不及了。我就給兒子打電話,兒子就在網上幫我搞定了烏市到鄭州的機票,和轉車的車票我就帶上身份證和銀行卡,開始了回家的旅程。

回家的途中富有戲劇性,讓我哭笑不得。當天的早上,我100元租了個小轎車到達奎屯,到達奎屯後坐去烏市機場的專用中巴。誰知走到半道,車拋錨走不了了,大家都很著急,害怕誤了登機時間。還算不錯,停了半個小時他們又換了輛同樣的中巴,據說還是進口的呢,緊趕慢趕總算沒有誤事,順利登機。

四個小時就到達了鄭州。下了飛機我就隨著人流出站,可是找不到要轉車取票的地方,就向打掃衛生的工人師傅,在取票機取了去鄭州中心火車站的動車車票和到民權的動車車票。也怪我沒有仔細看車票,到達的不是鄭州中心火車站,而是鄭州東站。當還有半個小時就要登車的時候,工作人員不讓進站,說是須在中心站登車。於是我決定往中心站趕,還不錯,有人告訴我可以直接坐地鐵,在好心人的引導下購票搭上了地鐵,到達中心站已經誤了登車的時間。我想改簽,售票員告訴我改不了,已經作廢,只好另購票。購了票去了候車大廳,卻不讓候車,我就納悶問為什麼不讓候車,工作人員說你看看您的車票已經過了登車的候車時間,我立馬回到售票大廳,還不錯給改簽了車票。呵呵,動車卧鋪變成了普快硬座。

老家家家都是樓房,家用電器也一應俱全。在家待了兩天,就又趕緊往回趕,因為我的地還要澆水施肥。回來的車票機票全是兒子網上購得,我拿著身份證就直接取票坐車登機,也不用託人買票了,一天之內就回到了128。

這一次回家,小轎車、飛機、動車、地鐵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也坐了一遍,就差輪船沒有坐了,比起上一次回家變化真是太大了!

這條路,無論你在天涯和海角,

無論你獲得了多少輝煌和光榮,

廢了再久也不會塌陷,

因為她是回家的路。

這條路,就是回家的路,烙在心頭!

2018年1月18日 19:11:42

作者:張永現833207新疆奎屯七師128團8連

編輯:燕子

策劃:綠樹成蔭

審稿:夢回拉薩、綠樹成蔭、劉維祥、劉新文

群秘:明眸善睞、劉翔

音樂提供:開心果

特邀評論:葉子、風輕雲淡等

朗誦:羞澀、山兮木兮、

春在枝頭

心夢團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夢微刊 的精彩文章:

清平樂-秋·傍晚

TAG:心夢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