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勢力最強大的家族,曹操劉備孫權都不是其對手,可惜太蠢了
東漢末年,群雄紛爭,曹操、劉備、孫權崛起,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但要提到宗室望族,這三人可遠遠排不上名。曹操雖說三代顯赫,與那些名門望族相比,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劉備,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劉邦後代,能扯上關係實屬不易。孫家更是籍籍無名了。在東漢末年,這個家族可謂是赫赫有名,也就是袁紹的家族——「汝南袁氏」。
「汝南袁氏」,自袁紹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漢代袁安在漢章帝劉烜時為司徒,兒子袁敞為司空,孫子袁湯為太尉,曾孫袁逢為司空,袁隗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稱「四世三公」。三公,是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相當於宰相。
世人皆知:伴君如伴虎。再加之朝廷內外的明爭暗鬥、傾軋拆台,一個家族百年內有一人擔任過位極人臣的「三公」之一就是莫大榮耀,而袁家連續四代,代代有人做宰相,在當時權傾朝野。如果再加上袁紹,那可就是「五世三公」,是名副其實的「官五代」。
袁家先祖袁良,漢平帝的時候是太子舍人,光武帝的時候是成武縣令。袁良雖然官職不高,但開創了袁氏家學。
漢明帝時,楚王謀反,牽涉其中的功臣名將,高門貴戚數不勝數,成千上萬的人無辜冤死。由於高祖袁安能力出眾,被任命為楚郡太守趕往案發地,袁安到任後直接就去監獄審案。案件調查得一清二楚,奏請皇上釋放無辜之人,為袁家積累了大量的精神財富與政治聲譽。
袁紹不費事地就當上盟主,不是他武藝高強, 不是他謀略英明,而是曹操的一句話。他說: 「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為盟主。」
身為高幹子弟的袁紹在漢靈帝死後,與大將軍何進合謀誅殺宦官,不料走漏了風聲,何進被殺,袁紹率領自己的軍隊把宦官殺了個精光,把持了朝政。後討伐董卓,袁紹順利佔據冀州、青州、幽州、并州,手下文臣武將人才濟濟。三個兒子雄踞一方,兄長袁遺、弟弟袁術都不可小覷。
袁術、袁紹兄弟在諸侯之中,實力是非常強勁,因為在「二袁」時代,袁氏經過四世樹恩,已經是門生故吏遍天下。袁術、袁紹出身於世族,與士大夫階層聯繫更為緊密、利益更為趨同,所以在諸侯割據的時候,第一時間能夠積實力、分疆裂土。
只是,很可惜袁紹袁術兩兄弟,一對高幹子弟,不過仗著長輩的餘蔭, 依賴先人光榮, 在那裡食采封邑, 衣冠盛事。 其實不過尸位素餐罷了。但這些不學術,無德無能的了了之輩,卻都有一份很良好的自我感覺,良好到令人驚訝的麻木程度。袁紹門下的謀士們互相嫉妒、互相謀害,不能齊心協力共事袁紹。
袁紹儘管出身名門望族,在各個方面不輸對手,與曹操官渡之戰後本可東山再起,但因自己布局有誤,造化弄人,時運不濟,不得不退出歷史舞台。
所以, 封建的門閥等級餘蔭世襲制度,就是袁紹、袁術這對兄弟登上高位的保證。久遠的故事古老的已成歷史,但也未必不會被人重新翻出討論一番。「龍生龍, 鳳生鳳, 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樣的俗語也有偏差的時候,這大概也是歷史書能夠被人津津有味地看得下去的緣故吧。
本文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TAG:九州歷史 |